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欧美r_日本黄色三极片_亚洲综合第一欧美日韩中文_337p日本大胆欧美人术艺术69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身后名
 
身后功名
 
身后虛名
 
生前一杯酒
 
生前杯
 
不如杯酒
 
張翰杯
 
張翰酒
 
季鷹杯
 
張翰一杯酒
 
張翰一杯
 
虛名何與身前后

相關人物
張翰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任誕〉~739~
張季鷹縱任不拘,時人號為江東步兵?;蛑^之曰:「卿乃可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時一杯酒!」
《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列傳·張翰〉~2384~
翰任心自適,不求當世。或謂之曰:「卿乃可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時一杯酒?!箷r人貴其曠達。性至孝,遭母憂,哀毀過禮。年五十七卒。其文筆數(shù)十篇行于世。

簡釋

季鷹杯:喻為人曠達。唐高適《酬裴員外以詩代書》:“辛酸陳候誄,嘆息季鷹杯’”


典故   
江淹夢
 
江毫
   
胸中錦繡
 
江錦
  
江郎錦
 
邱遲錦
 
丘遲錦
  
才減江淹
  
彩毫還郭璞
 
尺錦才情
 
腹內胎生異錦
 
景陽錦
 
夢淹筆
 
蜀錦詞華
 
文作錦
  
殘錦
 
錦段殘
 
夢與邱遲
 
夢與丘遲
 
夢徵殘錦
 
瑞錦殘
 
文章腹,千機錦
 
一枝色筆還郭璞

相關人物
張協(xié)
 
江淹
 
郭璞
 
丘遲


《南史》卷五十九〈江淹列傳〉~45~
淹少以文章顯,晚節(jié)才思微退,云為宣城太守時罷歸,始泊禪靈寺渚,夜夢一人自稱張景陽,謂曰:「前以一匹錦相寄,今可見還?!寡吞綉阎械脭?shù)尺與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盡?!诡櫼娗疬t謂曰:「馀此數(shù)尺既無所用,以遺君?!棺誀栄臀恼萝W矣。又嘗宿于冶亭,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寡湍颂綉阎械梦迳P一以授之。爾后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凡所著述,自撰為前后集,并齊史十志,并行于世。嘗欲為赤縣經以補山海之闕,竟不成。子蔿嗣。

簡釋

才盡:喻因年老而才思退減。唐杜甫《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吉州》:“才盡傷形體,病渴污官位?!?/p>

江淹夢:指文采不凡。唐方干《再題路支使南亭》:“睡時分得江淹夢,五色毫端弄逸才?!?/p>


例句

錦窠不是尋常錦,兼向丘遲奪得來。 司空圖 少儀

都緣有意重熏裛,更灑江毫上玉堂。 吳融 薛舍人見徵恩賜香并二十八字同寄

云生五色筆,月吐六鈞弓。 吳融 赴闕次留獻荊南成相公三十韻

睡時分得江淹夢,五色毫端弄逸才。 方干 再題路支使南亭

征南幕下帶長刀,夢筆深藏五色毫。 李商隱 江上憶嚴五廣休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云。 李商隱 牡丹

若無江氏五色筆,爭奈河陽一縣花。 李商隱 縣中惱飲席

未把彩毫還郭璞,乞留殘錦與丘遲。 李群玉 寄長沙許侍御

五色毫揮成渙汗,百寮班下獨從容。 李頻 賀同年翰林從叔舍人知制誥

雕章五色筆,紫殿九華燈。 杜甫 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

老去才難盡,秋來興甚長。 杜甫 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長史參三十韻

才盡傷形體,病渴污官位。 杜甫 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吉州

畫圖規(guī)陣勢,夢筆紀山行。 盧綸 雪謗后書事上皇甫大夫

正哭阮途歸未得,更聞江筆赴嘉招。 羅鄴 聞友人入越幕因以詩贈

少瑜鏤管丘遲錦,從此西垣使鳳凰。 羅隱 送陸郎中赴闕

新經夢筆夜,才比棄繻年。 耿湋 送郭秀才赴舉

既與丘遲夢,深知卓氏功。 蕭昕 臨風舒錦

我恐江淹五色筆,作不立此碑之碑文不得。 貫休 上荊南府主三讓德政碑

何妨成五色,永愿助風騷。 貫休

內人未識江淹筆,竟問當時不早求。 黃滔 喜侯舍人蜀中新命三首

何妨寄我臨池興,忍使江淹役夢勞。 齊己 寄黃暉處士

典故
商與參
 

《春秋左傳·昭公元年》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沈,居于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后帝不臧,遷閼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為商星,遷實沈于大夏,主參。

