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句因包含“燭龍”,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燭龍
第 19 句因包含“長橋”,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長橋
第 22 句因包含“汨羅”,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汨羅
第 24 句因包含“流觴”,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流觴
第 30 句因包含“楊枝”,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楊枝
第 35 句因包含“銀花,火樹”,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銀花火樹
第 35 句因包含“火樹,銀花”,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火樹銀花
第 42 句因包含“晞發(fā)”,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晞發(fā)
第 19 句因包含“長橋”,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長橋
第 22 句因包含“汨羅”,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汨羅
第 24 句因包含“流觴”,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流觴
第 30 句因包含“楊枝”,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楊枝
第 35 句因包含“銀花,火樹”,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銀花火樹
第 35 句因包含“火樹,銀花”,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火樹銀花
第 42 句因包含“晞發(fā)”,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晞發(fā)
中元節(jié)夕觀音寺看放河鐙歌程任齋太守屬賦(著雍敦癢) 清 · 舒位
押歌韻 出處:瓶水齋詩集卷七
城南秋水環(huán)碧螺,上有三層窣堵波。
四山既暝月魄伏,看放河鐙鐙滿河。
城中士女來婆娑,我亦相逐鄉(xiāng)人儺。
蜿蜒燭龍銜尾出,熠耀螢火瞥眼過。
軋軋織作錦萬梭,簇簇開出花一窩。
浮沉曲直隨盤渦,千鐙一光水面酡。
此時西風卷銅鏡,略有細浪紋吹靴。
若以蠟代薪,瑤篸郁嵯峨。
若以犀然渚,驚起蛟黿鼉。
長橋臥虹石闌亞,人影較似鐙光多。
盂蘭之會七月半,譬若五日哀汨羅。
比于試鐙事則異,仿自流觴笑欲瑳(任齋所說。)。
魚山清梵遠可聽,雜以絲竹鐘磬鑼。
香鐙中供觀自在,一神手杵其韋馱。
云何欲度諸苦厄,楊枝灑露甘于醝。
藕絲袈裟無等咒,彷佛餓鬼來傞傞。
我聞地獄一十八,漆城蕩蕩棲陰魔。
銀花火樹忽照見,能使大地光明俄。
僧言功德此無量,黃泉黑海開青荷。
況復連年苦征戰(zhàn),往往鬼嘯聞牂柯。
安得列炬千百億,燦若晞發(fā)陽之阿。
犍為太守彈兩指,勸我且作河鐙歌。
歌成鐙灺一剎那,城門畫鼓兩手挼。
煙波不動天影碧,繁星點點如張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