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身后名
身后功名
身后虛名
生前一杯酒
生前杯
不如杯酒
張翰杯
張翰酒
季鷹杯
張翰一杯酒
張翰一杯
虛名何與身前后
相關人物張翰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任誕〉~739~
張季鷹縱任不拘,時人號為江東步兵?;蛑^之曰:「卿乃可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時一杯酒!」
《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列傳·張翰〉~2384~
翰任心自適,不求當世。或謂之曰:「卿乃可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時一杯酒?!箷r人貴其曠達。性至孝,遭母憂,哀毀過禮。年五十七卒。其文筆數(shù)十篇行于世。
簡釋
季鷹杯:喻為人曠達。唐高適《酬裴員外以詩代書》:“辛酸陳候誄,嘆息季鷹杯’”
例句
八月枚乘筆,三吳張翰杯。
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
辛酸陳侯誄,嘆息季鷹杯。
典故 江淹夢
江毫
胸中錦繡
江錦
江郎錦
邱遲錦
丘遲錦
才減江淹
彩毫還郭璞
尺錦才情
腹內胎生異錦
景陽錦
夢淹筆
蜀錦詞華
文作錦
殘錦
錦段殘
夢與邱遲
夢與丘遲
夢徵殘錦
瑞錦殘
文章腹,千機錦
一枝色筆還郭璞
相關人物張協(xié)
江淹
郭璞
丘遲
《南史》卷五十九〈江淹列傳〉~45~
淹少以文章顯,晚節(jié)才思微退,云為宣城太守時罷歸,始泊禪靈寺渚,夜夢一人自稱張景陽,謂曰:「前以一匹錦相寄,今可見還?!寡吞綉阎械脭?shù)尺與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盡?!诡櫼娗疬t謂曰:「馀此數(shù)尺既無所用,以遺君?!棺誀栄臀恼萝W矣。又嘗宿于冶亭,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寡湍颂綉阎械梦迳P一以授之。爾后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凡所著述,自撰為前后集,并齊史十志,并行于世。嘗欲為赤縣經以補山海之闕,竟不成。子蔿嗣。
簡釋
才盡:喻因年老而才思退減。唐杜甫《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吉州》:“才盡傷形體,病渴污官位?!?/p>
江淹夢:指文采不凡。唐方干《再題路支使南亭》:“睡時分得江淹夢,五色毫端弄逸才?!?/p>
例句
錦窠不是尋常錦,兼向丘遲奪得來。
都緣有意重熏裛,更灑江毫上玉堂。
云生五色筆,月吐六鈞弓。
睡時分得江淹夢,五色毫端弄逸才。
征南幕下帶長刀,夢筆深藏五色毫。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云。
若無江氏五色筆,爭奈河陽一縣花。
未把彩毫還郭璞,乞留殘錦與丘遲。
五色毫揮成渙汗,百寮班下獨從容。
雕章五色筆,紫殿九華燈。
老去才難盡,秋來興甚長。
才盡傷形體,病渴污官位。
畫圖規(guī)陣勢,夢筆紀山行。
正哭阮途歸未得,更聞江筆赴嘉招。
少瑜鏤管丘遲錦,從此西垣使鳳凰。
新經夢筆夜,才比棄繻年。
既與丘遲夢,深知卓氏功。
我恐江淹五色筆,作不立此碑之碑文不得。
何妨成五色,永愿助風騷。
內人未識江淹筆,竟問當時不早求。
何妨寄我臨池興,忍使江淹役夢勞。
《春秋左傳·昭公元年》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沈,居于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后帝不臧,遷閼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為商星,遷實沈于大夏,主參。
例句
天上參與商,地上胡與越。
憐時魚得水,怨罷商與參。
勸君掩鼻君莫掩,使君夫婦為參商。
五年同晝夜,一別似參商。
典故 孤鶩落霞
鶩霞
秋水共長天
斷霞孤鶩
殘霞孤鶩
王郎健筆
洪都開府
落霞孤鶩飛齊
落霞孤鶩徘徊
一色與天通
援筆洪都
遠水長空一色
《新唐書》卷二百一〈文藝列傳上·王勃〉~5739~
初,道出鐘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閣,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紙筆遍請客,莫敢當,至勃,汎然不辭。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輒報。一再報,語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請遂成文,極歡罷。勃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數(shù)升,則酣飲,引被覆面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時人謂勃為腹稿。尤喜著書。
《唐摭言》卷五〈以其人不稱才試而后驚〉