例句

天上參與商,地上胡與越。 元稹 酬樂天赴江州路上見寄三首

憐時魚得水,怨罷商與參。 施肩吾 雜古詞五首

勸君掩鼻君莫掩,使君夫婦為參商。 白居易 天可度

五年同晝夜,一別似參商。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

典故 
孤鶩落霞
 
鶩霞
 
秋水共長天
 
斷霞孤鶩
 
殘霞孤鶩
 
王郎健筆
 
洪都開府
 
落霞孤鶩飛齊
 
落霞孤鶩徘徊
 
一色與天通
 
援筆洪都
 
遠水長空一色


《新唐書》卷二百一〈文藝列傳上·王勃〉~5739~
初,道出鐘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閣,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紙筆遍請客,莫敢當,至勃,汎然不辭。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輒報。一再報,語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請遂成文,極歡罷。勃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數(shù)升,則酣飲,引被覆面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時人謂勃為腹稿。尤喜著書。
《唐摭言》卷五〈以其人不稱才試而后驚〉
王勃著滕王閣序,時年十四。都督閻公不之信。勃雖在座,而閻公意屬子婿孟學士者為之,已宿構矣。及以紙筆巡讓賓客,勃不辭讓。公大怒,拂衣而起,專令人伺其下筆。第一報云「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談。」又報云「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公聞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遂亟請宴所,極歡而罷。
《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一〈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846~2~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匦U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彩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遙臨。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暫駐。十旬休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qū)。童子何知。躬逢勝餞。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于上路。訪風景于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層臺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列岡巒之體勢。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虹消雨霽。彩徹云衢。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遙吟俯暢。逸興遄飛。爽籟發(fā)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云遏。睢園綠竹。氣淩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并。窮睇盼于中天。極娛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望長安于日下。指吳會于云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而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諔褕髧?。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之長風。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辰捧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淩云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嗚呼。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邱墟。臨別贈言。幸承恩于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典故
倉積千斯
 
萬億滿倉箱
 
萬億與千斯

參考典故
萬斯箱


《毛詩正義》卷十四之一〈小雅·甫田之什·甫田〉~466~
倬彼甫田,歲取十千。我取其陳,食我農人,自古有年。今適南畝,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以我齊明,與我犧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農夫之慶。琴瑟擊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曾孫來止,以其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嘗其旨否。禾易長畝,終善且有。曾孫不怒,農夫克敏。曾孫之稼,如茨如梁,曾孫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黍稷稻粱。農夫之慶,報以介福,萬壽無疆。 漢·鄭玄箋:「成王見禾谷之稅委積之多,于是求千倉以處之,萬車以載之。是言年豐,收入踰前也?!?/span>
典故
長沮桀溺
 
沮溺心
 
沮溺耕
   
津難問
 
偶沮溺
 
耦耕身
 
吾非斯人誰與歸
 
效沮溺
 
沮叟
  
耦耕夙約
 
門長沮
 
問津人返
 
長沮溺

相關人物
子路(仲由)
 
孔子
 
桀溺
 
長沮


《論語注疏·微子》~65~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zhí)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乖唬骸甘囚斂浊鹋c?」曰:「是也?!乖唬骸甘侵蛞?。」問于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乖唬骸柑咸险咛煜陆允且?,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例句

從他煙棹更南去,休向津頭問去程。 司空圖 淅上(作江淅上是今鄖陽府地在秦楚之交故有秦云楚兩之句)

苦作南行約,勞生始問津。 周賀 贈皎然上人(一本無皎字)

有待時未知,非關慕沮溺。 張碧 山居雨霽即事

試把十年辛苦志,問津求拜碧油幢。 方干 上越州楊嚴中丞

滔滔天下者,何處問通津。 李咸用 春日

無因共沮溺,相與事巖耕。 李德裕 憶平泉雜詠憶春耕

終與同出處,豈將沮溺群。 李白 贈何七判官昌浩

蹈海寧受賞,還山非問津。 李白 送岑徵君歸鳴皋山

滔滔可問津,耕者非長沮。 李紳 憶登棲(一作西)霞寺峰(效梁簡文。一本下有懷望二字)

借問問津者,寧知沮溺賢。 王維 皇甫岳云溪雜題五首上平田

借問問津者,寧知沮溺賢。 王維 皇甫岳云溪雜題五首上平田

不能師孔墨,何事問長沮。 王維 贈東岳焦煉師

誰借楚山住,年年事耦耕。 皎然 兵后與故人別予西上至今在揚楚因有是寄

若問幽人意,思齊沮溺賢。 耿湋 東郊別業(yè)

