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句因包含“蓮社”,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蓮社
第 8 句因包含“一丘”,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一丘
第 8 句因包含“一丘”,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一丘
次韻 清 · 樸來吾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出處:尼溪集卷之十一游三洞錄
行至古縣村前。一行分路。金柳兩老友及臺伯汝珍往宿于下村。余與象仲及文叔,馨遠,肯友兄弟。往訪家。歷吊文思孝殯次。因入復初家。兩君喜而迎之曰。此距丹法兩村不過半日程限。而歷便游賞之行。三宿而到此。是何濡滯也。余曰自爾遲留。未踐別時之約。可嘆可嘆。因與談笑娓娓夜分乃寐。是日行幾十五里許。廿三日。下村同行趁期而來。發(fā)向至并木前峴。俯瞰其居。戢戢頗有安堵之樂。因謂馨遠曰君家卜居此土者。今幾年代耶。馨友曰自吾始居之祖及吾身。已至七代。而一村居住者。無一他姓氏云。一行相顧嘖嘖曰宋可謂積善之家矣。馀慶之及于子孫者。一何盛也。有頃由峴路而下一行向上下村。余與數(shù)三同行。往入伯淳家。淳友苦挽曰日已暮矣。更復何之。余以同行不得相離。答謝而出。轉(zhuǎn)往周老家。前行一隊皆會。本村諸友聞聲而來者亦眾矣。于是賓主相議曰今夜不可一處之團會。若非大廳事。不可容矣。遂共往天祥家。至夜賓主序齒而坐。互相酬酢。各盡其樂。一場團欒。亦足為勝事也。因相與枕藉而宿。是日不過七八里矣。廿四日。象仲與君正三昆季汝珍。發(fā)向柳汝范家。享從及臺伯亦不無落后之意。余與上舍留臺伯。諭以當行之由。臺伯不獲而從之。臨行享從謂余曰吾之數(shù)日來待之意。今已左矣。計今秋方極。前路尚遠。執(zhí)一廢百。非吾之所當行。吾其歸歟。余曰然。于是享從贈余四韻詩以贐之。余次其韻曰。
百里仙筇俗債酬,吾行物外優(yōu)優(yōu)。
靈區(qū)何處三洞寒露佳辰九秋。
避世不關蓮社臥,為文先學子長游。
莫將塵事勞心計,逆旅人生一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