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句因包含“安石”,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安石
第 5 句因包含“二蘇”,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二蘇
第 18 句因包含“張騫”,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張騫
第 21 句因包含“屈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屈原
第 5 句因包含“二蘇”,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二蘇
第 18 句因包含“張騫”,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張騫
第 21 句因包含“屈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屈原
題東坡先生惠州定惠院海棠詩后(趙子昂畫像并書) 宋末元初 · 方回
五季乾坤混為一,艱難得之容易失。
一拳槌碎四百州,新法宰相王安石。
二蘇中尤惡大蘇,周二程張俱不識。
紹圣奸臣講紹述,元祐諸賢紛竄斥。
東坡飽吃惠州飯,心知惇卞乃國賊。
恍惚他鄉(xiāng)見似人,海棠一株困荊棘。
海內(nèi)文章蜀黨魁,蜀第一花世無匹。
邂逅相逢心相憐,瘴雨蠻煙污玉質(zhì)。
憶昔蒟醬筇竹枝,適與張騫遇西域。
彼徒生事勞遠(yuǎn)人,此感與國同休戚。
屈原放廢郢都喪,箕子囚奴殷錄訖。
惠州未已更儋州,必欲殺之至此極。
立黨籍碑封舒王,竟使大梁無社稷。
此詩此畫系興亡,可忍細(xì)看淚橫臆(自注:東坡先生《惠州海棠詩十四韻》,趙君子昂所書,仍畫東坡像于后,以歸竹軒盛君。紫陽方回獲觀,題詩十四韻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