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清涼山
(1).又稱 石頭山 。在 江蘇省 南京市 西。 戰(zhàn)國(guó) 楚威王 滅 越 ,于此置 金陵邑 。 三國(guó) 吳 筑 石頭城 ,故又稱 石城山 。山上有 清涼寺 、 掃葉樓 、 翠微亭 及六朝、 南唐 遺井等古跡。其支脈 小倉(cāng)山 即 清 袁枚 隨園 所在地。參閱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江南二·江寧府》。
(2). 山西省 五臺(tái)山 別稱。參閱 唐 澄觀 《華嚴(yán)經(jīng)疏鈔》。
《國(guó)語辭典》:紫金山  拼音:zǐ jīn shān
鐘山的別名。參見「鐘山」條。
《漢語大詞典》:吳京
即今之 南京 。文選·顏延之〈車駕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詩(shī):“巖險(xiǎn)去 漢 宇,衿衛(wèi)徙 吳京 ?!?李善 注:“ 宋 ( 南朝 宋 )都 吳 地,故曰 吳京 也?!?唐 李白 《留別金陵諸公》詩(shī):“黃旗一掃蕩,割壤開 吳京 ?!?王琦 注:“ 吳京 , 金陵 也,以 吳 人所都,故曰 吳京 ?!?/div>
分類:南京
《國(guó)語辭典》:黃天蕩(黃天蕩)  拼音:huáng tiān dàng
地名。位于南京市東北,宋韓世忠敗金兀朮于此。
《國(guó)語辭典》:織造(織造)  拼音:zhī zào
職官名。明清時(shí)設(shè)于江寧、蘇州、杭州,掌理織造皇室各項(xiàng)衣料等事。
《漢語大詞典》:總長(zhǎng)(總長(zhǎng))
辛亥革命后成立的 南京 臨時(shí)政府各部的長(zhǎng)官。亦為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shí)期中央政府各部最高長(zhǎng)官之名稱。
《漢語大詞典》:南監(jiān)(南監(jiān))
刑部監(jiān)獄。《再生緣》第七二回:“講那 酈相爺 適纔已進(jìn)南監(jiān),早有 龍圖 父子看慰一番,俱自回府。”《再生緣》第七二回:“話説那校尉一路行來,此間已是刑部南監(jiān)?!?/div>
《國(guó)語辭典》:會(huì)試(會(huì)試)  拼音:huì shì
古代科舉制度,鄉(xiāng)試第二年會(huì)集各省舉人于京師應(yīng)試,稱為「會(huì)試」?!睹魇?。卷七○。選舉志二》:「三年大比,以諸生試之直省,曰鄉(xiāng)試,中式者為舉人。次年,以舉人試之京師,曰會(huì)試?!?/div>
《漢語大詞典》:半山亭
(1).亭名。在今 江蘇 南京市 中山門 北 半山寺 。 半山寺 原為 宋 王安石 故居, 元豐 七年舍為寺宇。 明 代因靠近宮城 北安門 ,劃為禁地,寺廢。 清 道光 年間再建, 同治 時(shí)重修,并建一亭,即名 半山亭 。參見“ 半山 ”。
(2).亭名。在 河南 內(nèi)鄉(xiāng)縣 西北 湯河 半山間。 宋 張舜民 建。 金 元好問 有《春日半山亭游眺》詩(shī),即其地。
《漢語大詞典》:半山