王勃著滕王閣序,時年十四。都督閻公不之信。勃雖在座,而閻公意屬子婿孟學士者為之,已宿構矣。及以紙筆巡讓賓客,勃不辭讓。公大怒,拂衣而起,專令人伺其下筆。第一報云「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談。」又報云「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公聞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遂亟請宴所,極歡而罷。
《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一〈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846~2~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匦U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彩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遙臨。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暫駐。十旬休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qū)。童子何知。躬逢勝餞。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于上路。訪風景于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層臺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列岡巒之體勢。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虹消雨霽。彩徹云衢。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遙吟俯暢。逸興遄飛。爽籟發(fā)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云遏。睢園綠竹。氣淩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并。窮睇盼于中天。極娛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望長安于日下。指吳會于云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而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諔褕髧?。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之長風。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辰捧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淩云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嗚呼。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邱墟。臨別贈言。幸承恩于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典故倉積千斯
萬億滿倉箱
萬億與千斯
參考典故萬斯箱
《毛詩正義》卷十四之一〈小雅·甫田之什·甫田〉~466~
倬彼甫田,歲取十千。我取其陳,食我農人,自古有年。今適南畝,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以我齊明,與我犧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農夫之慶。琴瑟擊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曾孫來止,以其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嘗其旨否。禾易長畝,終善且有。曾孫不怒,農夫克敏。曾孫之稼,如茨如梁,曾孫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黍稷稻粱。農夫之慶,報以介福,萬壽無疆。 漢·鄭玄箋:「成王見禾谷之稅委積之多,于是求千倉以處之,萬車以載之。是言年豐,收入踰前也?!?/span>
典故長沮桀溺
沮溺心
沮溺耕
津難問
偶沮溺
耦耕身
吾非斯人誰與歸
效沮溺
沮叟
耦耕夙約
門長沮
問津人返
長沮溺
相關人物子路(仲由)
孔子
桀溺
長沮
《論語注疏·微子》~65~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zhí)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乖唬骸甘囚斂浊鹋c?」曰:「是也?!乖唬骸甘侵蛞?。」問于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乖唬骸柑咸险咛煜陆允且?,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例句
