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武就

相關人物:共 1 位
共 5 首
朕聞軒轅三皇之盛者尊廣成。唐堯五帝之盛者師尹壽。夫以圣人之道。教圣人之才。守之七日。又守之九日。朝徹而后能見。獨是道也。入水不濡。蹈火不。嘯叱風雨。鞭笞魔魅。無方而后能進。獨是神也。神則惟變。道亦旁通。茍得其人。抑所謂神道設教者也。師諱法善。字道元。自諸梁食采。是謂葉公。邑亦如之。因而命氏。則昔為南陽人也。曾祖道興。祖國重。父慧明。贈歙州刺史。賁丘園者。一貫吾道。食舊德者。百代可知。故名溢宇宙之中。身在江海之上。則今為古括人也。至隋大業(yè)。歲在景子。法師是生。凡六百四十二甲子。洎我開元。歲在庚申。形解升云。則春秋百有七矣。其生也。年長而色若孺子。其化也。委蛻而神則默仙。嘗從朕游。仰之彌高。鉆之彌堅。藏察無象。鉤致不測。若言匡國輔主。鼓舞發(fā)揮焉。朕可推而尊之。不可得而臣也。其始終出處之跡??傻枚哉?。初師甫七歲。涉江而游。迨及三年。人以為溺。及還。問其故。則曰。三青童子引之。憩于華堂峻宇。咽靈藥。吸云漿。太上鎮(zhèn)之。是以留也。十五中毒死。又見昔青童曰。天臺茅君飛印印其腹。始殊閟絕。良久豁如。師以靈應感通。殊尤若此。遂乃杖策游諸名山。遠訪茅君而遇。岳骨上起。目瞳正方。冰雪綽約。嫣焉微笑曰。爾來乎。爾名巳登仙格。身逢魔試。故此相救。宜勉之。當以輔人弼教為意。無汲汲于去來也。由是便于青城趙元陽受遁甲步元之術(shù)。于嵩高韋善俊傳八史云蹻之道。宴息于括蒼羅浮。往還于蓬萊方丈。靈圖秘訣。仙符真度。寶箓生券。冥感空傳。臨目而萬八千神。咽胎而千二百息?;驖撚舅??;蝻w步火房?;蚱矢箿炷c。勿藥自復?;蜇谀c割膜。投符有加?;蚓酆隙疚丁7匀??;蜥缯俟砦铩J怪⒅?。呵叱群鬼。奔走眾神。若陪隸也。故海內(nèi)稱焉。千轉(zhuǎn)萬變。先朝寵焉。一晝?nèi)?。朕在藩邸。累聞道要。及臨宇縣。虛佇昌言。奸臣寓謀。兇丑僭逆。未嘗不先事啟沃。亟申幽贊。故特加紫綬。以大公侯之封。而確固黃中。不乘軒冕之賞。可謂德博而施。道尊而光者也。適來無跡。為夫子之時。邇?nèi)o吝。為夫子之順。歲在鶉尾。月鶉火是也。返真懸解。翊日追贈越州都督。踰月歸藏于括蒼之山。免朝章。從夙志也。先生幼有奇質(zhì)。長標特操。神照體外。骨秀形表。故萬先生目之曰。子書成仙格。方自仙宮。吾將及爾為同僚也。信哉。易曰。君子或出或處。出者無山林之逸。處者無軒冕之貴。雖道同則應。而跡異難兼。先生養(yǎng)神太和。觀妙元牝。君子或處之盛也。金印襲貴。紫綬方來。君子或出之盛也。非夫道臻博大。德合神明。其孰能與于此也。故于王室則承恩者五代。當朕時則傳道者數(shù)人。皆曰宗師。無閒然矣。夫為文者紀其實。稱德者尚其訓。先生知余。余寧不述。訓寓言而無愧??膳亩噘|(zhì)。銘曰。
忽然勃然。
莫不出焉。
油然瀏然。
莫不入焉。
百昌之源。
萬化之泉。
于此觀妙。
實云列仙。
列仙伊何。
銷化卻老。
觀妙伊何。
豈假至道。
旁通幽贊。
神變靈造。
淫祠厲階。
無隱不討。
討逆輔順。
功就佐時。
藏往察微。
業(yè)與神期。
章紱加等。
方來不欺。
視緣若遺。
恍然我思。
大有元吉。
黃中通理。
默仙委蛻。
元達無巳。
葉縣鳧飛。
遼城鶴止。
元風盛烈。
郁乎千祀。
開元二十七年歲在己卯十二月己未朔二十六日。
乘化而往。
彼則悠哉。
不忘舊情。
紀諸事跡。
仙山海畔。
碑石依然。