(1).山半腰。 北周 王褒 《始發(fā)宿亭》詩(shī):“落星侵曉沒,殘?jiān)掳肷降??!?唐 李頎 《少室雪晴送王寧》詩(shī):“隔城半山連青松,素色峨峨千萬重?!?br />(2). 王安石 在 鐘山 的故宅。 宋 陸游 入蜀記卷二:“歸途過 半山 ,少留。 半山 者, 王文公 舊宅,所謂 報(bào)寧禪院 也。自城中上 鐘山 ,此為中途,故曰 半山 ?!?br />(3). 王安石 的別號(hào)。 宋 楊萬里 《讀詩(shī)》詩(shī):“船中活計(jì)只詩(shī)編,讀了 唐 詩(shī)讀 半山 。不是老夫朝不食, 半山 絶句當(dāng)朝餐?!?/div>
《國(guó)語辭典》:河房  拼音:hé fáng
河、湖岸邊的房子?!度辶滞馐贰返诙呕兀骸柑珷斠咽琴I了房子,在利涉橋河房?!?/div>
《漢語大詞典》:河龍(河龍)
古代傳說中的 黃河 龍馬。《易·繫辭上》“ 河 出圖” 孔穎達(dá) 疏引《春秋緯》:“ 河 以通乾出天苞, 洛 以流坤吐地符。 河 龍圖發(fā), 洛 龜書感。”《漢書·禮樂志》:“ 河 龍供鯉醇犧牲?!?顏師古 注引 晉灼 曰:“ 河 龍, 夏 之所賜者也。供鯉,給廚祭也?!?王先謙 補(bǔ)注引 沈欽韓 曰:“謂 河 龍出鯉以供祀。《古艷歌》:‘ 天公 出美酒, 河伯 出鯉魚。’注以為 夏 所賜之龍,非。” 唐 黃滔 《泉州開元寺佛殿碑記》:“天謂 洛 龜, 河 龍,文有生而不文無生。”
分類:黃河龍馬
《漢語大詞典》:華林園(華林園)
(1).宮苑名。 三國(guó) 吳 建。故址在今 南京市 雞鳴山 南古 臺(tái)城 內(nèi)。 南朝 宋 元嘉 時(shí)擴(kuò)建,筑 華光殿 、 景陽樓 、 竹林堂 諸勝。其后 齊 梁 諸帝,常宴集于此。 南宋 時(shí)尚有殘存遺跡。
(2).宮苑名。本 東漢 芳林園 , 魏 正始 初因避 齊王 芳 諱改。故址在今 河南 洛陽 東 洛陽 故城內(nèi)。有 瑤華宮 、 景陽山 、 天淵池 諸勝。 東魏 天平 二年(公元535年)毀。
(3).宮苑名。 后趙 石虎 都 鄴 后建。故址在今 河北 臨漳 西南古 鄴城 北。園墻周圍數(shù)十里,有 凌云城 、 金花洲 、 光碧堂 諸勝。 北齊 武成帝 擴(kuò)建后,華麗似神仙所居,因改名 仙都苑 。
(4). 彌勒 成道后說法的僧園名。中有龍華樹,故名。《彌勒下生成佛經(jīng)》:“爾時(shí) 彌勒 於 華林園 ,其園縱廣一百由旬。”
《漢語大詞典》:孫楚樓(孫楚樓)
古酒樓名。在 金陵 (今 南京 )城西。后亦泛指酒樓。 唐 李白 《玩月金陵城西孫楚酒樓》詩(shī):“昨晚西城月,青天垂玉鉤。朝沽 金陵 酒,歌吹 孫楚樓 ?!?宋 王庭圭 《和胡觀光登酒樓》詩(shī):“ 李白 夜登 孫楚樓 ,樓中玩月苦淹留。定知公等非凡客,要是人間第一流?!?清 方文 《答汪大年京師見懷》詩(shī):“雪滿 荊軻 市,云停 孫楚樓 。”
《漢語大詞典》:北監(jiān)(北監(jiān))
指 明 代 北京 國(guó)子監(jiān)。以與稱南監(jiān)的 南京 國(guó)子監(jiān)相對(duì)。 清 顧炎武 日知錄·監(jiān)本二十一史:“至 萬歷 中,北監(jiān)又刻十三經(jīng)、二十一史,其板視南稍工?!?/div>
《國(guó)語辭典》:玄武湖  拼音:xuán wǔ hú
湖泊名。在南京市北城外,為春夏季游覽勝地。也稱為「后湖」。
《漢語大詞典》:梅妍
樓名。 明太祖 建于 金陵 (今 江蘇省 南京市 ),以置官伎。參閱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