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9詞典 2分類詞匯 37
《國語辭典》:干戈  拼音:gān gē
1.泛指武器。《文選。張協(xié)。雜詩一○首之七》:「何必操干戈,堂上有奇兵?!?br />2.比喻兵事、戰(zhàn)亂?!墩撜Z。季氏》:「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dòng)干戈于邦內(nèi)?!埂段倪x。陸機(jī)。辯亡論上》:「齊民免干戈之患,戎馬無晨服之虞?!?/div>
《國語辭典》:解佩  拼音:jiě pèi
1.古代文官辭職時(shí),解下身上所佩帶的物品。比喻辭官退隱。南朝宋。鮑照擬古〉詩三首之三:「解佩襲犀渠,卷帙奉盧弓?!?br />2.相傳鄭交甫到漢皋臺(tái)下游玩時(shí),遇見二仙女,解佩相贈(zèng)后忽不見。見漢。劉向《列仙傳。卷上。江妃二女》。后遂以解佩為男女情愛期許之表徵。宋。晏殊 木蘭花。燕鴻過后鶯歸去詞:「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挂沧鳌附馀濉?。
《國語辭典》:賣劍買牛(賣劍買牛)  拼音:mài jiàn mǎi niú
漢宣帝時(shí),渤海因饑荒,居民多帶持刀劍為盜,龔遂為太守后,勸民舍棄刀劍,改業(yè)歸農(nóng)。見《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龔遂傳》。后比喻舍棄剽掠而改行務(wù)農(nóng)。宋。陸游 答吳提宮啟:「賣劍買牛,念即歸于農(nóng)畝,乘車載笠,尚永記于交盟?!挂沧鳌纲I牛賣劍」、「買犁賣劍」、「賣刀買犢」、「賣刀買牛」、「賣劍渤?!?。
《國語辭典》:薤露  拼音:xiè lù
1.古樂曲名。昔指較通俗的歌曲。
2.古時(shí)送葬的歌曲。田橫的門徒為田橫自殺所作的悲歌,感嘆生命短暫如薤上的露水。
《國語辭典》:調(diào)鼎(調(diào)鼎)  拼音:tiáo dǐng
處理國家大事,就如同在鼎鼐中調(diào)味?!杜f唐書。卷一七○。裴度傳》:「果聞勿藥之喜,更俟調(diào)鼎之功,而體力未和,音容尚阻?!固?。孟浩然 都下送辛大之鄂詩:「未逢調(diào)鼎用,徒有濟(jì)川心?!?/div>
《漢語大詞典》:九河
(1). 禹 時(shí) 黃河 的九條支流。近人多認(rèn)為是古代 黃河 下游許多支流的總稱。《書·禹貢》:“九河既道?!?陸德明 釋文引爾雅·釋水:“九河: 徒駭 一, 太史 二, 馬頰 三, 覆釜 四, 胡蘇 五, 簡 六, 潔 七, 鉤盤 八, 鬲津 九?!?br />(2).泛指 黃河 。 宋 黃庭堅(jiān) 《送謝公定作竟陵主簿》詩:“落筆塵沙百馬奔,劇談風(fēng)霆九河飜?!?明 何景明 《送李公從地官》詩:“鄉(xiāng)路春行傍九河,帝京晴望五云多?!?br />(3).銀河。文選·〈楚辭·九歌·少司命〉:“與汝游兮九河,衝飆起兮水揚(yáng)波?!?呂延濟(jì) 注:“九河,天河也?!?唐 韓愈 《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側(cè)身欲進(jìn)叱於閽,帝賜九河湔涕痕?!?/div>
