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王謝風流
烏衣門巷
舊時王謝
風流王謝
王謝烏衣
王與謝
門巷烏衣
王家與謝家
烏衣年少
王謝鄰里
王亭謝館
相關人物王導
謝弘微
《世說新語箋疏》中卷上〈雅量〉~356~
有往來者云:庾公有東下意?;蛑^王公:「可潛稍嚴,以備不虞?!雇豕唬骸肝遗c元規(guī)雖俱王臣,本懷布衣之好。若其欲來,吾角巾徑還烏衣,何所稍嚴?!鼓铣?#183;劉孝標注引《丹陽記》曰:「烏衣之起,吳時烏衣營處所也。江左初立,瑯邪諸王所居?!?/span>
《宋書》卷五十八〈謝弘微列傳〉~590~
混風格高峻,少所交納,唯與族子靈運、瞻、曜、弘微并以文義賞會。嘗共宴處,居在烏衣巷,故謂之烏衣之游,混五言詩所云「昔為烏衣游,戚戚皆親侄」者也。
《景定建康志》卷十六
《舊志》云:「烏衣巷在秦淮南。晉南渡,王、謝諸名族居此,時謂子弟為烏衣諸郎。」
簡釋
烏衣巷:喻王公貴族的居處,或詠王公貴族之往事。唐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p>
例句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遲回好風景,王謝昔曾游。
風流訪王謝,佳境恣洄沿。
王謝風流遠,闔廬丘墓荒。
頗謂秦晉匹,從來王謝郎。
王謝初飛蓋,姬姜盡下山。
山陰道上桂花初,王謝風流滿晉書。
王謝遺蹤玉籍仙,三年閑上鄂君船。
《昭明文選》卷六十〈行狀吊文祭文·吊文·吊曹操文〉~2594~
元康八年,機始以臺郎出補著作,游乎秘閣,而見魏武帝遺令,愾然嘆息,傷懷者久之?!衷疲骸糕畔憧煞峙c諸夫人。諸舍中無所為,學作履組賣也。吾歷官所得綬,皆著藏中。吾馀衣裘,可別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固?#183;李善注:「舍中,謂眾妾。眾妾既無所為,可學作履組賣之。《晏子春秋》曰:『景公為履,黃金之綦,飾以組,連以珠?!弧?/span>
《全唐詩》卷一百八十〈望廬山瀑布二首〉
〈望廬山瀑布二首〉其二:「日照香爐生紫煙【廬山上與星斗連】,遙看瀑布掛前川【日照香爐生紫煙】。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span>
《后漢書》卷七十〈孔融列傳〉~226~
融幼有異才。年十歲,隨父詣京師。時河南尹李膺以簡重自居,不妄接士賓客,敕外自非當世名人及與通家,皆不得白。融欲觀其人,故造膺門。語門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門者言之。膺請融,問曰:「高明祖父嘗與仆有恩舊乎?」融曰:「然。先君孔子與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義,而相師友,則融與君累世通家?!贡娮粐@息。太中大夫陳煒后至,坐中以告煒。煒曰:「夫人小而聰了,大未必奇。」融應聲曰:「觀君所言,將不早惠乎?」膺大笑曰:「高明必為偉器?!?/span>
典故勝隔紺紗塵幔
紅袖紗籠
羅衫拂塵
繡羅衫與拂紅塵
相關人物寇準
《青箱雜記》卷六~60~
世傳魏野嘗從萊公游陜府僧舍,各有留題。后復同游,見萊公之詩已用碧紗籠護,而野詩獨否,塵昏滿壁。時有從行官妓頗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得常將紅袖拂,也應勝似碧紗籠?!谷R公大笑。
典故芍藥相
任是無情也動人
芍藥須為近侍
與花為近侍
《全唐詩》卷六百五十五〈牡丹花〉
似共東風別有因【似共東君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任是無情也動人】。芍藥與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蓱z韓令功成后,辜負秾華過此身。
《鮑氏集》卷八〈贈鮑郎詩〉
玳枝兮金英,綠葉兮金莖。不入君王杯,低彩還自榮。想君不相艷,酒上視塵生。當令芳意重,無使盛年傾。
晉·陸機《陸機集》卷六《君子行》
掇蜂滅天道,拾塵惑孔顏。
典故 萊氏與妻行
千鐘逼老萊
老萊嘉耦
相關人物老萊子
漢·劉向《列女傳》卷二《楚老萊妻》
楚老萊子之妻也。萊子逃世,耕于蒙山之陽。葭墻蓬室,木床蓍席,衣缊食菽,墾山播種。人或言之楚王曰:「老萊,賢士也?!雇跤敢澡挡?,恐不來,楚王駕至老萊之門,老萊方織畚,王曰:「寡人愚陋,獨守宗廟,愿先生幸臨之。」老萊子曰:「仆山野之人,不足守政?!雇鯊驮唬骸甘貒拢缸兿壬?。」老萊子曰:「諾?!雇跞?,其妻戴畚萊挾薪樵而來,曰:「何車?之眾也?」老萊子曰:「楚王欲使吾守國之政。」妻曰:「許之乎?」曰:「然?!蛊拊唬骸告勚嚎墒骋跃迫庹?,可隨以鞭捶。可授以官祿者,可隨以鈇鉞。今先生食人酒肉,授人官祿,為人所制也。能免于患乎!妾不能為人所制,投其畚萊而去?!估先R子曰:「子還,吾為子更慮?!顾煨胁活櫍两隙?。
簡釋
萊妻:喻指夫妻偕隱。唐白居易瞅晚》:“萊妻臥病月明時,不搗寒衣空搗藥?!?/p>
例句
南昌一榻延徐孺,楚國千鐘逼老萊。
張奉娉賢妻,老萊籍嘉偶。
萊妻臥病月明時,不搗寒衣空搗藥。
萊子多嘉慶,陶公得此生。
龐公采藥去,萊氏與妻行。
典故子敬琴
嘆人琴
琴聲斷
人琴痛
歿后知音少
琴殘子敬床
痛絕人琴
子敬亡
子敬遺琴
子敬與琴亡
靈床琴弦斷
碎琴哭靈床
相關人物王徽之(字子猷)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傷逝〉~645~
王子猷、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子猷問左右:「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語時了不悲。便索輿來奔喪,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徑入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diào),擲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挂驊Q絕良久,月馀亦卒。
