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毛憲,字孝則,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登淳熙二年進士第,慶元間為樞密院檢詳諸房文字,試秘書郎,出知溫州。開禧初,除監(jiān)察御史,遷左司諫兼侍講,擢中書舍人,以寶謨閣待制知潭州。嘉定元年為臣僚奏劾,放罷。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二之一六、職官六之七二、職官五一之四二、職官七四之二八。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王韺(1181年—1237年),高麗王朝第21任君主(1204年—1211年在位)。字不陂,原名淵、德,是高麗神宗之子。1200年被冊立為王太子,1204年繼位。任內(nèi)因不甘心受權(quán)臣崔忠獻的擺布,參與暗殺崔忠獻的行動,失敗后被崔忠獻所廢,但未遭殺害。死后廟號貞宗(后改熙宗),謚號誠孝,葬于碩陵。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林孝聞,字質(zhì)父,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人。慶元五年舉進士,嘗知建寧縣,為政廉明,斥己俸置田以充學計,因號「林公莊」。終以大理寺丞出知撫州。見《淳熙三山志》卷三一,嘉靖《邵武府志》卷一二。
人物簡介
【生卒】:1192—1246 【介紹】: 金元間涿州定興人,字孝先。張柔部將,沉勇善戰(zhàn)。太宗三年冬從破金人,積功授行軍千戶。自是連年攻宋,從破棗陽,攻光、黃等州,俱有功。
人物簡介
王?(1192年2月3日—1259年7月21日),高麗王朝第23任君主(1213年—1259年在位)。初名??,1217年改名晊,后改名?,字大明,又字天祐,父為高麗康宗王祦。他在位時是武臣政權(quán)的傀儡,除了最后一年時間外都處于崔氏政權(quán)的控制下,毫無實權(quán)。當時高麗內(nèi)憂外患叢生,尤其是遭遇了蒙古帝國的多次侵略,使他在權(quán)臣崔瑀的脅迫下遷都江華島以躲避蒙古。他任內(nèi)還重雕了被蒙古燒毀的高麗大藏經(jīng),成為流傳的韓國瑰寶。死后廟號高宗,謚號安孝,葬于洪陵,1310年被元朝追謚忠憲。他是高麗王朝在位最久的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