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句因包含“安石”,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安石
第 12 句因包含“逸少”,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逸少
第 20 句因包含“懷素”,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懷素
第 26 句因包含“獨往”,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獨往
第 29、35 句因包含“鴻寶”,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鴻寶
第 12 句因包含“逸少”,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逸少
第 20 句因包含“懷素”,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懷素
第 26 句因包含“獨往”,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獨往
第 29、35 句因包含“鴻寶”,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鴻寶
為拔可題黃石齋與喬柘田手札(庚申) 清末 · 鄭孝胥
押詞韻第三部
忠端多名跡,可敬亦可愛。
略觀近入藏,此卷宜為最。
東洲與石洲,兩跋已云備。
乙盦為六詩,逸韻轉(zhuǎn)奇肆。
我觀書品論,迂謹有殊致。
茂弘安石間,逸少乃其次。
正坐書掩名,釣戈等能事。
學(xué)中七八乘,作書特未藝。
豈堪溷長者,曾不辨法意。
作書莫作草,懷素尤為厲。
君實與明道,不草究何礙。
時人解章草,黃謝若小異。
云間周思兼,獨往擅妙詣。
行草推覺斯,未老鋒猶銳。
未若倪鴻寶,掩蘇當(dāng)抹蔡。
縉紳憚小楷,率爾趁筆勢。
一札才四行,大書那足貴。
又與鴻寶書,持論主遒媚。
以此考所見,言行實不背。
昔嘗睹榕頌,雋拔有古味。
樟讞與千文,天壤或猶在。
善書輕其書,小技故可愧。
荊公賦顏碑,語意絕相類。
吾生無死所,偷活識前輩。
猶期樹名節(jié),何用托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