沮溺時返顧,牛羊自相引。 錢起 自終南山晚歸

誰知問津客,空作揚雄嘲。 長孫佐輔 山行書事

豈念嘉遁時,依依偶沮溺。 陶翰 晚出伊闕寄河南裴中丞

方愿沮溺耦,淡泊守田廬。 韋應物 秋郊作

愚者世所遺,沮溺共耕犁。 韋應物 答庫部韓郎中

君當先行我待滿,沮溺可繼窮年推。 韓愈 憶昨行和張十一

問津驚棄置,投刺忽踟躕。 高適 真定即事奉贈韋使君二十八韻

問津見魯俗,懷古傷家丘。 高適 魯西至東平

桂攀明月曾觀國,蓬轉西風卻問津。 高駢 留別彰德軍從事范校書

典故
飛鴳等鵬翼
 
鴳微鵬巨
  
斥鴳與鯤鵬
 
鵬鴳高低
 
溟海蓬蒿
 
怒蜩未信鵬翼
 
鴳疑鵬
 
槍榆笑鯤


《莊子集釋》卷一上〈內篇·逍遙游〉~4~
湯之問棘也是已。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shù)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例句

鵬鴳喻中消日月,滄浪歌里放心神。 李群玉 送人隱居

昔許霄漢期,今嗟鵬鴳別。 錢起 送李大夫赴廣州

寄詩雜詼俳,有類說鵬鴳。 韓愈 崔十六少府攝伊陽以詩及書見投因酬三十韻

典故
邀明月
 
舉杯邀月
 
對影成三
 
對影三人
 
明月影成三
  
持杯邀月
 
起舞三人
 
對影明月
 
對影為三益
 
弄影花前舞
 
起舞弄影
 
無人自酌
 
影徒隨我月徘徊
 
月影三人夜舞
 
一輪金鑒與我成三客


《全唐詩》卷一百八十二〈月下獨酌四首〉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花間一壺酒【花下一壺酒】【花前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裴回,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相期碧巖畔】。」
典故
天地一蜉蝣
 
赤壁洞簫
 
吹簫有約
 
洞簫聽罷
 
客有洞簫者
 
倚歌簫客
 
馀音不絕如縷
 
與客泛舟赤壁
 
蘇子扁舟


《蘇軾文集》卷一〈前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箍陀写刀春嵳?,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馀音裊裊,若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淮朔遣苊系轮姾??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固K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箍拖捕?,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典故
蠻觸爭
 
兩蝸角
 
蝸角爭
  
蝸牛角
 
觸與蠻
  
斗蠻觸
 
蝸角名
 
蠻觸斗
  
蝸角戰(zhàn)
 
蝸左角
 
蠻觸交爭
 
蝸名
 
戰(zhàn)蝸角
 
觸蠻斗
 
蠻攻觸
 
蠻爭觸戰(zhàn)
 
觸蠻交戰(zhàn)
  
角上蠻觸
   
征蠻
 
左處右蠻


《莊子集釋》卷八下〈雜篇·則陽〉~89~
惠子聞之而見戴晉人。戴晉人曰:「有所謂蝸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國于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于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zhàn),伏尸數(shù)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晉·郭象注:「誠知所爭者若此之細也,則天下無爭矣?!固?#183;成玄英疏:「蝸之兩角,二國存焉。蠻氏觸氏,頻相戰(zhàn)爭,殺傷既其不少,進退亦復淹時。此起譬也?!?/span>

簡釋

蝸角:喻無謂之爭。唐白居易《不如來飲酒七首》其七:“相爭兩蝸角,所得一牛毛?!?/p>


例句

蚊眉自可托,蝸角豈勞爭。 雍裕之 細言

典故
川泳云飛
 
云飛川泳
 
飛與泳

相關人物
韓愈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七〈韓愈十一·徐泗豪三州節(jié)度掌書記廳石記〉~5634~
書記之任亦難矣!元戎整齊三軍之士,統(tǒng)理所部之氓,以鎮(zhèn)守邦國,贊天子施教化,而又外與賓客四鄰交,其朝覲、聘問、慰薦、祭祀、祈祝之文,與所部之政,三軍之號令升黜,凡文辭之事,皆出書記。非閎辨通敏兼人之才,莫宜居之。然皆元戎自辟,然后命于天子。茍其帥之不文,則其所辟或不當,亦其理宜也。南陽公自御史大夫豪壽廬三州觀察使授節(jié)移鎮(zhèn)徐州,歷十一年,而掌書記者凡三人:其一人曰高陽許孟容,入仕于王朝,今為尚書禮部郎中;其一人曰京兆杜兼,今為尚書禮部員外郎觀察判官;其一人隴西李博,自前鄉(xiāng)貢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方為之。南陽公文章稱天下,其所辟,實所謂閎辨通敏兼人之才者也。后之人茍未知南陽公之文章,吾請觀于三君子;茍未知三君子之文章,吾請觀于南陽公可知矣:蔚乎其相章,炳乎其相輝,志同而氣合,魚川泳而鳥云飛也。愈樂是賓主之相得也,故請刻石以記之,而陷置于壁間,俾來者得以覽觀焉。
典故
春與猿吟秋鶴飛