《國語辭典》:西昆(西崑)  拼音:xī kūn
1.西方的昆崙山。唐。王績〈游仙〉詩四首之三:「心疑游北極,望似陟西昆?!?br />2.西方昆崙群玉之府。相傳為古帝王藏書的地方。唐。上官儀為朝臣賀涼州瑞石表〉:「詳觀帝箓,披冊(cè)府于西昆。」
3.日落之處。比喻衰老?!段倪x。沈約。和謝宣城詩》:「牽拙謬東氾,浮情及西昆?!?/div>
《國語辭典》:西昆體(西崑體)  拼音:xī kūn tǐ
詩體名。宋初楊億、錢惟演、劉筠等相互唱和,有《西昆酬唱集》行世,后世稱他們?cè)婓w為「西昆體」。其特色為模擬李商隱詩風(fēng),詞藻富麗,聲調(diào)鏗鏘,好用僻典,末流或失于饾饤晦澀。宋。歐陽修《六一詩話》:「蓋自楊劉唱和,西昆集行,后進(jìn)學(xué)者爭效之,風(fēng)雅一變,謂西昆體?!?/div>
分類:詩體楊億
《國語辭典》:祭天  拼音:jì tiān
祭祀上天。為古代的大祭之一?!豆騻?。僖公三十一年》:「天子祭天,諸侯祭土?!埂稘h書。卷六八?;艄獾葌鳌Y澰弧罚骸副疽孕萃雷鹘鹑藶榧捞熘?,故因賜姓金氏云?!?/div>
《國語辭典》:龍骨(龍骨)  拼音:lóng gǔ
1.龍的骨頭?!妒酚?。卷二九。河渠書》:「穿渠得龍骨,故名曰龍首渠。」
2.一種中藥。為古代動(dòng)物骨骼的化石。有鎮(zhèn)靜、收斂的功效。
3.貫通船底前后的中央強(qiáng)力縱梁或構(gòu)材。船只的水下脊骨、肋骨及船殼板均連接于此。
《國語辭典》:龍骨車(龍骨車)  拼音:lóng gǔ chē
一種木制的水車,用以激水灌溉田地??衫萌肆Α⑿罅?、風(fēng)力轉(zhuǎn)動(dòng)汲水,架水槽由許多汲水的小箱子連接,由于連的很長,看起來像龍骨,故稱為「龍骨車」。
《漢語大詞典》:素積(素積)
(1).亦作“ 素績 ”。腰間有褶裥的素裳。是古代的一種禮服。禮記·郊特牲:“三王共皮弁素積。” 孫希旦 集解:“素積,以素繒為裳而襞積之也。素言其色,積言其制?!?span id="hu2og7o" class="book">《荀子·富國》“士皮弁服” 唐 楊倞 注:“素積為裳,用十五升布為之。積,猶辟也,辟蹙其腰中,故謂之素積也?!?span id="wzsjbsk" class="book">《漢書·外戚傳下·孝平王皇后》:“﹝太后﹞遣 長樂 少府 夏侯藩 ……及太卜、太史令以下四十九人,賜皮弁素績?!?顏師古 注:“素績謂素裳也,朱衣而素裳??冏只蜃鞣e。積謂襞積之,若今之襈為也?!?宋 俞琰 《席上腐談》卷上:“古之素積,即今之細(xì)褶布衫也?!?br />(2).平素所蓄積。《后漢書·馮衍傳上》:“德不素積,人不為用。備不豫具,難以應(yīng)卒。”《續(xù)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四年》:“若 呂頤浩 既去, 朱勝非 未來,使七月受命,八月之鎮(zhèn),九月弓勁馬肥,敵人向南,兵不素練,糧不素積,又不設(shè)險(xiǎn),何以御之!”