從他煙棹更南去,休向津頭問去程。
苦作南行約,勞生始問津。
有待時未知,非關慕沮溺。
試把十年辛苦志,問津求拜碧油幢。
滔滔天下者,何處問通津。
無因共沮溺,相與事巖耕。
終與同出處,豈將沮溺群。
蹈海寧受賞,還山非問津。
滔滔可問津,耕者非長沮。
借問問津者,寧知沮溺賢。
借問問津者,寧知沮溺賢。
不能師孔墨,何事問長沮。
誰借楚山住,年年事耦耕。
若問幽人意,思齊沮溺賢。
沮溺時返顧,牛羊自相引。
誰知問津客,空作揚雄嘲。
豈念嘉遁時,依依偶沮溺。
方愿沮溺耦,淡泊守田廬。
愚者世所遺,沮溺共耕犁。
君當先行我待滿,沮溺可繼窮年推。
問津驚棄置,投刺忽踟躕。
問津見魯俗,懷古傷家丘。
桂攀明月曾觀國,蓬轉西風卻問津。
典故飛鴳等鵬翼
鴳微鵬巨
斥鴳與鯤鵬
鵬鴳高低
溟海蓬蒿
怒蜩未信鵬翼
鴳疑鵬
槍榆笑鯤
《莊子集釋》卷一上〈內篇·逍遙游〉~4~
湯之問棘也是已。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shù)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例句
鵬鴳喻中消日月,滄浪歌里放心神。
昔許霄漢期,今嗟鵬鴳別。
寄詩雜詼俳,有類說鵬鴳。
典故邀明月
舉杯邀月
對影成三
對影三人
明月影成三
持杯邀月
起舞三人
對影明月
對影為三益
弄影花前舞
起舞弄影
無人自酌
影徒隨我月徘徊
月影三人夜舞
一輪金鑒與我成三客
《全唐詩》卷一百八十二〈月下獨酌四首〉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花間一壺酒【花下一壺酒】【花前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裴回,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相期碧巖畔】。」
典故天地一蜉蝣
赤壁洞簫
吹簫有約
洞簫聽罷
客有洞簫者
倚歌簫客
馀音不絕如縷
與客泛舟赤壁
蘇子扁舟
《蘇軾文集》卷一〈前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箍陀写刀春嵳?,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馀音裊裊,若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淮朔遣苊系轮姾??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固K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箍拖捕?,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典故蠻觸爭
兩蝸角
蝸角爭
蝸牛角
觸與蠻
斗蠻觸
蝸角名
蠻觸斗
蝸角戰(zhàn)
蝸左角
蠻觸交爭
蝸名
戰(zhàn)蝸角
觸蠻斗
蠻攻觸
蠻爭觸戰(zhàn)
觸蠻交戰(zhàn)
角上蠻觸
征蠻
左處右蠻
《莊子集釋》卷八下〈雜篇·則陽〉~89~
惠子聞之而見戴晉人。戴晉人曰:「有所謂蝸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國于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于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zhàn),伏尸數(shù)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晉·郭象注:「誠知所爭者若此之細也,則天下無爭矣?!固?#183;成玄英疏:「蝸之兩角,二國存焉。蠻氏觸氏,頻相戰(zhàn)爭,殺傷既其不少,進退亦復淹時。此起譬也?!?/span>
簡釋
蝸角:喻無謂之爭。唐白居易《不如來飲酒七首》其七:“相爭兩蝸角,所得一牛毛?!?/p>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七〈韓愈十一·徐泗豪三州節(jié)度掌書記廳石記〉~5634~
書記之任亦難矣!元戎整齊三軍之士,統(tǒng)理所部之氓,以鎮(zhèn)守邦國,贊天子施教化,而又外與賓客四鄰交,其朝覲、聘問、慰薦、祭祀、祈祝之文,與所部之政,三軍之號令升黜,凡文辭之事,皆出書記。非閎辨通敏兼人之才,莫宜居之。然皆元戎自辟,然后命于天子。茍其帥之不文,則其所辟或不當,亦其理宜也。南陽公自御史大夫豪壽廬三州觀察使授節(jié)移鎮(zhèn)徐州,歷十一年,而掌書記者凡三人:其一人曰高陽許孟容,入仕于王朝,今為尚書禮部郎中;其一人曰京兆杜兼,今為尚書禮部員外郎觀察判官;其一人隴西李博,自前鄉(xiāng)貢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方為之。南陽公文章稱天下,其所辟,實所謂閎辨通敏兼人之才者也。后之人茍未知南陽公之文章,吾請觀于三君子;茍未知三君子之文章,吾請觀于南陽公可知矣:蔚乎其相章,炳乎其相輝,志同而氣合,魚川泳而鳥云飛也。愈樂是賓主之相得也,故請刻石以記之,而陷置于壁間,俾來者得以覽觀焉。
《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一〈韓愈十五·柳州羅池廟碑〉~5679~
