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05詞典 1分類詞匯 104
《國語辭典》:嬌媚(嬌媚)  拼音:jiāo mèi
1.嬌艷嫵媚?!段饔斡洝返谌鸹兀骸刚?zhèn)€身體輕盈,儀容嬌媚?!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我家有個表侄女新寡,且是生得嬌媚?!?br />2.向人撒嬌獻(xiàn)媚。宋。柳永〈尉遲材。寵佳麗〉詞:「恣雅態(tài),欲語先嬌媚?!?/div>
《漢語大詞典》:云縷(雲(yún)縷)
(1).像白云一樣裊裊不絕的絲縷。 宋 高觀國 《隔浦蓮·七夕》詞:“柔情不盡,好似冰綃云縷?!?br />(2).輕柔飄灑如云的織物。 宋 王安石 《與微之同賦梅花得香字》之二:“不御鉛華如國色,秖裁云縷想仙裝。”
(3).繚繞的煙篆。 宋 陸游 《夢游山寺焚香煮茗甚適既覺悵然》詩:“毫盞雪濤驅(qū)滯思,篆盤云縷洗塵襟?!?br />(4).柔美的長發(fā)。 宋 盧祖皋 《卜算子》詞:“簟冷捲風(fēng)漪,髻滑拋云縷?!?br />(5).輕柔的雨絲。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量移》:“細(xì)雨滴殘秋,盼迢遙千里含愁,瀟瀟云縷拋紅豆?!?/div>
《漢語大詞典》:霞舒
如彩霞舒展。形容事物輕柔美艷。《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六·唐蠟百神章》:“綺幣霞舒,瑞珪虹起?!?宋 王禹偁 《謝賜御草書詩表》:“絳綃半幅,霞舒舞鵠之紋。”
《漢語大詞典》:嬌饒(嬌饒)
(1).嬌縱;嬌寵。 晉 葛洪 抱樸子·自敘:“ 洪 者,君之第三子也。生晚,為二親所嬌饒,不早見督以書史。” 唐 元稹 《哭女樊四十韻》:“為占嬌饒分,良多眷戀誠?!?br />(2).柔美嫵媚。 唐 鄭谷 《海棠》詩:“穠麗最宜新著雨,嬌饒全在欲開時?!?宋 王安石 《杏花》詩:“俯窺嬌嬈杏,未覺身勝影?!?br />(3).美人名。指美人。《玉臺新詠》載有 漢宋子侯《董嬌饒》詩。 唐 杜甫 《春日戲題惱郝使君》詩有“佳人屢出 董嬌饒 ”句。 唐 溫庭筠 《題柳》詩:“香隨 靜婉 歌塵起,影伴 嬌饒 舞袖垂?!眳⒁姟?嬌嬈 ”。
《國語辭典》:嬌嬈(嬌嬈)  拼音:jiāo ráo
1.嫵媚、美麗。宋。歐陽修〈思白兔雜言戲答公儀憶鶴之作〉:「低垂兩翅趁節(jié)拍,婆娑弄影誇嬌嬈。」《幼學(xué)瓊林。卷二。女子類》:「女貌嬌嬈,謂之尤物?!挂沧鳌笅绅垺埂?br />2.美女。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谌觯骸改且魂爧蓩疲嚰?xì)軟,便是俺的薄薄宦囊?!挂沧鳌笅绅垺?。
《國語辭典》:猗儺(猗儺)  拼音:ě nuó
柔順的樣子?!对娊?jīng)。檜風(fēng)。隰有萇楚》:「隰有萇楚,猗儺其枝?!?/div>
《漢語大詞典》:嬌妍(嬌妍)
柔美,艷麗。鏡花緣第九一回:“花之嬌妍,無過於此?!?span id="n5qhc34" class="book">《白雪遺音·馬頭調(diào)·一枝花兒》:“幾時再與花見面,來回好幾翻,嬌妍的美態(tài),實是可觀。” 戴望舒 《尋夢者》詩:“夢會開出嬌妍的花來的。”
分類:柔美艷麗
《漢語大詞典》:春月柳
春季之柳。用以形容柔美的儀態(tài)。晉書·王恭傳:“ 恭 美姿儀,人多愛悅,或目之云:‘濯濯如春月柳?!?宋 晁沖之 《和十二兄》之一:“孰云醉無度,婉婉春月柳?!?span id="gp5tut8" class="book">《花月痕》第七回:“﹝麗人﹞濯濯如春月柳,灩灩如出水芙蓉,比 秋痕 還好?!?/div>
《國語辭典》:嬛嬛  拼音:qióng qióng
孤獨無所依怙的樣子?!对娊?jīng)。周頌。閔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也作「煢煢」。
《漢語大詞典》:嬌喉(嬌喉)
柔美的歌喉。 元 許有孚 《圭塘雜詠·柳下聽鶯》:“陰陰煙翠足潛身,其奈嬌喉百囀新?!?span id="9b9hme4" class="book">《花月痕》第六回:“﹝ 荷生 ﹞慢慢的讓酒吃菜,聽那 曼云 等,或二黃,或小調(diào),抑揚(yáng)亢墜,百囀嬌喉。”
分類:柔美歌喉
《漢語大詞典》:蔫綿(蔫綿)
柔美的樣子。 宋 王安石 《寄蔡氏女子》詩之一:“柳蔫綿兮含姿,松偃蹇兮獻(xiàn)秀?!?宋 王安石 《移桃花》詩:“枝柯蔫綿花爛熳,美錦千兩敷亭皋?!?/div>
分類:柔美
《漢語大詞典》:柔纖(柔纖)
柔美纖巧。 宋 朱淑真 《春詞》之一:“幾聲嬌巧黃鸝舌,數(shù)朵柔纖小杏花?!?/div>
分類:柔美纖巧
《漢語大詞典》:風(fēng)媚
謂詩文風(fēng)格柔美。 唐 李嗣真 《后書品·中上品·衛(wèi)恒杜預(yù)》:“至於 衛(wèi) 杜 之筆,流傳多矣,縱任輕巧,流轉(zhuǎn)風(fēng)媚?!?/div>
《漢語大詞典》:宛約(宛約)
形容步態(tài)柔美。 宋 孫光憲 《浣溪沙》詞:“半踏長裾宛約行,晚簾疎處見分明,此時堪恨昧平生?!?明王錂《春蕪記·阻遇》:“路岐兼得一般平,半踏香裾宛約行?!?/div>
《漢語大詞典》:卓約(卓約)
綽約。姿態(tài)柔美貌。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兩句似異而實同例:“説苑·君道篇‘踔然獨立’。踔與卓同。卓約,本疊韻字。莊子之淖約,《上林賦》之綽約,竝其證也?!?span id="lid9xyg" class="book">《收獲》1981年第3期:“風(fēng)姿卓約的梧桐樹,在地上投進(jìn)搖曳不定的斑影。”
《漢語大詞典》:阿娜
柔美貌。阿,通“ 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