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劉裕

相關(guān)人物:共 206 位
共 2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晉書》曰:安帝義熙初。童謠曰云云。時官養(yǎng)盧龍。寵以金紫。奉以名州。養(yǎng)之已極。而龍不能懷我好音。舉兵內(nèi)伐。遂成仇敵也。及敗。斬伐其黨。如草木之成積焉。按列傳。盧循。小字元龍。元興二年??軓V州。逐刺史吳隱。自攝州事。號平南將軍。安帝乃假循征虜將軍。廣州刺史。義熙中。劉裕破循于豫章。循走交州。為刺史杜慧度所殺。
官家養(yǎng)蘆化成荻。蘆生不止自成積
⑴ ○《晉書》五行志?!端螘肺逍兄?。《御覽》一千引晉中興書徵祥說?!稑犯娂钒耸??!对娂o(jì)》四十四。
武帝平閩中詩 南朝宋 · 傅亮
四言詩
鞠旅揚城,大搜徐方。
旅旌首路,元戎啟行。
弭楫洪河,總轡崇芒(《詩紀(jì)》作岡?!稹额惥邸肺迨拧!对娂o(jì)》五十三?!疱职?。宋武帝有平關(guān)中姚秦事。無平閩中事。閩。關(guān)之訛。)。
北使洛詩 南朝宋 · 顏延之
沈約《宋書》曰:延之為豫章世子中軍行參軍。義熙十二年。高祖北伐。有宋公之授。府遣一使慶殊命參起居。延之至洛陽。道中作詩一首。文辭藻麗。為謝晦、傅亮所賞。集曰:時年三十二。
改服飭徒旅,首路跼險艱。
振楫發(fā)吳洲,秣馬陵楚山。
途出梁宋郊,道由周鄭間。
前登陽城路,日夕望三川
在昔輟期運,經(jīng)始闊圣賢。
伊濲絕津濟,臺館無尺椽。
宮陛巢穴,城闕生云煙
王猷升八表,嗟行方暮年。
陰風(fēng)涼野,飛云瞀窮天。
臨途未及引,置酒慘無言。
隱憫徒御悲,威遲良馬煩。
游役去芳時,歸來屢徂愆。
蓬心既已矣,飛薄殊亦然。
⑴ ○《文選》二十七。《詩紀(jì)》四十七。又《類聚》二十七作北使主洛。引山、間、川、椽、煙五韻。
赭白馬賦 南朝宋 · 顏延之
驥不稱力,馬以龍名,豈不以國尚威容,軍??趫迅而已,實有騰光吐圖,疇德瑞圣之符焉。
是以語崇其靈,世榮其至。
高祖之造宋也,五方率職,四隩入貢。
秘寶盈于玉府,文駟列乎華廄。
乃有乘輿赭白,特稟逸異之姿,妙簡帝心,用錫圣皂。
服御順志,馳驟合度,齒歷雖衰,而藝美不忒。
襲養(yǎng)兼年,恩隱周渥,歲老氣殫,斃于內(nèi)棧。
少盡其力,有惻上仁,乃詔陪侍,奉述中旨。
末臣庸蔽,敢同獻(xiàn)賦。
其辭曰:惟宋二十有二載,盛烈光乎重葉。
武義粵其肅陳,文教迄已優(yōu)洽。
泰階之平可升,興王之軌可接。
訪國美于舊史,考方載于往牒
帝軒陟位,飛黃服皂。
后唐膺箓,赤文候日。
漢道亨而天驥呈才,魏德楙而澤馬效質(zhì)。
伊逸倫之妙足,自前代而間出。
并榮光于瑞典,登郊歌乎司律。
所以崇衛(wèi)威神,扶護警蹕。