《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一〈韓愈十五·柳州羅池廟碑〉~5679~
作〈迎享送神詩〉遺柳民,伸歌以祀焉,而并刻之。柳侯,河東人,諱宗元,字子厚。賢而有文章。嘗位于朝,光顯矣,已而擯不用。其辭曰:荔子丹兮蕉黃。雜肴蔬兮進侯堂。侯之船兮兩旗。度中流兮風泊之。待侯不來兮不知我悲。侯乘駒兮入廟。慰我民兮不以笑。鵝之山兮柳之水。桂樹團團兮白石齒齒。侯朝出游兮暮來歸。春與猿吟兮秋鶴與飛。北方之人兮為侯是非。千秋萬歲兮侯無我違。福我兮壽我。驅厲鬼兮山之左。下無苦濕兮高無干。粳稌充羨兮蛇蛟結蟠。我民報事兮無怠。其始自今兮欽于世世。
典故
大小喬
  
小喬初嫁
 
兩喬
 
江東大小喬
 
喬家那窈娘
 
銅雀春情
 
東風天不周郎與
  
借周郎便
 
相關人物
大喬
 
孫策
 
周瑜
 
小喬


《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周瑜傳〉~259~
瑜長壯有姿貌。初,孫堅興義兵討董卓,徙家于舒。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瑜從父尚為丹楊太守,瑜往省之。會策將東渡,到歷陽,馳書報瑜,瑜將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諧也。」遂從攻橫江、當利,皆拔之。乃渡擊秣陵,破笮融、薛禮,轉下湖孰、江乘,進入曲阿,劉繇奔走,而策之眾已數(shù)萬矣。因謂瑜曰:「吾以此眾取吳會平山越已足。卿還鎮(zhèn)丹楊?!硅み€。頃之,袁術遣從弟胤代尚為太守,而瑜與尚俱還壽春。術欲以瑜為將,瑜觀術終無所成,故求為居巢長,欲假涂東歸,術聽之。遂自居巢還吳。是歲,建安三年也。策親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將,即與兵二千人,騎五十匹。瑜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為周郎。以瑜恩信著于廬江,出備牛渚,后領春谷長。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復進尋陽,破劉勛,討江夏,還定豫章、廬陵,留鎮(zhèn)巴丘。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曰:「策從容戲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弧?/span>

例句

西京才子旁看取,何似喬家那窈娘。 杜牧 偶呈鄭先輩

周郎若見紅兒貌,料得無心念小喬。 羅虬 比紅兒詩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 赤壁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

典故
與蛟龍爭
 
澹臺璧
 
與陽侯爭
 
澹臺毀璧
 
拔劍斬蛟
 
讓雙璧
 
水神奪
 
斬蛟破璧

相關人物
澹臺滅明


《水經注》卷五《河水》
河水又東北,通謂之延津。石勒之襲劉曜,途出于此,以河冰泮為神靈之助,號是處為靈昌津。昔澹臺子羽赍千金之璧渡河,陽侯波起,兩蛟挾舟。子羽曰:吾可以義求,不可以威劫。操劍斬蛟,蛟死,波休,乃投璧于河,三投而輒躍出,乃毀璧而去,示無吝意。

簡釋

澹臺璧:喻氣概豪邁。南朝梁何遜《和劉咨議守風》:“本慚佽飛劍,寧慕澹臺璧。”


例句

澹臺毀璧,子罕辭寶。 李瀚 蒙求

典故 
棄杖
 
夸父渴
  
夸父杖
 
夸父步
 
飲海絕流
   
夸父鞭日月
 
搜棄杖
 
與日竟走
 
相關人物
夸父


《山海經·海經》卷三〈海外北經·夸父與日逐走〉~238~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视蔑?,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畢沅云:「鄧林即桃林也,鄧、桃音相近?!?/span>
《山海經·山經》卷五〈中山經·中次六經·夸父山〉~39~
又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棕?,多竹箭,其獸多?牛、羬羊,其鳥多鷩,其陽多玉,其陰多鐵。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廣員三百里,其中多馬。湖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珚玉。
《列子·湯問》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際??视蔑?,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鄧林。鄧林彌廣數(shù)千里焉?!?/span>

簡釋

夸父逐日:多指事業(yè)未竟或不自量力,亦用于歌頌勇敢奮斗精神。唐柳宗元《行路難三首》其一:“君不見夸父逐日窺虞淵,跳踉北海超昆侖。”