天臺也。桐柏也。代謂之天臺。真謂之桐柏。此兩者同體(一作出)而異名。同契乎元。道無不在。夫如是。亦奚必是桐柏耶。非桐柏耶。因斯而談。則無是是。無非非矣。而稽古者言之。桐柏山高萬八千丈。周旋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中有洞天。號金庭宮。即中右弼王喬子晉之所處也。是之謂不死之福鄉(xiāng)。養(yǎng)真之靈境。故立觀有初。強名桐柏焉耳。古觀荒廢。則已久矣。故老相傳云。昔葛仙公始居此地。而后有道之士往往因之。壇址五六。厥跡猶在。洎乎我唐。有司馬鍊師居焉。景云中。天子布命于下。新作桐柏觀。蓋以光昭我元元之丕烈。保綏我國家之永祉者也。夫其高居八重之一。俯臨千仞之馀。背陰向陽。審曲面勢。東西數(shù)百步。南北亦如之。連山峨峨。四野皆碧。茂樹郁郁。四時并青。大巖之前。橫嶺之上。雙峰如闕。中天豁開。長澗南瀉。諸泉合漱。一道瀑布。百丈懸流。望之雪飛。聽之風起。石梁翠屏可倚也。琪樹珠條可攀也。仙花靈草。春秋互發(fā)。幽鳥清猿。晨暮合響。信足賞也。始豐南走。云嶂間起。剡川北通。煙岑相接。東則亞入滄海。不遠蓬萊。西則浩然長山。無復人境。總攬奧秘。郁為秀絕。苞元氣以混成。鎮(zhèn)厚地而安靜。非夫神與仙宅。仙得神營。其孰能致斯哉。故初構(gòu)天尊之堂。晝?nèi)沼性莆迳?。浮靄其上。三井投龍之所。時有異云氣。入堂復出者三。書之者記祥也。然后為虛室以鑿戶。起層臺而壘土。經(jīng)之殖殖。成之翼翼。綴日月以為光?;\云霞以為色?;ㄉ⒔鸬?。香通元極。真?zhèn)H好道。是游斯息。微我鍊師。孰能興之。鍊師名承禎。一名子微。號曰天臺白云。河內(nèi)溫人。晉宣帝弟太常馗之后。祖晟。仕隋為親侍大都督。父仁最取。唐興為朝散大夫襄州長史。名賢之家。奕代清德。慶靈之地。生此仙才。以為服冕乘軒者。寵惠吾身也。擊鐘陳鼎者。味爽人口也。遂乃捐公侯之業(yè)。學神仙之事。科箓教戒。博綜無所遺。窈冥夷希。微妙詎可識。無思無為。不飲不食。仰之彌峻。巍乎其若山。挹之彌深。湛乎其若海。夫其通才練識。贍學多聞。翰墨之工。文章之美。皆忘其所能也。練師蘊廣成之德。睿宗繼黃軒之明。齋心虛求。將倚國政。侃侃然不可得而動也。我皇孝思維則。以道理國。協(xié)帝堯之用心。寵許由之高志。故得放曠而處。逍遙而游。聞鍊師之名者。足以激厲風俗。睹鍊師之容者。足以脫落氛埃。以慈為寶。以善救物。神以知來。智以藏往。允所謂名登仙格。跡在人寰。奧不可測矣。夫道生乎無名。行乎有精。(一作情)分而作三才。播而作萬物。故為天下母。修之者昌。背之者亡。故為天下貴。況絕學無憂。長生久視也哉。道之行也。必有階也。行道之階。非山莫可。故有為焉。有象焉。瞻于斯。仰于斯。若舍是居。教將奚依。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元門既崇。不名厥功。朝請大夫使持節(jié)臺州諸軍事守臺州刺史上柱國賈公名長源。有道化人。有德養(yǎng)物。嘗謂別駕蔣欽宗等曰。且道以含德。德以致美。美而不頌。后代何觀。乃相與立石紀頌。以奮至道之光。其辭曰。
邈彼天臺,嵯峨崔嵬。
下臨滄海,遙望蓬萊。
漫若天合,呀如地開。
煙云路通,真仙時來。
顧我鍊師,于彼瓊臺。
鍊師鍊師,道入元微。
噏日安坐,淩霄欲飛。
興廢靈觀,鍊師攸贊。
道無不為,美哉輪奐。
窈窈茫茫,通天降祥。
保我皇唐,如山是常。
贈林士涵(溶) 清 · 韓元震
七言絕句
多君志氣迥超群,去武中年攻學勤。
從師十載忘饑渴,猶使松翁愧寡聞(松翁指樸公松堂。去武就學。而不能從事靜退之門故云。)。
水龍吟 過蔣翊武就義處 清末至現(xiàn)當代 · 章士釗
桂林何處堪思,漓江試數(shù)英雄淚。
伏波軍敗,靖江城圮,殘痕都是。
風洞山前,四松雙烈,存亡忠義。
奈一呼張楚,功成天忌,寧自惜,不同死。

袍澤今存有幾。
記當時、武昌偕醉。
憂君年少,豪情萬丈,甘為玉碎。
無可奈何,刀橫江水,烏騅不逝。
到于今只有,斷墳遺掛,識要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