《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列傳·王徽之〉~204~
后為黃門侍郎,棄官東歸,與獻之俱病篤。時有術人云:「人命應終,而有生人樂代者,則死者可生?!够罩^曰:「吾才位不如弟,請以馀年代之?!剐g者曰:「代死者,以己年有馀,得以足亡者耳。今君與弟算俱盡,何代也!」未幾,獻之卒,徽之奔喪不哭,直上靈?坐,取獻之琴彈之,久而不調(diào),嘆曰:「嗚呼子敬,人琴俱亡!」因頓絕。先有背疾,遂潰裂,月馀亦卒。子楨之。
簡釋
人琴兩亡:指悼念親友。唐陳子昂《同宋參軍之問夢趙六贈盧陳二子之作》:“人琴遂兩亡,白云失處所?!?/p>
例句
相如只謝病,子敬忽云亡。
徒聞子敬遺琴在,不見相如駟馬歸。
碧窗月落琴聲斷,華表云深鶴夢長。
季江留被在,子敬與琴亡。
變化竟無常,人琴遂兩亡。
典故 餔啜糟醨
餔啜糟與醨
相關人物屈原
參考典故濯纓
獨醒人
《楚辭補注》卷七〈漁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怪屈原也。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jié)O父曰:「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jié)O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
例句
緬慕鼓枻翁,嘯詠哺其糟。
屈原《離騷》二十五,不肯餔啜糟與醨,惜哉此子巧言語,不到圣處寧非癡。
《昭明文選》卷二十七〈詩戊·樂府上·古樂府三首·飲馬長城窟行〉~278~
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佗鄉(xiāng)。佗鄉(xiāng)各異縣,輾轉(zhuǎn)不可見??萆V祜L,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上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長相憶。唐·李善注引鄭玄《禮記注》曰:「素,生帛也?!?/span>
《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傳·蘇建·(子)蘇武〉~2466~
數(shù)月,昭帝即位。數(shù)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后漢使復至匈奴,?;菡埰涫卣吲c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褂谑抢盍曛镁瀑R武曰:「今足下還歸,揚名于匈奴,功顯于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陵雖駑怯,令漢且貰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志,庶幾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為世大戮,陵尚復何顧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異域之人,壹別長絕!」陵起舞,歌曰:「徑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隤。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陵泣下數(shù)行,因與武決。單于召會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
典故麋鹿群
友麋鹿
隨麋鹿
同麋鹿
與麋鹿群
托麋鹿群
相關人物伯夷
南朝梁·梁元帝蕭繹《金樓子·興王》
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餓于首陽,依麋鹿以為群。
《昭明文選》卷五十五南朝梁·劉孝標(峻)《廣絕交論》
「是以耿介之士,疾其若斯,裂裳裹足,棄之長騖。獨立高山之頂,歡與麋鹿同群?!固?#183;李善注引《論語》:「子曰:鳥獸不可與同群?!?/span>
例句
世人只向簪裾老,芳草空馀麋鹿閑。
煙霄慚暮齒,麋鹿愧初心。
然后恣逍遙,獨往群麋鹿。
祗擬隨麋鹿,悠悠過一生。
自量麋鹿分,只合在山林。
麋鹿自成群,何人到白云。
朝纓初解佐江濱,麋鹿心知自有群。
養(yǎng)拙干戈際,全生麋鹿群。
荊扉對麋鹿,應共爾為群。
不貪夜識金銀氣,遠害朝看麋鹿游。
自笑拋麋鹿,長安擬醉春。
在生未識公卿面,至死不離麋鹿群。
倒載干戈是何日,近來麋鹿欲相隨。
各言麋鹿性,不與簪組群。
中年偶逐鴛鸞侶,弱歲多從麋鹿群。
豈徒山木壽,空與麋鹿群。
《荀子·賦篇》~598~
琁、玉、瑤、珠,不知佩也,雜布與帛,不知異也。閭娵子奢,莫之媒也;嫫母力父,是之喜也。以盲為明,以聾為聰,以危為安,以吉為兇。嗚呼!上天!曷維其同!
《淮南子》卷十六《說山訓》
「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箹|漢·高誘注:「嫫母,古之丑女,而行貞正,故曰有所美。」
《昭明文選》卷五十一〈論一·四子講德論〉
文學曰:「何為其然也?昔寧戚商歌以干齊桓,越石負芻而寤晏嬰,非有積素累舊之歡,皆涂覯卒遇,而以為親者也。故毛嬙西施,善毀者不能蔽其好;嫫姆倭傀,善譽者不能掩其丑。茍有至道,何必介紹?」
例句
我愿燕趙姝,化為嫫母姿。
嫫母西施共此身,可憐老少隔千春。
何殊嫫母顏,對彼寒塘月。
嫫母衣錦,西施負薪。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藥皆嫫母。
二月曲江頭,雜英紅旖旎。棗亦在其間,如嫫對西子。
若教嫫母臨明鏡,也道不勞紅粉施。
《春秋左傳正義》卷三十六〈襄公·傳二十五年〉~69~
大史書曰。崔杼弒其君。崔子殺之。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其弟又書。乃舍之。南史氏聞大史盡死。執(zhí)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