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610—1652 【介紹】: 清宗室,太祖孫,褚英第三子。崇德元年封固山貝子。順治初從多鐸入關(guān),敗李自成軍。下江南,縛福王。又從豪格入蜀,殺張獻(xiàn)忠。封和碩敬謹(jǐn)親王。后與李定國戰(zhàn),在衡州中伏死。
人物簡介
【生卒】:1612—1650 【介紹】: 清太祖第十四子。初封貝勒。崇德元年,進(jìn)封睿親王。三年,與岳托分道深入明境,破明總督盧象升軍。世祖即位年幼,與鄭親王濟(jì)爾哈朗同輔政,實獨專國事。順治元年,率軍入關(guān),破李自成,取京師,被封為叔父攝政王。四年,停濟(jì)爾哈朗聽政。五年,進(jìn)皇父攝政王。六年,以同母弟多鐸死,兼領(lǐng)所屬正白旗,連同原領(lǐng)鑲白旗及入關(guān)時調(diào)拔的正藍(lán)旗,共轄三旗。七年,在喀喇城病死。八年正月,被追尊為成宗義皇帝。二月,追論“圖謀不軌”罪,削爵。乾隆時追復(fù)王爵,謚忠。
人物簡介
【生卒】:1613—1652 【介紹】: 清宗室。太祖孫,阿巴泰子。崇德間從攻明寧遠(yuǎn)、錦州等地。順治初年,從多鐸南下,連破常州、蘇州、杭州。進(jìn)征南大將軍,渡錢塘江破明魯王軍,入閩破明唐王軍,降鄭芝龍等。后與阿濟(jì)格攻大同叛將姜鑲。累封至端重親王。卒謚定。
人物簡介
【生卒】:1614—1649 【介紹】: 清太祖第十五子,多爾袞同母弟。初封貝勒。崇德元年,進(jìn)封豫親王。四年,以故降為貝勒。七年,松山戰(zhàn)后,敘功進(jìn)豫郡王。順治元年,隨多爾袞進(jìn)關(guān),破李自成,進(jìn)親王。為定國大將軍,南下河南,破李自成,進(jìn)抵西安;轉(zhuǎn)而南下,破揚州,取江南。三年,為揚威大將軍,率兵破蒙古蘇尼特部。次年,進(jìn)封輔政叔德豫親王??滴蹰g追謚通。
人物簡介
【生卒】:?—1674 【介紹】: 清博爾濟(jì)吉特氏,名娜木鐘,蒙古阿霸垓部額齊格諾顏之女,本為蒙古察哈爾林丹汗之多羅大福晉,史稱囊囊太后。天聰九年皇太極擊敗察哈爾部,林丹汗走死,改嫁皇太極。崇德元年封麟趾宮貴妃。順治九年尊為皇考懿靖大貴妃。其與林丹汗所生女,嫁噶爾瑪?shù)聟?。崇德元年所生皇十一女,嫁噶爾瑪索諾木。崇德六年生皇十一子博穆博果爾,后封襄昭親王。
人物簡介
林丹汗之孫,為清初察哈爾親王,蒙古族布爾尼氏得姓始祖之一。公元1675年(康熙十四年)蒙古察哈爾部居民由于戰(zhàn)亂,人心混亂。察哈爾王——林丹汗之孫布爾尼認(rèn)為脫離清朝的時機已到,舉兵反清??滴醯勖嗔_信郡王愛新覺羅·鄂扎為撫遠(yuǎn)大將軍,圖海為副將軍,率兵討伐布爾尼。布爾尼之變不足兩個月就以失敗告終。經(jīng)此一役,蒙古王公全部順從了清朝,清朝在漠南蒙古的統(tǒng)治根本上確立。
人物簡介
【生卒】:?—1703 【介紹】: 清世祖第五子。康熙間封恭親王。曾為安北大將軍,出喜峰口擊噶爾丹,以得勝后不窮追,罷議政,罰王俸三年。旋從康熙親征,卒于軍。
人物簡介
【生卒】:1674—1724 【介紹】: 清圣祖次子??滴跏哪炅榛侍印R蚩窦脖粡U,幽禁咸安宮。四十八年復(fù)立。閱三年,仍廢黜禁錮。世宗即位后,改“胤”為“允”。死后追封理親王。謚密。晚晴簃詩匯·卷五
理密親王允礽,圣祖第二子。初封皇太子,廢。雍正初薨。追封。
人物簡介
【生卒】:1678—1735 【介紹】: 即愛新覺羅·胤禛。清朝皇帝。圣祖第四子??滴跛氖四攴庥河H王,六十一年十一月嗣位。次年改元雍正。即位后頒詔訓(xùn)飭各級文武官吏,列舉弊端,嚴(yán)令整頓。借故鎮(zhèn)壓與之爭位的諸弟,胤(允)禵被圈禁,胤(允)祀、胤(允)禟于被廢黜后死亡。舅父隆科多、大將軍年羹堯原屬親信,也在雍正初年相繼得罪。查嗣庭、汪景祺以文字得罪,實遭隆、年二人牽連??滴醯鬯H信之蘇、寧織造李、曹兩家亦遭重譴。甚至浙江士子亦因查、汪兩案而暫停鄉(xiāng)會試。又嚴(yán)令諸王不得對所屬旗人多派差使,停止宗室諸王兼管旗下事務(wù)。在中央設(shè)立軍機處。重用鄂爾泰、田文鏡、李衛(wèi)為重要省份總督。于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實行“改土歸流”。在大多數(shù)省份行“攤丁入畝”之法。對西北方面,討伐羅卜藏丹津叛亂,擊敗準(zhǔn)部噶爾丹策零之?dāng)_。對外則禁止西洋傳教士傳教,除在京者外,其余西洋人一律安置澳門。又于雍正五年與俄國訂立《布連斯奇界約》及《恰克圖界約》,劃定中俄中段邊界。十三年八月,病卒。謚憲皇帝。晚晴簃詩匯·卷一
