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合江樓(合江樓)
古跡名。在今 廣東 惠陽縣 城外, 東江 西江 合流處。 宋 蘇軾 《遷居》詩引:“吾 紹圣 元年十月二日至 惠州 ,寓居 合江樓 ?!?軾 另有《寓居合江樓》詩。
《漢語大詞典》:八廂(八廂)
(1). 宋 時(shí)京城外劃分的八個(gè)居民管理區(qū)。每區(qū)各置廂官,受理爭(zhēng)斗訟訴之事;凡情節(jié)輕微者,可直接論斷。文獻(xiàn)通考·職官十七:“ 宋 朝 大中祥符 元年置京新城外八廂。 真宗 以都門之外,居民頗多,舊例惟赤縣尉主其事,至是特置廂吏,命京府統(tǒng)之……凡民有鬭訟,事輕者得以決遣?!?br />(2). 宋 代指從全國各州調(diào)集保衛(wèi)京師的廂兵。續(xù)資治通鑒·宋孝宗乾道七年:“先是軍人 王俊 ,自稱八廂,詐取軍中錢物,配 廣南 。”
《國語辭典》:義犬(義犬)  拼音:yì quǎn
有義行的狗。如:「這只狗為了救主人而犧牲,真是令人敬佩的義犬!」
《漢語大詞典》:野道
(1). 周 代王城外的道路。周禮·地官·遂人:“凡賔客,令脩野道而委積?!?賈公彥 疏:“案《大司徒》云:‘令野脩道委積?!酥^揔令遺人,此於百里外野道又令之?!?孫詒讓 正義:“此野道即《遺人》云‘國野之道’。”
(2).猶邪道。隋書·高祖紀(jì)下:“五月辛亥,詔畜貓鬼、蠱毒、厭魅、野道之家,投於四裔?!?/div>
《漢語大詞典》:外郭
內(nèi)城外圍加筑的一道城墻。魏書·蕭衍傳:“ 衍 將 姜慶真 襲陷 壽春 外郭,州軍擊走之。”明史·王杼傳:“筑京城外郭,修 通州城 ?!?/div>
《漢語大詞典》:甲馬營(甲馬營)
古軍營名。在今 河南 洛陽 城外。 宋太祖 趙匡胤 出生于此。后用以指其微時(shí)所處之環(huán)境。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三:“本朝自祖宗以儉德垂世,故 藝祖 之訓(xùn),曰:‘當(dāng)思在 甲馬營 時(shí)可也?!卑?,《宋史·太祖紀(jì)一》作“夾馬營”。
《漢語大詞典》:調(diào)外(調(diào)外)
謂從京城外調(diào)任地方官。 明 葉盛 水東日記·推命論相近事:“昨聞 原溥 有調(diào)外之命,則此説又偶中矣?!?明 皇甫錄 皇明紀(jì)略:“逆 瑾 時(shí)又詔: 餘姚 人輕薄,不許選京朝官,有在任者皆調(diào)外?!?/div>
《漢語大詞典》:野涂
亦作“ 野途 ”。
(1). 周 代王城外二百里內(nèi)的通路。周禮·考工記·匠人:“野涂五軌?!?賈公彥 疏:“國外謂之野,通至二百里以內(nèi)?!?br />(2).泛指野外的通路。 晉 陸機(jī) 《又赴洛道中》詩之一:“行行遂已遠(yuǎn),野途曠無人?!?/div>
《漢語大詞典》:外郵(外郵)
城外的驛站。新唐書·忠義傳中·顏杲卿:“﹝ 顏杲卿 ﹞乃矯賊命召 欽湊 計(jì)事, 欽湊 夜還, 杲卿 辭城門不可夜開,舍之外郵?!?唐 李紳 《過吳門》詩:“候火分通陌,前旌駐外郵?!?/div>
分類:城外驛站
《漢語大詞典》:仙人觀(仙人觀)
西漢 長安 城外觀名。三輔黃圖·觀:“ 仙人觀 、 霸昌觀 、 蘭池觀 、 安臺(tái)觀 、 淪沮觀 ,在城外?!?陳直 校證:“長安志《漢宮殿名》云:‘有 仙人觀 、 霸昌觀 ……在 長安 城外?!?/div>
《漢語大詞典》:遂郊
周 代諸侯國京城外遠(yuǎn)郊和近郊之地的合稱。尚書大傳卷四:“遂郊之門,執(zhí)禁以譏異服譏異言。”
《漢語大詞典》:僻倪
城上女墻,有箭孔,可望城外遠(yuǎn)處,稱為“僻倪”。左傳·宣公十二年“守陴者皆哭” 晉 杜預(yù) 注:“陴,城上僻倪?!?孔穎達(dá) 疏:“陴,城上小墻。僻倪者,看視之名?!?楊伯峻 注:“陴,城上女墻也。亦曰陴倪?!眳⒁姟?俾倪 ”。
《國語辭典》:俾倪  拼音:bì nì
1.斜著眼睛看人,表示傲然輕視或瞧不起的意思?!妒酚?。卷七七。魏公子傳》:「侯生下見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與其客語,微察公子。」也作「睥睨」。
2.古代城墻上的矮墻,通常設(shè)有射箭用的小孔,可以御敵或偵查。《墨子。備城門》:「俾倪廣三尺,高二尺五寸。」戰(zhàn)國。孫臏《孫臏兵法。陳忘問壘》:「發(fā)者,所以當(dāng)俾倪也?!挂沧鳌港龍印?、「睥睨」。
《漢語大詞典》:郊囿
城外蓄養(yǎng)鳥獸的園囿。 明 宋濂 《贈(zèng)劉俊民先輩》詩:“黃鬚年少兒,執(zhí)矢列先后,一發(fā)巧中肋,驩聲溢郊囿?!?/div>
《漢語大詞典》:外羅城(外羅城)
城外的大城。 明 湯顯祖 《牡丹亭·繕備》:“安撫 杜老大人 ,為因 李全 騷擾地方,加筑外羅城一座。今日落成開宴, 杜老大人 早到也。”
分類:城外大城
《漢語大詞典》:壅城
即甕城。大城外的小城。 宋 陸游 《軍中雜歌》:“三受降城無壅城,賊來殺盡始還營?!?span id="8aldtbh"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中宗景龍二年》“ 仁愿 建三城,不置壅門及備守之具” 元 胡三省 注:“壅城之外,又有八卦墻、萬人敵,皆以遮壅城門。”參見“ 甕城 ”。
《國語辭典》:甕城(甕城)  拼音:wèng chéng
1.大城外的小城圍,遮擁于城門之外?!对?。卷四五。順帝本紀(jì)八》:「冬十月庚申朔,詔京師十一門皆筑甕城,造吊橋?!埂度龂萘x》第二一回:「將軍可命軍士伏于甕城邊,只作接他,待馬到來,一刀斬之?!挂卜Q為「甕門」、「甕圈兒」、「月墻」、「月城」。
2.鐵甕城。為鎮(zhèn)江的子城,三國吳孫權(quán)所筑。宋。岳珂祝英臺(tái)近。甕城高〉詞:「甕城高,盤徑近,十里筍輿隱?!?/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