精曜恊從,靈物咸秩。
暨明命之初基,罄九區(qū)而率順
肆險以稟朔,或踰遠(yuǎn)而納贐。
聞王會之阜昌,知函夏之充牣。
六服以收賢,掩七戎而得駿。
蓋乘風(fēng)之淑類,實先景之洪胤
故能代驂象輿,歷配鉤陳。
齒算延長,聲價隆振。
信圣祖之蕃錫,留皇情而驟進。
徒觀其附筋樹骨,垂梢植發(fā)。
雙瞳夾鏡,兩權(quán)恊月。
異體峰生,殊相逸發(fā)。
超攄絕夫塵轍驅(qū)騖迅于滅沒。
簡偉塞門,獻(xiàn)狀絳闕。
旦刷幽燕,晝秣荊越。
教敬不易之典,訓(xùn)人必書之舉。
惟帝惟祖,爰游爰豫。
飛輶軒以戒道,環(huán)彀騎而清路。
勒五營使按部,聲八鸞以節(jié)步。
具服金組,兼飾丹雘。
寶鉸星纏,鏤章霞布。
進迫遮迾,卻屬輦輅。
欻聳擢以鴻驚,時濩略而龍翥。
弭雄姿以奉引,婉柔心而待御。
至于露滋月肅,霜戾秋登
王于興言,闡肄威棱。
臨廣望,坐百層。
料武藝,品驍騰
流藻周施,和鈴重設(shè)。
睨影高鳴,將超中折。
分馳迥場,角壯永埒。
別輩越群,絢練夐絕。
捷趫夫之敏手,促華鼓之繁節(jié)。
經(jīng)玄蹄而雹散,歷素支而冰裂。
膺門沬赭,汗溝走血。
踠跡回唐,畜怒未泄。
乾心降而微怡,都人仰而朋悅。
妍變之態(tài)既畢,凌遽之氣方屬。
鑣轡之牽制,隘通都之圈束。
眷西極而驤首,望朔云而蹀足
將使紫燕駢衡,綠蛇衛(wèi)轂。
纖驪接趾,秀騏齊亍。
覲王母于昆墟,要帝臺于宣岳。
跨中州之轍跡,窮神行之軌躅。
然而般于游畋,作鏡前王。
肆于人上,取悔義方。
天子乃輟駕回慮,息徒解裝。
鑒武穆,憲文光。
民隱,脩國章。
戒出豕之敗御,惕飛鳥之跱衡。
故祗慎乎所常忽,敬備乎所未防。
輿有重輪之安,馬無泛駕之佚。
處以濯龍之奧,委以紅粟之秩。
服養(yǎng)知仁,從老得卒。
加弊帷,收仆質(zhì)。
天情周,皇恩畢。
亂曰:惟德動天,神物儀兮。
于時駔駿,充階街兮。
稟靈月駟,祖云螭兮。
雄志倜儻,精權(quán)奇兮。
既剛且淑,服鞿羈兮。
效足中黃,殉驅(qū)馳兮。
愿終惠養(yǎng),蔭本枝兮。
竟先朝露,長委離兮。
彭城會詩 南朝宋 · 謝晦
《宋書》曰:晦為宋武帝太尉主簿。從征關(guān)洛。帝于彭城大會。命紙筆賦詩?;蘅值塾惺АF鹬G帝。即代作曰:
先蕩臨淄穢,卻清河洛塵。
華陽有逸驥,桃林無伏輪(○《宋書》本傳?!队[》五百九十一作宋高祖。《詩紀(jì)》五十三。)。
《宋書》樂志曰:督護歌者。彭城內(nèi)史徐逵之為魯軌所殺。宋高祖使府內(nèi)直督護丁旿收斂殯埋之。逵之妻高祖長安也。呼旿至閣下。自問殮送之事。每問輒嘆息曰:丁督護。其聲哀切。后人因其聲廣為曲焉?!短茣窐分驹唬憾《阶o。晉、宋間曲也。今歌是宋孝武帝所制云。
督護北征去,前鋒無不平。
朱門垂高蓋,永世揚功名。
⑴ ○《樂府詩集》四十五。《詩紀(jì)》四十五。
