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05—377 【介紹】: 東晉瑯邪臨沂人,字叔武,小字虎犢。年二十而頭須皓白,時稱“王白須”。王導從子。初除左著作郎、東海王文學。歷侍中、廷尉,轉會稽內史,居郡八年,豪右斂跡,亡戶歸者三萬余。時大司馬桓溫威勢震主,彪之以力阻桓溫奪帝位,免官。后復為仆射。溫將廢海西公,命定儀制。孝武帝寧康元年,桓溫死,遷尚書令。與謝安共掌朝政。官至光祿大夫。精通經傳,熟諳故事,常引以定朝廷禮儀。所錄儀規(guī),藏于青箱,家世相傳,時謂“王氏青箱學”。有文集,已佚。
全晉文·卷二十一
彪之字叔虎,(見《淳化閣帖》七,《晉書》作「叔武」,唐人避諱改耳。)廙弟彬之次子,為著作佐郎東海王文學。武陵王晞以為鎮(zhèn)軍司馬,累遷尚書左丞、司徒左長史、御史中丞、侍中、廷尉,轉吏部尚書,又轉領軍將軍,遷尚書仆射,不拜;徙太常,領崇德衛(wèi)尉,復轉尚書仆射,出為鎮(zhèn)軍將軍、會稽內史,加散騎常侍。以忤桓溫,檻車收下吏。會赦免,左遷尚書,尋復為仆射,遷尚書令,轉護軍將軍。太元二年卒,年七十三,贈光祿大夫儀同三司,謚曰簡,有集二十卷。
古風
遠游絕塵霧,輕舉觀滄溟。
蓬七陰倒景,昆崙罩曾城
⑴ ○《文選》二十二從游京口北固應詔詩注。

脂車總馳輪,泛舟理飛棹。
絲染墨悲嘆,路歧楊感悼。
⑴ ○《初學記》十八?!对娂o》三十二。

四言詩
登會稽刻石山詩 東晉 · 王彪之
四言詩
隆山嵯峨,崇巒岧峣。
傍覿滄洲,仰拂玄霄。
文命遠會,風淳道遼。
秦皇遐巡,邁北英豪。
宅靈基阿,銘跡峻嶠。
青陽曜景,時和氣淳。
修嶺增鮮,長松挺新。
飛鴻振羽,騰龍躍鱗(○《類聚》八?!对娂o》三十二。)

登治城樓詩 東晉 · 王彪之
四言詩
俯觀陋室。
宇宙六合。
譬如四壁(○文鏡秘府論西卷。)。

伏犧贊 東晉 · 王彪之
四言詩
悠悠皇犧,體寂神澄。
無為而化,出道之凝。
不知有之,冥感自興。
因應之跡,畫象結繩(《初學記》九)。

辭賦
廬山,彭澤之山也。
雖非五岳之數,穹隆嵯峨,實峻極之名山也(《水經·廬江水》注。)

水賦 東晉 · 王彪之
寂閑居以遠詠,托上善以寄言,誠有無而大觀,鑒希微于清泉。
泉清恬以夷淡,體居有而用玄。
渾無心以動寂,不凝滯于方圓。
湛幽邃以納污,泯虛柔以勝賢。
或浤浪于無外,或纖入于無間。
故能委輪而作四海,決導而流百川;
承液而生云雨,涌凝而為甘泉(《初學記》六)。

井賦 東晉 · 王彪之
考五材之物化,寂冥感而資靜,水帶地而壤潤,月流天而宵炯。
燧鉆木而發(fā)火,益穿坤而構井,摹玄羲之靈爻,仰東宿之飛景,步土脈,測水泉,方欄結,轆轤懸。
懸沈瓶而玄汲,飛纖綆而幽牽。
于是沓黃壚之邃,鮮潤下之潔。
澄瀾恬以清泠,渟泓朗以寥戾;
協(xié)大陰以化液,體上善以流惠(《初學記》七)。
三伏焦暑,亢陽重授,輕飆不弱,纖云不覆(《初學記》四)

林繡白鷴(《御覽》九百二十四)。
木則藤虹籠采于峻叢,流星麗光于高林(《御覽》九百五十三)
果則□椑朱柿,扶馀枇杷(《御覽》九百七十一)
王壇侯栗。
竹則苞甜赤箬,縹箭班弓。
度世推節(jié),征合實中。
筼筜函人,桃枝育蟲。
緗箬素筍,彤竿綠筒。
攢岡坻之苯?,漫原澤之蓊蒙
藥草則青珠黃連,奉柏決明。
蓯蓉鹿茸,漏蘆松榮。
痊疴則年永,練質則翰生(《御覽》九百八十四。)
⑴ 《御覽》九百六十四,又九百七十四。
⑵ 《齊民要術》十,《初學記》二十八。

東晉 · 王彪之
于是乎統(tǒng)體而詠之。
⑴ 《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注引王彪之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