作〈迎享送神詩〉遺柳民,伸歌以祀焉,而并刻之。柳侯,河東人,諱宗元,字子厚。賢而有文章。嘗位于朝,光顯矣,已而擯不用。其辭曰:荔子丹兮蕉黃。雜肴蔬兮進侯堂。侯之船兮兩旗。度中流兮風泊之。待侯不來兮不知我悲。侯乘駒兮入廟。慰我民兮不以笑。鵝之山兮柳之水。桂樹團團兮白石齒齒。侯朝出游兮暮來歸。春與猿吟兮秋鶴與飛。北方之人兮為侯是非。千秋萬歲兮侯無我違。福我兮壽我。驅厲鬼兮山之左。下無苦濕兮高無干。粳稌充羨兮蛇蛟結蟠。我民報事兮無怠。其始自今兮欽于世世。
典故大小喬
小喬初嫁
兩喬
江東大小喬
喬家那窈娘
銅雀春情
東風天不周郎與
借周郎便
相關人物大喬
孫策
周瑜
小喬
《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周瑜傳〉~259~
瑜長壯有姿貌。初,孫堅興義兵討董卓,徙家于舒。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瑜從父尚為丹楊太守,瑜往省之。會策將東渡,到歷陽,馳書報瑜,瑜將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諧也。」遂從攻橫江、當利,皆拔之。乃渡擊秣陵,破笮融、薛禮,轉下湖孰、江乘,進入曲阿,劉繇奔走,而策之眾已數(shù)萬矣。因謂瑜曰:「吾以此眾取吳會平山越已足。卿還鎮(zhèn)丹楊?!硅み€。頃之,袁術遣從弟胤代尚為太守,而瑜與尚俱還壽春。術欲以瑜為將,瑜觀術終無所成,故求為居巢長,欲假涂東歸,術聽之。遂自居巢還吳。是歲,建安三年也。策親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將,即與兵二千人,騎五十匹。瑜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為周郎。以瑜恩信著于廬江,出備牛渚,后領春谷長。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復進尋陽,破劉勛,討江夏,還定豫章、廬陵,留鎮(zhèn)巴丘。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曰:「策從容戲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弧?/span>
例句
西京才子旁看取,何似喬家那窈娘。
周郎若見紅兒貌,料得無心念小喬。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典故與蛟龍爭
澹臺璧
與陽侯爭
澹臺毀璧
拔劍斬蛟
讓雙璧
水神奪
斬蛟破璧
相關人物澹臺滅明
《水經注》卷五《河水》
河水又東北,通謂之延津。石勒之襲劉曜,途出于此,以河冰泮為神靈之助,號是處為靈昌津。昔澹臺子羽赍千金之璧渡河,陽侯波起,兩蛟挾舟。子羽曰:吾可以義求,不可以威劫。操劍斬蛟,蛟死,波休,乃投璧于河,三投而輒躍出,乃毀璧而去,示無吝意。
簡釋
澹臺璧:喻氣概豪邁。南朝梁何遜《和劉咨議守風》:“本慚佽飛劍,寧慕澹臺璧。”
典故 棄杖
夸父渴
夸父杖
夸父步
飲海絕流
夸父鞭日月
搜棄杖
與日竟走
相關人物夸父
《山海經·海經》卷三〈海外北經·夸父與日逐走〉~238~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视蔑?,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畢沅云:「鄧林即桃林也,鄧、桃音相近?!?/span>
《山海經·山經》卷五〈中山經·中次六經·夸父山〉~39~
又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棕?,多竹箭,其獸多?牛、羬羊,其鳥多鷩,其陽多玉,其陰多鐵。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廣員三百里,其中多馬。湖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珚玉。
《列子·湯問》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際??视蔑?,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鄧林。鄧林彌廣數(shù)千里焉?!?/span>
簡釋
夸父逐日:多指事業(yè)未竟或不自量力,亦用于歌頌勇敢奮斗精神。唐柳宗元《行路難三首》其一:“君不見夸父逐日窺虞淵,跳踉北海超昆侖。”
鄧林:喻樹林。拄杖。晉陶潛《讀山海經十三首》之八:“余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后?!?/p>
例句
飲流夸父斃長途,如見當中印王字。
偏啄鄧林求一蟲,蟲孔未穿長觜禿。
安得潛淵虬,拔壑超鄧林。
北走摧鄧林,東去落扶桑。
棄杖枯還植,窮鱗涸更浮。
夸父興懷于落照,田文起怨于鳴琴。
子提健筆來,勢若夸父渴。
瘞夭追潘岳,持危覓鄧林。
君不見夸父逐日窺虞淵,跳踉北海超昆侖。須臾力盡道渴死,孤鼠蜂蟻爭噬吞。
夸父亦何愚,競走先自疲??仕阑呋穑掂低綘枮?。
海水非不廣,鄧林豈無枝。
朝飲河生塵,暮飲海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