南史曰:檀道濟有威名。為敵所畏。宋王疑而殺之。時人哀而作歌曰:
可憐白浮鳩。枉殺檀江州。
⑴ ○南史檀道濟傳?!对娂o(jì)》五十五作宋人歌。
《宋書》武帝紀(jì)曰:諸葛長民貪淫驕縱。帝每優(yōu)容之。劉毅既誅。長民懼禍。及將謀作亂。帝自江陵還。長民到門。引前卻人閒語。帝已密命左右丁旿自幔后于坐拉焉。死床側(cè)。輿尸付廷尉。旿驍勇有力。時人語曰:
勿跋扈。付丁旿(○《宋書》武帝紀(jì)?!队[》四百九十五?!对娂o(jì)》五十五作跋扈。)
鴛鴦賦 陳朝 · 徐陵
飛飛兮海濱,去去兮迎春。
炎皇之季女,織素之佳人。
未若宋王之小史,含情而死。
憶少婦之生離,恨新婚之無子。
既交頸于千年,亦相隨于萬里。
山雞映水那自得,孤鸞照鏡不成雙。
天下真成長合會,無勝比翼兩鴛鴦。
觀其哢吭浮沈輕軀。
拂荇戲而波散,排荷翻而水落。
特訝鴛鴦鳥,長情真可念。
許處勝人多,何時肯相厭。
聞道鴛鴦一鳥名,教人如有逐春情。
不見臨邛卓家女,只為琴中作許聲(《藝文類聚》九十二。)。
故果州長史李公碑銘(725年) 唐 · 張九齡
四言詩
公諱仁瞻。字某。趙郡房子人。其先自段干木至柏仁侯。皆以醇德茂功。奮于上世。始于藩魏。終而將趙。其名不殞。遂濟于今。五代祖后魏中書侍郎始豐懿侯璨。璨生徐州刺史始豐順侯元茂。元茂生趙郡太守府君諱子云。子云生駙馬都尉直閣將軍府君諱道宗。道宗生齊尚書兵部郎中府君諱山壽。公即郎中府君之子。仍世濟美。在邦攸宜。故我公稟靈中和。履道元吉。以學(xué)則探其奧旨。見圣人之心。以行則踐其嘉言。合君子之度。以故動為人譽。名乃日宣。義府孔修。德輿云遠(yuǎn)。固未可量也。隋大業(yè)中舉孝廉。洎唐興。調(diào)棣州司戶參軍。凡遷磁相二州總管府戶曹參軍宜州錄事參軍。莫不事人以直。反身于誠。處卑能安。敬長則順。故光輔郡將。周爰咨度。自州徂州?;驀[或諾。既而遷金鄉(xiāng)晉陵二縣令。精誠以庀事。善教以長人。四封用孚。三英以粲。彼蒲與密。獨何有焉。以課最遷歸州治中郢州司馬。加朝散大夫。行果州長史。盤桓參佐。未復(fù)公侯。道非吾行。德無必貴。遂以沒代。豈命也夫。某年月。卒于官舍。享年若干。及喪至自蜀。而葬不歸趙。乃卜宅于許。封樹汝墳。子孫遂家。亦既重代。至開元中。公之孫曰察。以古諸侯之祿。奉先大夫之祀。晝游本郡。輝光前烈。非清白以遺。善慶之馀。保艾爾后人。亦何以臻此。于是履霜為感。恭惟春秋之事。刻石是圖。俾?lián)P祖宗之業(yè)。斯善繼者也。敘而志之。銘曰。
長史英英,作為世程。
動合雅度,綽有令名。
以之入官,從事而升。
以之佐郡,為政孔明。
悠悠上天,曷不貴德。
終于參佐,孰云邦國。
孝孫其昌,馀慶乃彰。
宰樹蒼蒼,徽音不忘。
共 2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