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欧美r_日本黄色三极片_亚洲综合第一欧美日韩中文_337p日本大胆欧美人术艺术69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13—1881 【介紹】: 清江蘇常熟人,字詠春,一字子與,晚號濠叟。道光二十三年舉人。官安徽鳳陽知府。善書法,尤工篆籀。有《文字解說問訛》、《在昔篇》、《觀濠居士集》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91 【介紹】: 清湖南湘鄉(xiāng)人,字與吾。咸豐四年投效湘軍水師,充哨長,官至長江水師提督。鎮(zhèn)壓太平軍,轉(zhuǎn)戰(zhàn)湘、鄂、贛、皖等地。卒謚勇愨。

人物簡介

維基
陳與囧,字弼臣、弼宸,號緘齋,福建福州府閩縣(今福建省福州市)人,進士出身。光緒六年,登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九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光緒十四年,任山東鄉(xiāng)試副考官。次年,任順天鄉(xiāng)試同考官。有兄陳與同。

人物簡介

江上詩鈔
字與時,號道弓,附貢生,少負雋才俠氣,善為人排難,光緒十六年卒,年五十。
洪嘉與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洪嘉與,江西省廣信府玉山縣人,進士出身。光緒十六年(1890年),參加光緒庚寅科殿試,登進士二甲53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十八年五月,散館,著以部屬用。

人物簡介

詞學(xué)圖錄
何振岱(1867-1953) 字梅生,梅叟,號南華老人。福建閩縣(今福州)人。陳兼與《讀詞枝語》:"所作皆得靜與深二字,詞尤冷峭孤微,素不輕示人。"門下學(xué)詞女弟子甚多,如劉蘅、薛念娟、張?zhí)K錚、葉可羲、王德愔及其女何曦等,皆以詞名。有《覺廬詩集》、《我春室詞》。
何振岱集
1867-1952.2,字梅生,號心與、覺廬、悅明,晚年自號梅叟,侯官縣(今福建福州市區(qū))人。師從名儒謝章鋌,光緒二十三年舉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慶聘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擅畫能琴,書法融碑帖于一爐,功力深厚。詩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遠、疏宕幽逸的詩歌美學(xué)在閩派中獨樹一幟,是“同光體”閩派的殿軍人物。
我春室集
先師南華老人歿之三年,門弟子輯所著《我春室集》,曰賦、曰論說、曰序跋、曰啟、曰書、曰贈序、曰傳記、曰銘箴、曰碑志、曰贊頌、曰哀祭、曰詩、曰詞,凡十有六類,為篇七百八十有奇,分四卷。同人等欲付手民,以費絀請于先師長公子惇疇,繕印粗本藏之。此外尚有易學(xué)聚明、詩話、詞話、筆記等若干種,俟剞劂有資,續(xù)成大集。夫士有一集初成,千秋自命,不能信于友生而求信于天下后世,難哉!先師準經(jīng)衡史,氾濫諸子,所作文章不喜酬人,但供適己吟賞。所寄雖一花一木,一山一水,莫不幽其思而潔其旨。中歲公車報罷,即絕意仕進,游大江南北暨燕都數(shù)十年,所至賢士大夫皆慕與之交,得其零篇斷簡,珍若拱璧,集雖未行,而名震海內(nèi)矣。嗟夫!世之智勇功名之士,一時藉甚,末路失節(jié),或罹禍者匪鮮,視先師無位而尊、不祿而泰有間矣。身死與草木同腐,視先師一集藏山、奇光照世又有間矣。先師既倦游,家居大光里,南為甌香館,西為香草齋,皆昔賢讀書舊址。先師嘗云「擇鄰尚友」,意在斯乎?年雖邁,猶日手一卷,危坐丹黃,而乞書問字,戶外屨滿。其教人,先倫常而后文藝;其論文,主根柢而重性情。先師與先君子為中表行,以故恪于同門中事先師最久,年又最長。??奔瓤?,同人命述梗概,不敢辭。援筆書此,敢謂能知先師哉?乙未立春,受業(yè)表侄林心恪謹識。(錄入:顧青翎)