鄧林:喻樹林。拄杖。晉陶潛《讀山海經十三首》之八:“余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后?!?/p>


例句

飲流夸父斃長途,如見當中印王字。 僧鸞 苦熱行

偏啄鄧林求一蟲,蟲孔未穿長觜禿。 元稹 有鳥二十章

安得潛淵虬,拔壑超鄧林。 元稹 諭寶二首

北走摧鄧林,東去落扶桑。 呂溫 風詠

棄杖枯還植,窮鱗涸更浮。 張說 喜度嶺

夸父興懷于落照,田文起怨于鳴琴。 杜光庭 懷古今

子提健筆來,勢若夸父渴。 杜牧 池州送孟遲先輩

瘞夭追潘岳,持危覓鄧林。 杜甫 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

君不見夸父逐日窺虞淵,跳踉北海超昆侖。須臾力盡道渴死,孤鼠蜂蟻爭噬吞。 柳宗元 行路難三首之一

夸父亦何愚,競走先自疲??仕阑呋穑掂低綘枮?。 皎然 效古

海水非不廣,鄧林豈無枝。 韓愈 海水

朝飲河生塵,暮飲海絕流。 韓愈 雙鳥詩

《漢語大詞典》:五色毫
五色筆。 唐 方干 《再題路支使南亭》詩:“睡時分得 江淹 夢,五色毫端弄逸才?!?明 屠隆 《綵毫記·散財結客》:“長物浮云,不散還須耗,留取花生五色毫?!痹敗?五色筆 ”。
分類:五色筆
《國語辭典》:五色筆(五色筆)  拼音:wǔ sè bǐ
南朝梁江淹,素以詩文顯。一日夢郭璞索筆,探懷取五色筆授之,后作詩絕無佳句,時人稱其才盡。見《南史。卷五九。江淹傳》。后以五色筆比喻文才。
《國語辭典》:五色筆(五色筆)  拼音:wǔ sè bǐ
南朝梁江淹,素以詩文顯。一日夢郭璞索筆,探懷取五色筆授之,后作詩絕無佳句,時人稱其才盡。見《南史。卷五九。江淹傳》。后以五色筆比喻文才。
《國語辭典》:夢筆(夢筆)  拼音:mèng bǐ
晉朝王珣夢見一枝大筆,醒來,告訴人說將有大事發(fā)生。不久,皇帝駕崩,所有哀冊謚文皆由王珣起草。典出《晉書。卷六五。王導傳》。后比喻才思敏捷,文章華美。唐。李商隱 江上憶嚴五廣休詩:「征南幕下帶長刀,夢筆深藏五色毫?!?/div>
《高級漢語詞典》:彩筆
彩色筆。即彩筆
分類:彩筆
《漢語大詞典》:才盡(才盡)
謂才思衰退枯竭。宋書·鮑照傳:“上好為文章,自謂物莫能及, 照 悟其旨,為文多鄙言累句,當時咸謂 照 才盡,實不然也?!?span id="3qoc3hh" class="book">《梁書·江淹傳》:“ 淹 少以文章顯,晚節(jié)才思微退,時人皆謂之才盡?!?清 龔自珍 《才盡》詩:“才盡不吟詩,非關象喙危。” 葉圣陶 《〈葉圣陶選集〉自序》:“現(xiàn)在要我寫過去寫的那類小說,我還是能寫,而且不至于太差,古來‘才盡’的說法未必一定靠得住。”
《國語辭典》:江淹夢筆(江淹夢筆)  拼音:jiāng yān mèng bǐ
江淹少有文才,以詩名顯于天下。相傳晚年時曾夢見郭璞索回寄放其處的五色筆,自此江淹作詩絕無佳句。后以江淹夢筆比喻文思泉涌,擅作詩文。元。白樸小石調。又是紅輪西墜套。么篇〉:「宋玉悲秋愁悶,江淹夢筆寂寞?!?/div>
《國語辭典》:江淹才盡(江淹才盡)  拼音:jiāng yān cái jìn
比喻文思枯竭,無法再創(chuàng)佳句。參見「江郎才盡」條?!毒劳ㄑ?。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此老下筆數(shù)千言,不由思索。三年后,也就不同了。正是江淹才盡,兩句詩不曾終韻?!?/div>
《國語辭典》:江淹才盡(江淹才盡)  拼音:jiāng yān cái jìn
比喻文思枯竭,無法再創(chuàng)佳句。參見「江郎才盡」條。《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此老下筆數(shù)千言,不由思索。三年后,也就不同了。正是江淹才盡,兩句詩不曾終韻?!?/div>
《漢語大詞典》:江淹筆(江淹筆)
傳說 南朝 梁 江淹 少時,夢人授以五色筆,故文采俊發(fā)。見《太平廣記》卷二七七引《南史。梁江淹》。后以“江淹筆”比喻杰出的文才或文才出眾者。 唐 黃滔 《喜侯舍人蜀中新命》詩之三:“內人未識 江淹 筆,竟問當時不早求?!?明楊珽《龍膏記·下獄》:“白日無光,況復當昏黯。 江淹 筆可傳, 鄒陽 才可攀,嘆誰人能解今朝難?”亦省作“ 江筆 ”。 唐 羅鄴 《聞友人入越幕因以詩贈》:“正哭 阮 途歸未得,更聞 江 筆赴嘉招?!?唐 黃滔 《與薛推先輩啟》:“今者先輩提 江 筆以云飛,擲 孫 金而羽化,賢愚塞望,遠近騰聲?!?/div>
