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宋寧都人,字漢儒。太宗淳化三年進士。真宗天禧中,叩閽言事,忤宰相丁謂,授洪州文學。謂罷相,召對,改袁州戶曹。后解職歸隱,時稱方外高人。全宋詩
黎仲吉,字漢儒,寧都(今屬江西)人。太宗淳化中進士。真宗天禧中授洪州文學,后遷袁州戶曹。歸隱梅川,年八十一卒。事見《吳文正集》卷四一《黎氏賢良祠記》。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旴江人,字成性。用四言韻語編著《史學提要》,自上古迄宋末,以便初學者記誦。全宋詩
黃繼善,字成性,金溪(今屬江西)人。宋遺民。有《史學提要》,已佚。事見《吳文正集》卷一六《黃成性詩序》、《魏叔子集》卷八《史學提要序》。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介紹】: 金絳州稷山人,字復之,號遁庵。舉進士。金亡不仕,避地龍門山,與弟段成己齊名,時稱二妙。有《二妙集》。元詩選
詞學圖錄克己,字復之,河東人,世居絳之稷山。幼時與弟成己并以才名,禮部尚書趙秉文識之,目之曰「二妙」,大書「雙飛」二字名其里。金末以進士貢。北渡后,與成己避地龍門山中,馀廿年而卒,人稱為遁庵先生。泰定間,孫吏部侍郎輔合克己、成己遺文為《二妙集》,刻之家塾。臨川吳澄為之序曰:河東二段先生,心廣而識超,氣盛而才雄。其詩如:「冤血流未盡,白骨如山丘。」「四海疲攻戰(zhàn),何當洗甲兵。」蓋陶之達,杜之憂,兼而有之者也。
段克己(1196-1254) 字復之。絳州稷山(今屬山西)人。有《遁庵樂府》,與弟成己《菊軒樂府》合刻為《二妙集》。
人物簡介
曹錫,字晉伯,號敬思,撫州宜黃(今江西宜黃)人。嘉定元年進士。嘗宰袁州瑞安縣,有惠政,民為立生祠。紹定中,于家鄉(xiāng)建通濟倉以備荒兇。官至屯田郎。見《吳文正公集》卷一八《宜黃曹氏族譜序》,《雪坡集》卷三三《再建曹侯生祠記》。
人物簡介
【介紹】: 宋隆興府新建人,字汝明,號韋軒。丁錟孫。性剛介,篤學力行。理宗寶祐間兩中鄉(xiāng)舉,補太學上舍生。與徐鹿卿、吳澄為友。聚書數萬卷,訓子弟必先德后藝。宋亡,隱居不仕。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1232—1297 【介紹】: 宋吉州廬陵人,字會孟,號須溪。少補太學生。理宗景定三年廷試,忤賈似道,置丙第,以親老請濂溪書院山長。江萬里薦居史館,除太學博士,皆固辭。宋亡不仕,隱居以終。工詞,多抒家國之恨,沉痛真率。有《須溪集》、《班馬異同評》、《放翁詩選后集》等。全宋詩
劉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生年據本集卷九《百字令》自注“仆生紹定之五年壬辰”,卒年據《天下同文集》卷三七《哭須溪墓》),字會孟,號須溪,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進士,因母老,請為贛州濂溪書院山長。五年,應江萬里邀入福建轉運司幕,未幾,隨江入福建安撫司幕。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為臨安府教授。四年,入江東轉運司幕。五年,為中書省架閣,丁母憂去。元成宗大德元年卒。遺著由子將孫編為《須溪先生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為一百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天下同文集》等書所錄,輯為十卷,另有《須溪先生四景詩集》傳世?!?a target='_blank'>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季忠義錄》卷一六有傳?!⒊轿淘?,《須溪集》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酌校有關書引錄,編為第一卷?!俄毾壬木霸娂芬砸饲镳^本為底本,參校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等,編為第二、三、四、五卷。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元詩選
詞學圖錄辰翁,字會孟,廬陵人。年十七,登陸象山之門。年二十四,補太學生。宋景定壬戌,年二十九,廷試對策,忤賈似道,置丙第,以親老請濂溪書院山長,江萬里、陳宜中薦居史館,又除太學博士,皆固辭。宋亡,托方外以歸,隱居不仕。元大德元年卒,年六十六。會孟天資超特,人物偉然,以文章居當世之第一流。宋社既屋,腸斷哀些,抆淚謳吟,積至萬首。文祖先秦、《戰(zhàn)國》、《莊》、《老》等書。字體奇逸,自成一家。有《須溪集》二百卷。草廬先生吳澄稱其文典雅溫潤,明白敷暢,讀之可見其為正人,非虛譽也。
劉辰翁(1232-1297) 字會孟,號須溪。吉州廬陵人。有《須溪集》、《須溪詞》。全宋文·卷八二六二
劉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字會孟,號須溪,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少補太學生,景定三年第進士。以親老請為濂溪書院山長。江萬里、陳宜中薦居史館,除太學博士,皆固辭。宋亡,遂不復出。當賈似道當國,辰翁對策極言時弊,以是得鯁直名,文章亦見重于世。元大德元年卒,年六十六。好評點詩文,多達數十種。著有《須溪集》。見《南宋書》卷六三,《宋史翼》卷三五,《宋季忠義錄》卷一六,《宋元學案》卷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