人物簡介

詞學(xué)圖錄
姚華(1876—1930) 字重光,號茫父,久居北京蓮花寺,因別署蓮花龕主。貴州貴筑(今貴陽)人。光緒二十三年(1897)舉人,三十年(1904)進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善于詩詞曲、書畫、碑版古器及考據(jù)音韻等。與陳師曾最善。留學(xué)日本,畢業(yè)歸國后,被任郵傳部船政司主事,民國后,被選為參議院議員,后任北京女子學(xué)校校長。梁啟超、魯迅、郭沫若、鄭振鐸、陳師曾、陳叔通、鄭天挺、馬敘倫、梅蘭芳等皆贊之。民國初生活貧困、父母子女皆亡,身體癱瘓,貧病交加,死葬北京西直門外灶君廟姚山。有《弗堂類稿》31卷,其中詩11卷,詞3卷,曲1序、序跋5卷,碑志、書牘、傳、祭文、贊、銘各1卷?!兑γ8笗嫾?、《弗堂詩》、《菉猗室曲話》、《小學(xué)問答》、《書運》、《說文三例表》、《金石系》、《黔語》、《古盲詞》等。
弗堂詞
1876-1930.6,字重光,號茫父,貴州貴筑(今貴陽)人,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舉人,三十年(1904年)進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留學(xué)日本。畢業(yè)歸國后,被任郵傳部船政司主事,民國建立以后,被選為參議院議員,后任北京女子學(xué)校校長。有《弗堂類稿》31卷,其中詩11卷,詞3卷,曲1序、序跋5卷,碑志、書牘、傳、祭文、贊、銘各1卷。還有《姚茫父書畫集》、《弗堂詩》、《菉猗室曲話》、《小學(xué)問答》、《書運》、《說文三例表》、《金石系》、《黔語》、《古盲詞》等。
弗堂詞·姚茫父墓志銘
湘潭周大烈撰 嗟乎,士夫道喪。茫父乃郁郁隕于破寺中矣。茫父性姚名華,字重光,貴州貴陽人。清光緒丁酉舉于鄉(xiāng),甲辰成進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習(xí)說文許氏學(xué),好篆隸,奉親居京師蓮花寺,窮搜金石文字,比勘題識,早夜不休,于士夫所挾持為榮貴者若冥然而無睹,其困勤篤嗜,清之張廷濟無以過之。時德宗在位,穆宗生母孝欽顯皇后臨時稱制,內(nèi)政敗亂。庚子拳匪事起,國幾亡,君不勝憤慨,值議變法,偕朝士赴日本學(xué)法律政治。余時亦由湖南東渡,同入法政大學(xué),見其挾冊上堂,書所授語,一字無遺。固矻矻以廁群強中圖拯救之道,學(xué)竟歸,遷郵傳部船政司主事,郵政司建核科科長。而國已亂,未幾,宣統(tǒng)帝遜位,民國建立,被選為臨時參議院議員。自是四居議席。然所抱持者蓋無一不與人相忤,所謂議會政治,竟未嘗參與焉。乃憤然竟棄所學(xué),仍居破寺中,理其舊業(yè),更恣意作書畫,每畫輒題其詩詞與曲,曲尤工,人競買之。朝夕所資,略取給焉。余客京師時,亦寓寺中,與論金石詞曲,以為遭此時,固得所遣矣。自宣統(tǒng)己酉至民國十八年間,連丁繼妣熊恭人暨孝憲先生憂,又連喪子女四人,其弟薌早喪,僅遺一女,又病卒。值國內(nèi)軍人斗爭,戰(zhàn)禍日劇,憂亂迸于一時,遂得偏廢疾。余時時往視之,外貌豐碩如故,仍據(jù)案揮殘臂作書畫,磅礴郁積,意氣若不可一世,四五年中,無頹敗狀。嗟乎,是豈真不可一世邪。十九年六月病再發(fā),一日而卒。所著有小學(xué)問答、說文三例表、金石系、黔語、古盲詞,蒐存未刊行,自定詩賦詞曲論著雜文,題曰弗堂類稿三十一卷。其門人王伯群為印于金陵。曾祖玉德,妣吳氏。祖廷輔,妣嚴氏。考源清,私謚孝憲先生,妣雷氏。子四。鋈,日本高等蠶絲學(xué)校畢業(yè)。鋆,國立北京大學(xué)哲學(xué)系畢業(yè),出嗣弟薌。鐜,先卒。鋻,國立北平師范大學(xué)附屬中學(xué)肄業(yè)。女三。鑾,適同縣文宗沛。盤、錖,未適人而卒。葬北平西直門外灶君廟姚山之陽。其友周大烈為之銘曰:吾道非邪,彼所抱之道亦再顛而再倒。當士夫群攘攘于奔離中,頓躓以老。嗟乎,茫父已已乎,世昏形槁,附燕甸兮片石棱棱,顧姚山兮孤心皓皓。
弗堂詞·跋
