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36詞典 1分類詞匯 135
《漢語大詞典》:器實(器實)
(1).實于器皿之物。 楊樹達 《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經(jīng)子考證序跋之屬·左傳軍實解》:“余因推求經(jīng)傳凡言某實者,其類有三……其二曰器物之名:如豆實、簋實、器實是也。儀禮·公食大夫禮云:‘豆實實於甕,簋實實於筐?!T經(jīng)注恒言器實曰粢,是其例也?!?br />(2).真實的本事。三國志·魏志·裴潛傳“ 秀 , 咸熙 中為尚書僕射”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干 ( 嚴干 )好擊劍, 義 ( 李義 )好辦護喪事。 馮翊 甲族 桓 、 田 、 吉 、 郭 及故侍中 鄭文信 等,頗以其各有器實,共紀識之?!?/div>
《漢語大詞典》:設(shè)洗(設(shè)洗)
設(shè)置盥洗器皿。施行于古代舉行冠、婚、飲、射等典禮時。儀禮·士冠禮:“夙興,設(shè)洗,直于東榮?!?鄭玄 注:“洗,承盥洗者,棄水器也?!?span id="3yeb0nn" class="book">《新唐書·禮樂志二》:“壺尊二於座左,設(shè)洗於終獻洗東南,北向?!?span id="5dntqj6" class="book">《宋史·樂志七》:“皇帝盥洗,《正安》:靈承上帝,厲意專精。設(shè)洗于阼,罍水以清。盥以致潔,感通神明。無遠弗屆,其饗茲誠。”
《漢語大詞典》:具理
瓶罐之類的器皿。 宋 張邦基 墨莊漫錄卷四:“ 東坡 自 儋耳 北歸,臨行以詩留別 黎子云 秀才(詩略)。后批云:‘新釀甚佳,求一具理,臨行寫此,以折菜錢?!呃?,南荒之缾罌?!?/div>
分類:器皿
《國語辭典》:水盂  拼音:shuǐ yú
一種裝盛研墨用水的器皿。
《國語辭典》:盤案(盤案)  拼音:pán àn
放置小菜的器具。清。洪升《長生殿》第二四出:「回避了御廚中,烹龍炰鳳堆盤案。」
《漢語大詞典》:貴器(貴器)
貴重的器皿。喻大器或高位。論語·公冶長“曰瑚璉也” 宋 邢昺 疏:“瑚璉,黍稷之器,宗廟之器貴者也,言女是貴器也?!?宋 王安石 《封荊國公謝表》:“伏念臣苦窳賤質(zhì),卷曲散材,遭值休辰,備登貴器?!?元 李孝光 《古詩》之五:“先民重自任,貴器藉白茅?!?/div>
《漢語大詞典》:供器
祭祀用的器皿。紅樓夢第五三回:“ 賈珍 那邊開了宗祠,著人打掃,收拾供器,請神主?!?端木蕻良 《科爾沁旗草原》十六:“晶瑩的供器都用著紅頭繩子高高地扮起,三排加料的金錠香間隔勻稱地吐著藍煙。”
分類:祭祀器皿
《國語辭典》:唾盂  拼音:tuò yú
盛裝吐口液的容器?!督鹗?。卷四二。儀衛(wèi)志下》:「凡從物鐁鑼、唾盂、水罐等事并用銀金飾?!挂卜Q為「唾壺」。
分類:器皿
《漢語大詞典》:陶瓬
亦作“ 陶旊 ”。 燒制簋、豆等陶器器皿。亦指燒制簋、豆等陶器器皿的工人。周禮·考工記·瓬人:“凡陶瓬之事,髻、墾、薜、暴不入市?!?唐 皮日休 《鹿門隱書》:“弓箕之家生子,而捨乎弓箕?陶旊之家生子,而捨乎陶旊?”
《漢語大詞典》:素木
沒有油漆雕飾的白木器皿。史記·貨殖列傳:“木器髤者千枚,銅器千鈞,素木鐵器若巵茜千石?!?裴駰 集解引《漢書音義》:“素木,素器也。”后漢書·儒林傳上·劉昆:“每春秋饗射,常備列典儀,以素木瓠葉為俎豆,?;≥锸?,以射‘菟首’。”
《國語辭典》:鐵器(鐵器)  拼音:tiě qì
以鐵鑄成的器具。如:「鐵器時代」。
《漢語大詞典》:陶坯
陶制器皿的生坯。 宋 周文璞 《銅雀硯》詩:“零落故瓦在,雕鐫若陶坯?!?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二章第二節(jié):“接著是修飾陶坯,先用慢轉(zhuǎn)陶輪修整器皿口部,又趁濕粘土或嵌入把手、器耳等附件。等陶坯半干后,再刮磨器壁內(nèi)外,使之光滑?!?/div>
分類:器皿一編
《漢語大詞典》:肴俎
盛菜肴的器皿。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狐妾:“門內(nèi)設(shè)一幾,行炙者置柈其上;轉(zhuǎn)視,則肴俎已滿?!?/div>
分類:菜肴器皿
《漢語大詞典》:小斛
(1).不足標準量的斛。世說新語·假譎“ 魏武 行役……謀逆者挫氣矣” 劉孝標 注引《曹瞞傳》:“ 操 在軍,廩穀不足,私語主者曰:‘何如?’主者曰:‘可以小斛足之?!?操 曰:‘善!’后軍中言 操 欺眾。 操 題其主者背以徇,曰:‘行小斛,盜軍穀?!鞌刂!?br />(2).指方形小器皿。 宋 惠洪 《次韻王舍人蘭室》:“幽齋事業(yè)誰同辦?小斛蘭叢手自分?!?/div>
《國語辭典》:筆洗(筆洗)  拼音:bǐ xǐ
用陶瓷、石器、貝殼等制成以供清洗毛筆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