《漢語大詞典》:江筆(江筆)
見“ 江淹筆 ”。
《漢語大詞典》:江淹筆(江淹筆)
傳說 南朝 梁 江淹 少時,夢人授以五色筆,故文采俊發(fā)。見《太平廣記》卷二七七引《南史。梁江淹》。后以“江淹筆”比喻杰出的文才或文才出眾者。 唐 黃滔 《喜侯舍人蜀中新命》詩之三:“內人未識 江淹 筆,竟問當時不早求?!?明楊珽《龍膏記·下獄》:“白日無光,況復當昏黯。 江淹 筆可傳, 鄒陽 才可攀,嘆誰人能解今朝難?”亦省作“ 江筆 ”。 唐 羅鄴 《聞友人入越幕因以詩贈》:“正哭 阮 途歸未得,更聞 江 筆赴嘉招?!?唐 黃滔 《與薛推先輩啟》:“今者先輩提 江 筆以云飛,擲 孫 金而羽化,賢愚塞望,遠近騰聲?!?/div>
《國語辭典》:參商(參商)  拼音:shēn shāng
1.參,參星,居西方。商,商星,也稱為「辰星」,居東方。參星與商星位在東西兩方,此出彼沒,故以參商比喻彼此隔絕,不得相見?!段倪x。曹植。與吳季重書》:「面有逸景之速,別有參商之闊?!?br />2.比喻雙方意見不合,或感情不和睦?!队讓W瓊林。卷二。朋友賓主類》:「彼此不合,謂之參商?!?/div>
《國語辭典》:參辰(參辰)  拼音:shēn chén
參,參星,在西邊。辰,辰星,在東邊。參星和辰星分處東西兩邊,一顆升起時另一顆正好沒入地平線,兩顆星從來不曾同時出現(xiàn),故以參辰比喻彼此隔絕或互相對立?!稑犯娂?。卷三四。相和歌辭九。晉。傅玄。豫章行苦相篇》:「昔為形與影,今為胡與秦。胡秦時相見,一絕踰參辰。」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他每一做一個水上浮漚,和爺娘結下不廝見的冤讎,恰便似日月參辰和卯酉?!?/div>
《國語辭典》:水天一色  拼音:shuǐ tiān yī sè
語本唐。王勃 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剐稳菟煜噙B同色,遼闊無邊。宋。王質滿江紅。生縠平鋪詞:「西江上,斗牛相射,水天一色。」《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只見水連天,天連水,水天一色,四顧無邊?!?/div>
《國語辭典》:問津(問津)  拼音:wèn jīn
1.津,渡口。問津指詢問渡口的所在?!墩撜Z。微子》:「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br />2.探詢、洽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埂段拿餍∈贰返谌幕兀骸腹粷u漸的有人問津,后來聲名一天大似一天,買新書的都要到開通書店?!?/div>
《國語辭典》:沮溺  拼音:jū nì
春秋時長沮和桀溺兩位隱士。見《論語。微子》。
《國語辭典》:耦耕  拼音:ǒu gēng
兩人并耕。宋。蘇軾 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詞:「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div>
《國語辭典》:鵬鴳(鵬鷃)  拼音:péng yàn
大鵬一飛萬里,遠至南海,而小鴳卻對躍飛于蓬蒿之間感到滿足。典出《莊子。逍遙游》。比喻物有大小,情志懸殊。唐。楊烱〈從弟去溢墓志銘〉:「鵬鴳齊致,江湖兩忘?!固?。韓愈崔十六少府攝伊陽以詩及書見投因酬三十韻〉:「寄詩雜詼俳,有類說鵬鴳?!?/div>
《漢語大詞典》:三人月
謂與月亮、身影為伍。形容孤獨無偶。語本 李白 《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宋 陳亮 《賀新郎·懷辛幼安》詞:“百世尋人猶接踵,嘆只今,兩地三人月?!?/div>
《漢語大詞典》:戰(zhàn)蝸(戰(zhàn)蝸)
古代寓言,有建立在蝸牛角上的國家,右角上的叫 蠻氏 ,左角上的叫 觸氏 ,雙方常為爭地而戰(zhàn),伏尸數(shù)萬。見莊子·則陽。后以“戰(zhàn)蝸”比喻在細小事情上的爭奪。 元 趙孟俯 《蘇武慢》詞:“細看來聚蟻功名,戰(zhàn)蝸事業(yè),畢竟又成何濟!”
《漢語大詞典》:蝸爭(蝸爭)
見“ 蝸角鬭爭 ”。
《漢語大詞典》:蝸角斗爭(蝸角鬭爭)