《漢語大詞典》:席藁(蓆藁)
見“ 席槀 ”。
席藁。藁,指用禾稈編成的席子。坐臥藁上是古人請(qǐng)罪的一種方式,因以指請(qǐng)罪。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自知瀆犯天威,罪在不赦,蓆藁私室,以待斧鉞之誅?!?清 李漁 《玉搔頭·極諫》:“聞得今日還要蓆藁入朝,抗顏力諍?!?清 李漁 《玉搔頭·極諫》:“我兒,為父的今日蓆藁面君,危詞極諫,少不得要觸犯天威,定以極刑加我,我死也心甘?!?/div>
《漢語大詞典》:席槁
亦作“ 席藁 ”。
(1).以稿薦為坐席。古時(shí)臣下表示請(qǐng)罪的一種方式。亦用作居喪的禮節(jié)。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應(yīng)侯 席槀請(qǐng)罪。”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自知瀆犯天威,罪在不赦,席藁私室,以待斧鉞之誅。” 清 丁澎 《風(fēng)霾行》:“丞相席藁請(qǐng)避位,帝曰咨爾言非虛?!?span id="jtbthqg" class="book">《宋書·禮志二》:“陛下以萬乘之尊,履布衣之禮,服粗席藁,水飲蔬食?!?span id="8h7buhv" class="book">《晉書·禮志中》作“席槀”。
(2).指貧家的坐臥之具。 唐 王維 《酬諸公見過》:“媿無莞簟,班荊席藁。” 清 黃宗羲 《書澹齋事》:“夏則竹扇疏巾,冬則席藁敗絮?!?/div>
《漢語大詞典》:蒲谷(蒲穀)
蒲璧和谷璧,二種璧名。是古代代表爵位等級(jí)的一種憑證。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王執(zhí)鎮(zhèn)圭,公執(zhí)桓圭,侯執(zhí)信圭,伯執(zhí)躬圭,子執(zhí)穀璧,男執(zhí)蒲璧?!焙笠蛞浴捌逊Y”借指一定的等級(jí)和權(quán)力。 清 夏燮 中西紀(jì)事·粵民義師:“一朝受蒲穀之錫,專制嶺海間,比于古之藩鎮(zhèn),不亦身與名之兩全乎?”
《漢語大詞典》:臣附
臣屬依附。《孟子·滕文公下》:“ 有攸 不惟臣,東征,綏厥士女,篚厥玄黃,紹我 周王 見休,惟臣附于大邑 周 。”按,此是古尚書之文,今已亡逸, 梅賾 采入偽《武成》篇。
《漢語大詞典》:釋種(釋種)
(1).佛教創(chuàng)始者 釋迦牟尼 是古 印度 釋迦 族人,簡稱為“釋種”。后亦泛指佛教信徒。 唐 虞世南 《破邪論序》:“既學(xué)博而心下,亦守卑而調(diào)高,實(shí) 釋 種之梁棟,人生之羽儀者也?!?唐 劉禹錫 《送僧元暠南游》詩引:“萬姓歸佛,盡為 釋 種,如河入海,無復(fù)水名?!?br />(2).即 塞 種。古族名。公元前第二世紀(jì)以前分布于今 伊犁河 流域及 伊塞克湖 附近一帶,前第二世紀(jì)前期因 大月氏 人西遷,侵入其地,一部分南下征服 罽賓 等地,一部分留居故地者后與新侵入的 烏孫 人混合。漢書·張騫傳“ 月氏 已為 匈奴 所破,西擊 塞 王” 唐 顏師古 注:“塞,音先得反。 西域 國名,即佛經(jīng)所謂 釋 種者。塞、釋聲相近,本一姓耳?!?/div>
《漢語大詞典》:中盛
盛是古代祭祀時(shí)置于容器中的谷物,一般為黍、稷、稻、粱、麥、苽,謂之六谷?!爸惺ⅰ敝^不用稻、粱,表示祭禮從簡。逸周書·糴匡:“年儉穀不足,賓祭以中盛?!?孔晁 注:“有黍稷無稻粱。”
《漢語大詞典》:蒲且
人名。相傳是古代善于射鳥的人。列子·湯問:“ 蒲且子 之弋也,弱弓纖繳,乘風(fēng)振之,連雙鶬於青云之際,用心專,動(dòng)手均也?!?張湛 注:“ 蒲且子 ,古善弋射者?!?明 張居正 《人主保身以保民論》:“鴻鵠之未孚也,可俯而窺也,及其翱翔浮云,雖 蒲且 之巧,弗能加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