姚崇光先生以宏達之才崛起邊方。清末由進士游學(xué)東洋,供職郵部。入民國后任北京女子師范校長。顧以性長文學(xué),不耐案牘,又一時任事者多非同類,奔競成風(fēng),素所深恥,乃退而精研藝術(shù)。確有心得,書畫詩詞皆卓然自成一家,而畫尤冠絕燕京,馳譽中外。得其碎幅零縑,無不珍為鴻寶。惜乎五十過二,遽辭人間,誠藝文界之一大損失矣。夫天之賦予于人也,不能使其完全,而人之生于世也,往往多留缺陷。向使崇光先生得位乘時,勛猷彪炳,其尚有余力以專攻文藝,優(yōu)入純粹以精之域乎。韓昌黎謂柳子厚斥不久,窮不極,其文學(xué)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傳于后無疑,誠知言也。燕京七百年來為中國惟一之都會,名書古畫乃藏庋之淵藪。自經(jīng)庚子亂后,加以民國改革,時勢變遷,從來罕見之圖籍,出現(xiàn)于市廛間者不少。先生適逢其會,久滯彼都,日惟與廠甸營此業(yè)者相周旋,過目珍奇不下數(shù)千種,雖寒素家風(fēng),為力有限,百難購一,而借此遍覽千古名家,以發(fā)抒其抑塞磊落之氣,所謂得江山之助,握造化之權(quán),心領(lǐng)神會,豁然貫通,故能臻此絕詣,豈偶然哉。世人多謂黔中僻陋,黔地誠僻陋,而黔人之游歷于外者開拓心胸,激揚志趣,其所成就每凌駕乎中原,亦以中原數(shù)千年來文物聲名發(fā)泄已甚,而邊省磅礴郁積,名山大川之靈秀甫啟其端倪。雖在交通阻隔之世,人才已漸奮興焉。況今之飛機鐵道,一日千里。行見重門洞開,賢哲浚發(fā),其必能超越全國,可斷言也。先生捐館后,門人王君伯群搜集平生著作,編為弗堂類稿三十余卷,中以題跋為最多,詩文次之,詞二卷,曲一卷,惟臨歿之庚午春詞二十余闋未編入。今印叢書四集,悉采入以為諸詞家之殿。溯黔中自明設(shè)省,三百年間詩人接踵,專集頗多,惟一詞則闃焉寡聞。清代詞家始有江辰六顯于康熙之際。延至中葉,倚聲漸盛,而附載各家集中者,要皆篇幅寥寥,略備一格,其有妙諧聲律,專精此道,以黎伯庸之葑煙亭為最,陳息凡、鄧花溪兩家各體尚稱完備,而終不及先生之造詣深醇,盡工盡善也。先生之詞在黔省諸詞人中固稱后勁,即在清代諸詞人中亦翼然翹楚。此殆如六朝結(jié)局之有庾子山,前明結(jié)局之有錢蒙叟,皆可謂集其大成。故文藝一日不泯滅,即中國一日能存在。昔人稱言者心之聲,又稱聲音之道與政通,安得曰雕蟲小技,壯夫不為也。然則中華民族復(fù)興之樞紐,黔省人文蔚起之關(guān)鍵,將以先生之詞卜之。識者當不以余言為河漢焉。 民國第一丙子季夏。安順楊恩元覃生識。
維基
姚華(1876年4月26日—1930年5月8日),字重光,又字一鄂,號茫父,以號行而多稱姚茫父;寓居北平蓮花寺,因別署蓮花盦主,又署弗堂,寓半佛之意。晚年因重五代楊凝式(楊風(fēng)子)書法又號倚風(fēng)。貴州貴筑縣(今貴陽市)人,清代末科進士,晚清和中華民國戲曲理論家、書畫家、詩人、學(xué)者、政治人物、教育家,精通于詩文詞曲、碑版古器及考據(jù)音韻等。與陳師曾同為民國刻銅藝術(shù)的倡導(dǎo)者,合稱“姚陳”。
陳與燊 朝代:清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88—1911 【介紹】: 清末福建閩縣人,字瘉心。光緒三十四年赴日本,入早稻田大學(xué)法律,加入同盟會。宣統(tǒng)三年廣州起義前,赴臺灣籌款,旋回廣州。起義時隨攻督署,力竭被捕,從容就義。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人物簡介

詞學(xué)圖錄
陳聲聰(1897-1987) 字兼與,號荷堂、壺叟、壺因。福建閩侯人。北京中國大學(xué)政治經(jīng)濟科畢業(yè),長期任職于財稅機構(gòu)。精詩詞,擅書畫。晚年為上海文史館館員。三十年代與湯用彬等合著《舊都文物略》巨著。著有《兼于閣詩》、《兼于閣詩續(xù)》、《兼于閣詩話》、《壺因詞》、《荷堂詩話》、《填詞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