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徐進(1504年—1563年),字與可,廣東省廣州府順德縣人,軍籍,治《易經》。正月二十九日生,行二。由國子生中式廣東鄉(xiāng)試第五十三名舉人,年二十九歲中式嘉靖十一年壬辰科會試第一百六十三名,第三甲第三十七名進士。觀戶部政,授鄱陽縣知縣,升戶部主事,員外郎,山東司郎中,宣大管糧,二十四年三月升陜西副使,十二月給事中李文進、御史趙炳然查盤宣大二鎮(zhèn)邊餉,奏其貪污,被革職為民,止。
人物簡介
李僅可,字子與,直隸廣平府清河縣人,民籍。嘉靖十年(1531年)辛卯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十一名舉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式戊戌科會試第一百二十七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五名進士。除大理評事,多所平反。又嘗論邊事知名,升陜西僉事,臺臣以具文武才,薦遷兵備,駐涇邠要地。卒于官。自幼力學,能古文詞。平生清苦自勵,雖官陟臺憲,服御一如布衣,田宅無所增置。
人物簡介
王橋,字汝濟,號與竹,湖廣安陸州京山縣人,軍籍。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湖廣鄉(xiāng)試舉人,嘉靖五年(1526年)與弟王格同登丙戌科進士。授錢塘縣知縣,十一年(1532年)五月選授陜西道御史,巡視北城,十二年(1533年)四月考察以才力不及降調,貶鄧州判官,移淮安府通判,累遷南京戶部郎中,出為慶遠府知府、柳州府知府,有功,遷廣西參政,典糧儲、黃籍二事。進河南右布政使,三十一年(1552年)罷歸,后起復為廣西右布政使,升廣東左布政使,三十五年(1556年)正月京察致仕。有子王宗茂、王宗蓁。
人物簡介
【生卒】:1505—1578 【介紹】: 明山東德平人,字與立,號與川。嘉靖八年進士。歷官為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以清廉稱。忤嚴嵩,勒致仕。隆慶元年起戶部尚書。奏定國計簿式,頒行天下。隆慶、萬歷間,徐階、高拱、張居正先后用事,守禮持正獨立,周旋其間。以左都御史致仕。有《靜思稿》。維基
葛守禮(1505年—1578年),字與立,號與川,山東德平縣(今臨邑縣德平鎮(zhèn)葛老莊)人。嘉靖七年解元,聯捷進士。歷仕世宗、穆宗、神宗三朝,凡47年。官至戶部尚書。謚端肅。出身農家,家貧好學,師從齊清齋。二十四歲登嘉靖七年(1528年)山東鄉(xiāng)試第一名,嘉靖八年(1529年)聯捷己丑科會試第二百二十四名,三甲二十四名進士,授彰德府推官。歷任兵部主事,禮部儀制司郎中,二十一年十月升河南提學副使。二十四年八月遷山西左參政,歷山西按察使,進陜西左布政使,二十九年(1550年)七月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三十年三月入京擔任戶部右侍郎,六月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督理宣、大、山西等處糧餉。九月回京,改任吏部右侍郎。三十三年四月升吏部左侍郎,三十四年七月遷南京禮部尚書,三十五年三月被大學士李本彈劾,被令致仕。隆慶元年(1561年),起用葛守禮為戶部尚書,六月以母老乞終養(yǎng)歸。四年二月再起為刑部尚書,十一月改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萬歷三年(1575年)六月,告老還鄉(xiāng),加授太子少保。曾為郭諶寫《墓志銘》。萬歷六年(1578年)五月辭世,贈太子太保,謚端肅?!?a target='_blank'>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揚州府江都人,字元貞,號與石。周瓚子。少喜讀書,應舉不就。以蔭襲大河衛(wèi)指揮僉事,升運糧把總。以不賄倉曹,被構陷,罷歸。事白,復官,官至指揮同知,守備歸德。未幾歸,家居讀書。卒年六十七。有《皇極經緯》。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徽州府績溪人,字獻之,號前峰。嘉靖五年進士。知烏程縣,毀淫祠,崇儒學,浚泮池,新倉庾。時人稱嘉猷與歸安戚賢、知府萬云鵬為三循吏。嘉靖中為禮科給事中,帝南巡,馳疏請回鑾,帝怒,下詔獄,降桂林縣典史,仕終湖廣左參議。有《前峰漫稿》及東西楚蜀四稿。維基
戴嘉猷,字獻之,號前峰。南直隸徽州府績溪縣人。戴祥之子。嘉靖五年(1526年)丙戌科進士,任烏程縣知縣。廣置義田,興建學舍。嘉靖十一年(1532年)十一月升任戶科給事中。十五年奉命勘查都司劉永昌事,因丁憂守制未行。服闋,復任原職,因諫阻明世宗南巡,遭廷杖,謫守桂林臨桂縣尉。后升為高州同知。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山東新城人,字方函。王之恒從孫,王象泰子。嗜學工詩,尤以詞曲名家。先是濟南李中麓、袁西野等皆以北曲擅長,與端后出,與之相頡頏。有《栩齋集》及詞曲十余種,亂后均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