世宗憲皇帝,圣祖仁皇帝第四子。在位十三年,建元雍正。葬泰陵。有《御制文集》。
人物簡介
【生卒】:1684—1752 【介紹】: 清宗室,字濟(jì)齋。雍正間授鎮(zhèn)國將軍、兵部侍郎。乾隆間襲封簡親王,歷任甘肅巡撫,湖廣、閩浙、兩江等總督,所至有善政。擢吏部尚書,以疾解任。卒謚儀。
人物簡介
【生卒】:?—1726 【介紹】: 清圣祖帝第八子。康熙三十七年封貝勒。太子胤礽被廢后,曾謀代為皇儲。雍正元年,封廉親王。四年,奪爵禁錮,令改名為阿其那。旋“病故”,實非良死。
人物簡介
【生卒】:?—1730 【介紹】: 清圣祖第十三子。世宗即位后改允祥,封怡親王,總理戶部。曾受命總理京畿水利,辦理西北兩路軍機。以小心謹(jǐn)慎,在諸弟中獨為世宗禮重。卒謚賢。晚晴簃詩匯·卷五
怡賢親王允祥,圣祖第十三子。
人物簡介
【生卒】:1705—1733 【介紹】: 清宗室,號友竹道人。杰書孫??滴蹰g襲封康親王,雍正間官都統(tǒng),掌宗人府。曾率兵駐歸化,備噶爾丹。工詩書。卒謚修。有《友竹軒集》。晚晴簃詩匯·卷七
康修親王崇安,號友竹道人,禮烈親王代善四世孫。有《友竹軒集》。
人物簡介
【生卒】:1711—1799 【介紹】: 即愛新覺羅·弘歷。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碩寶親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即位后驅(qū)逐在內(nèi)廷行走之僧道;釋放被幽禁之允(胤)禵等,恢復(fù)允(胤)禵等宗室身份;又將宗室諸王所屬旗人,均改為“公中佐領(lǐng)”,即歸皇帝掌握。對漢族知識分子,采用籠絡(luò)與懲罰并行手段,既于乾隆元年開博學(xué)鴻詞科,三十八年開《四庫全書》館;又大興文字獄,前后大案不下數(shù)十起,并借修書之便,銷毀或竄改大量書籍。對西北方面,平定準(zhǔn)噶爾部,消滅大小和卓木勢力,解決康、雍以來遺留問題。在位時六次南巡,多次進(jìn)行鎮(zhèn)壓土司叛亂、農(nóng)民起事戰(zhàn)爭,耗費大量錢財。晚年任用和珅,吏治腐敗;陶醉于“十全武功”,自稱十全老人,對敢于指斥時弊之官吏,常嚴(yán)加斥責(zé)。同時,對各省虧空嚴(yán)重、督撫多不潔身自愛之狀,知之甚詳。五十八年,接見英國特使馬嘎爾尼,拒絕英國所提出之侵略性要求,然并未引起任何警惕之心。六十年,宣布明年禪位皇十五子颙琰。次年正月,舉行授受大典,自稱太上皇帝,仍掌實權(quán)。在位六十年。謚純皇帝。晚晴簃詩匯·卷二
高宗純皇帝,世宗憲皇帝第四子。在位六十年,建元乾隆。內(nèi)禪尊為太上皇帝。葬裕陵。有《樂善堂全集》、《御制詩》初集、二集、三集、四集、五集、余集。黃鶴樓志·人物篇
愛新覺羅·弘歷(1711—1799) 即清朝乾隆皇帝。乾隆帝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zhí)掌國家最高權(quán)力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六十年,期間社會穩(wěn)定,經(jīng)濟(jì)發(fā)展,文化繁榮,其文治武功頗為后世稱譽。乾隆帝熱衷詩詞,據(jù)說一生作詩4萬多首。乾隆帝雖未曾親至黃鶴樓,但所作《南苑行宮題仇英黃鶴樓圖用崔顥韻兼效其體》謂“高樓江夏今好在,我欲尋之嘆路悠”,《黃鶴樓歌題鄒一桂畫》謂“黃鶴樓高古名跡,向所俯仰徒存思”,表達(dá)了切切的向往之情,于此亦可見當(dāng)年黃鶴樓名聲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