字:    系統(tǒng)將對詩句按該字在句中的位置分類顯示。

西漢
  • 揚(yáng)雄
  • 陰陽清濁穆羽相和兮,若夔牙之調(diào)琴。 甘泉賦
初唐
  • 徐彥伯
  • 壽觴霞舉兮絲竹和。 南郊賦
  • 王諲
  • 調(diào)玉燭而陰陽燮和。撫黔首而時(shí)令大布。 南至云物賦
  • 呂牧
  • 作于朝而君臣同和。 子擊磬賦
  • 張濛
  • 達(dá)萬類者莫尚于和氣。 登春臺賦
中唐
  • 高郢
  • 陽春白雪之歌其和寡。流水高山之曲其意深。 吳公子聽樂賦
北宋
  • 文彥博
  • 所以王者之致中和,雖百慮而同歸于一。 中者天下之大本賦
  • 黃庭堅(jiān)
  • 況乎見素抱樸難乎郢人,故徐熙趙昌舐筆和鉛而不敢畫。 白山茶賦
南宋
  • 薛季宣
  • 觸潛虬而聲韻鸞和,漱堆埼而皴如皺玉。 雁蕩山賦
  • 樓鑰
  • 故能倡正道以相和,詆異端而力排。 孟荀以道鳴賦
  • 蔡渤
  • 方壺之賓歛衽而和之曰:太極圓其圖兮,動靜乘其時(shí)。 圖嶠賦
  • 吳淵
  • 夫茍貪無事之名,至于不事其事,吾恐情或壅于閭閻,奸必成于胥吏,氣血滯則病疚生,謳吟息則愁嘆起,是為乖謬必傷乎和粹,放縱難免于天殃矣。 江東道院賦
  • 白玉蟾
  • 頂乾金而踵坤水兮,陰陽稟自然而中和流素津。 龍虎賦
  • 樸祥
  • 此圣人探天地之和,以寓夫無窮之理兮,歷帝二王三而不易。 黃鐘賦
  • 李荇
  • 柳下之不流止于和。孤竹之特立止于清。 君子不器
  • 羅世纘
  • 使世德不足以有和,必貴寶而宜秘。 稼穡惟寶賦
  • 辛應(yīng)時(shí)
  • 雖然地利不如人和,山溪無與于固國。 漢都賦
明末清初
清末民國初
  • 郭鐘錫
  • 長幼有序惟爾職,吉兇賓車嘉惟爾和。 神明舍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