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 觸氏 ,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 蠻氏 ,時相與爭地而戰(zhàn),伏尸數(shù)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后以“蝸角鬭爭”比喻因細事而引起爭斗。 宋 辛棄疾 《哨遍·秋水觀》詞:“蝸角鬭爭,左 觸 右 蠻 ,一戰(zhàn)連千里?!币嗍∽鳌?蝸爭 ”。 清 魏源 《游山吟》之二:“蝸爭羶慕世間人,請來一共云山夕?!?/div>
分類:細事爭斗
《國語辭典》:蝸角(蝸角)  拼音:guā jiǎo
1.蝸牛的角。比喻細小。南朝梁。沈約 細言應令詩:「蝸角列州縣,毫端建朝市。」北周。庾信小園賦〉:「蝸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
2.比喻為小事而時起爭端。參見「蠻觸相爭」條?!逗鬂h書。卷八八。西域傳。論曰》:「雖鄒衍談天之辯、莊周蝸角之論,尚未足以概其萬一?!?/div>
《漢語大詞典》:蝸角斗爭(蝸角鬭爭)
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 觸氏 ,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 蠻氏 ,時相與爭地而戰(zhàn),伏尸數(shù)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焙笠浴拔伣囚a爭”比喻因細事而引起爭斗。 宋 辛棄疾 《哨遍·秋水觀》詞:“蝸角鬭爭,左 觸 右 蠻 ,一戰(zhàn)連千里。”亦省作“ 蝸爭 ”。 清 魏源 《游山吟》之二:“蝸爭羶慕世間人,請來一共云山夕?!?/div>
分類:細事爭斗
《國語辭典》:蝸角虛名(蝸角虛名)  拼音:guā jiǎo xū míng
比喻微不足道的浮名虛譽。參見「蠻觸相爭」條。宋。蘇軾 滿庭芳。蝸角虛名詞:「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乾忙?!乖M鯇嵏Α段鲙?。第四本。第三折》:「『蝸角虛名,蠅頭微利?!徊瘌x鴦在兩下里?!?/div>
《國語辭典》:蝸角虛名(蝸角虛名)  拼音:guā jiǎo xū míng
比喻微不足道的浮名虛譽。參見「蠻觸相爭」條。宋。蘇軾 滿庭芳。蝸角虛名詞:「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乾忙?!乖?。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拆鴛鴦在兩下里?!?/div>
《漢語大詞典》:蝸角斗爭(蝸角鬭爭)
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 觸氏 ,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 蠻氏 ,時相與爭地而戰(zhàn),伏尸數(shù)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焙笠浴拔伣囚a爭”比喻因細事而引起爭斗。 宋 辛棄疾 《哨遍·秋水觀》詞:“蝸角鬭爭,左 觸 右 蠻 ,一戰(zhàn)連千里?!币嗍∽鳌?蝸爭 ”。 清 魏源 《游山吟》之二:“蝸爭羶慕世間人,請來一共云山夕?!?/div>
分類:細事爭斗
《國語辭典》:蠻觸(蠻觸)  拼音:mán chù
《莊子。則陽篇》中假設的兩小國。參見「蠻觸相爭」條。宋。蘇軾九日次定國韻〉詩:「不知蠻觸氏,自有兩國憂?!?/div>
分類:小事爭斗
《國語辭典》:二喬(二喬)  拼音:èr qiáo
漢太尉橋玄的二個女兒,本作「二橋」,皆容貌出眾,孫策納大橋,周瑜納小橋,橋姓后改為喬,故稱為「二喬」。唐。杜牧 赤壁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div>
《國語辭典》:大喬(大喬)  拼音:dà qiáo
漢太尉橋玄之長女,后嫁與孫策為妻。參見「二喬」條。
分類:大喬
《漢語大詞典》:大橋(大橋)
