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5典故 4詞典 60其它 1
《國語辭典》:擒拿  拼音:qín ná
1.捉拿。《西游記》第三回:「著龍神回海,朕即遣將擒拿。」《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朝廷緊要擒拿唐賽兒。」
2.一種利用反關(guān)節(jié)制服對手的武術(shù)手法。
《漢語大詞典》:擒討(擒討)
擒獲處治。 晉 袁宏 后漢紀(jì)·順帝紀(jì)下:“察強豪大姦,以時擒討?!?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資治通鑒·梁武帝中大通元年》:“唯 爾朱榮 尚敢跋扈,臣與 慶之 自能擒討?!?/div>
分類:擒獲處治
《漢語大詞典》:俘擒
擒獲或被擒獲。 南朝 陳 徐陵 《與周冢宰宇文護論邊境事書》:“彼軍人恃勇,遂致俘擒?!?/div>
分類:擒獲
《漢語大詞典》:擒執(zhí)(擒執(zhí))
捕捉捆綁。隋書·文學(xué)傳·王頍:“不能坐受擒執(zhí),以成豎子名也。”舊唐書·武宗紀(jì):“其諸道進軍,并不得焚燒廬舍,發(fā)掘墳?zāi)?,擒?zhí)百姓以為俘囚?!?/div>
分類:捕捉捆綁
《駢字類編》:西擒
于寶晉紀(jì)總論見東舉下。
《國語辭典》:擒伏  拼音:qín fú
捉拿制伏。如:「經(jīng)過整個晚上的圍捕,警方終于擒伏了歹徒?!?/div>
分類:捉拿制伏
《漢語大詞典》:討擒(討擒)
見“ 討禽 ”。
《漢語大詞典》:討禽(討禽)
亦作“ 討擒 ”。 討伐、擒獲。 三國 魏 曹操 《讓縣自明本志令》:“后孤討禽其四將,獲其人眾,遂使 術(shù) 窮亡解沮,發(fā)病而死?!?span id="90l596w" class="book">《魏書·盧玄傳》:“ 天興 中討禽之,事在帝紀(jì)。”魏書·呂羅漢傳:“詔 羅漢 率騎一千討擒之?!?span id="rtlvfpz" class="book">《隋書·藝術(shù)傳·耿詢》:“柱國 王世積 討擒之,罪當(dāng)誅。”
分類:討伐擒獲
《漢語大詞典》:擒擿
見“ 擒奸擿伏 ”。
《國語辭典》:擒奸擿伏(擒姦擿伏)  拼音:qín jiān tì fú
擿,揭發(fā)。擒奸擿伏指捉拿惡人,揭發(fā)隱藏的歹徒?!短綇V記。卷一七一。蘇無名》:「無名歷官所在,擒奸擿伏有名。每偷,至無名前,無得過者。」也作「擒奸摘伏」。
《漢語大詞典》:鵬擒(鵬擒)
謂飛鳥被捉獲。 唐 杜牧 《黃州準(zhǔn)赦祭百神文》:“或曰畋游,苑大林深,喈嘐跳突,千毛萬羽,豹裂鵬擒,其樂無伍?!?/div>
分類:飛鳥
《國語辭典》:欲擒故縱(欲擒故縱)  拼音:yù qín gù zòng
想要擒住或控制對方,卻故意先放松,讓對方松弛戒備,使更容易就范?!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七十回:「大人這里還不要就答應(yīng)他,放出一個欲擒故縱的手段,然后許其成事,方不失了大人這邊的門面。」
《國語辭典》:生擒活拿  拼音:shēng qín huó ná
活捉敵人?!豆卤驹麟s劇。老君堂。頭折》:「我追趕著一人,往這老君堂來,今在此務(wù)要生擒活拿。」也作「生擒活捉」。
《國語辭典》:生擒活捉  拼音:shēng qín huó zhuō
活捉敵人?!度龂萘x》第一二回:「黃劭不及堤備,被李典生擒活捉過來?!埂毒以纻鳌返谖逅幕兀骸溉羰菧闲U轉(zhuǎn)來,該要生擒活捉,不可傷他性命?!挂沧鳌干芑钅谩?。
《國語辭典》:擒虎拿蛟  拼音:qín hǔ ná jiāo
捉拿猛虎和蛟龍。比喻制服強敵?!豆卤驹麟s劇。暗度陳倉。第二折》:「準(zhǔn)備擒虎拿蛟計,銀山鐵壁撞將來?!?/div>
《國語辭典》:擒奸摘伏  拼音:qín jiān tì fú
摘,揭發(fā)。擒奸摘伏指捉拿惡人,揭發(fā)隱藏的歹徒?!独m(xù)古文苑。卷一九。碑志五。無名氏。唐莫州唐興軍都虞候兼押衙試鴻臚卿鄭府君墓志銘》:「擒奸摘伏,撫弱遏強,井邑肅然?!挂沧鳌盖芗閿`伏」。
《國語辭典》:擒龍縛虎(擒龍縛虎)  拼音:qín lóng fú hǔ
捉拿蛟龍,綁縛猛虎。比喻制服強敵。明。沈璟《義俠記》第二七出:「定下擒龍縛虎萬全計,看他遭羅網(wǎng)怎生避?!挂沧鳌盖荦堊交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