亦作“ 大喬 ”。 三國 吳 孫策 之妻。三國志·吳志·周瑜傳:“時得 橋公 兩女,皆國色也。 策 自納 大橋 , 瑜 納 小橋 ?!?span id="rfcax23" class="book">《三國演義》第四四回:“久聞 江東 喬公 有二女,長曰 大喬 ,次曰 小喬 ?!?/div>
分類:大橋孫策
《國語辭典》:小喬(小喬)  拼音:xiǎo qiáo
三國時周瑜之妻。參見「二喬」條。宋。蘇軾 念奴嬌。大江東去詞:「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div>
《漢語大詞典》:小橋(小橋)
(1). 三國 吳 周瑜 之妻。三國志·吳志·周瑜傳:“時得 橋 公二女,皆國色也。 策 自納 大橋 , 瑜 納 小橋 ?!?br />(2).小型橋梁。 北周 庾信 《詠畫屏風詩》之五:“小橋飛斷岸,高花出迥樓?!?元 馬致遠 《天凈沙·秋思》曲:“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漢語大詞典》:化鄧(化鄧)
指古代神話 夸父 逐日,杖化鄧林的故事。山海經·海外北經:“ 夸父 與日逐走,入日??视蔑?,飲于 河 、 渭 , 河 、 渭 不足,北飲 大澤 ,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 鄧林 ?!?畢沅 注:“ 鄧林 即 桃林 也,鄧、桃音相近?!?/div>
分類:逐日
《國語辭典》:夸父  拼音:kuā fù
古代神話中的人物。傳說為了與太陽追趕競走,渴死在途中。見《山海經。海外北經》。
《國語辭典》:夸父逐日  拼音:kuā fù zhú rì
上古神話故事。傳說夸父威猛好勝,乃與太陽追趕競走,總追不上,路上又累又渴,喝光了黃河、渭水仍然不夠,再往北邊大澤去找水喝,卻渴死在途中。他隨身的手杖棄置在地上,后來長出了一片桃林。典出《山海經。海外北經》。后比喻不自量力或有雄心壯志但未竟大業(yè)。南朝宋。釋僧憫 戎華論折顧道士夷夏論:「若然者,君亦可即老子邪?便當五道群品,無非是佛,斯則是何言歟!真謂夸父逐日,必渴死者也?!?/div>
分類:日影
《國語辭典》:夸父逐日  拼音:kuā fù zhú rì
上古神話故事。傳說夸父威猛好勝,乃與太陽追趕競走,總追不上,路上又累又渴,喝光了黃河、渭水仍然不夠,再往北邊大澤去找水喝,卻渴死在途中。他隨身的手杖棄置在地上,后來長出了一片桃林。典出《山海經。海外北經》。后比喻不自量力或有雄心壯志但未竟大業(yè)。南朝宋。釋僧憫 戎華論折顧道士夷夏論:「若然者,君亦可即老子邪?便當五道群品,無非是佛,斯則是何言歟!真謂夸父逐日,必渴死者也?!?/div>
分類:日影
《國語辭典》:逐日  拼音:zhú rì
1.追逐日影。
2.比喻馬行的快速?!读簳?。卷五。元帝本紀》:「騎則逐日追風,弓則吟猿落雁?!顾?。江總梁故度支尚書陸君誄〉:「昂昂逸驥,逐日千里?!?br />3.每日、按日。唐。白居易首夏〉詩:「料錢隨月用,生計逐日營。」也作「日逐」。
《漢語大詞典》:鄧林(鄧林)
(1).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樹林。山海經·海外北經:“ 夸父 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 河 渭 , 河 渭 不足,北飲 大澤 。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晉 郭璞 《山海經圖贊》:“神哉 夸父 ,難以理尋,傾沙逐日,遯形鄧林?!?唐 韓愈 《海水》詩:“海水非不廣,鄧林豈無枝?” 清 錢謙益 《次韻何慈公歲暮感事》之四:“聞逐鄧林搜棄杖,戲禁滄海學栽桑?!?br />(2).比喻薈萃之處,聚匯之所。 南朝 梁 鐘嶸 詩品·總論:“ 陳思 《贈弟》、 仲宣 《七哀》、 公干 《思友》阮籍 《詠懷》……斯皆五言之警策者也,所謂篇章之珠澤,文彩之鄧林。” 清 魏源 《碑洞》詩:“不是碑淵海,真成鬼鄧林?!?br />(3).古地名。 戰(zhàn)國 時在 楚國 北境。《商君書·弱民》:“隱以 鄧林 ,緣以 方城 。”史記·禮書:“阻之以 鄧林 ,緣之以 方城 ?!?司馬貞 索隱:“ 劉氏 以為今 襄州 南鳳林山 是古 鄧祁侯 之國,在 楚 之北境,故云阻以 鄧林 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