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79詞典 1分類詞匯 178
《漢語大詞典》:竹根
(1).竹子的根。 唐 賈島 《題竹谷上人院》詩:“樵徑連峰頂,石泉通竹根。”
(2).竹根制作的酒器。 北周 庾信 《奉報趙王惠酒》詩:“野鑪然樹葉,山杯捧竹根?!?唐 李賀 《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詩:“土甑封茶葉,山杯鏁竹根?!?王琦 匯解:“太平寰宇記:‘ 段氏 《蜀記》云, 巴州 以竹根為酒注子,為時珍貴?!?/div>
《漢語大詞典》:青光
(1).綠熒熒的光色。太平廣記卷六引舊題 漢 郭憲 洞冥記·東方朔:“目中童子,皆有青光,能見幽隱之物?!?張?zhí)煲?《新生》:“那盞藍(lán)泡子的電燈發(fā)著青光,跟檸檬黃的粉墻混成一種慘綠色?!?br />(2).借指發(fā)著綠熒熒光色的燈。即青燈。 唐 楊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縣學(xué)先圣廟堂碑文》:“青光歇滅,赤籙衰微?!?br />(3).指綠色。文選·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帝出于震,日衣青光?!?李善 注引 宋衷 曰:“木神,以其方色衣之?!?br />(4).指光滑的青竹皮。 唐 李賀 《昌谷北園新筍》詩之二:“斫取青光寫 楚 辭,膩香春粉黑離離?!?王琦 匯解:“刮去竹上青皮,而寫 楚 辭於其上?!?br />(5).猶春光、光陰。 唐 李涉 《與弟渤新羅劍歌》:“青光好去莫惆悵,必斬長鯨須少壯。”
《漢語大詞典》:魚目(魚目)
(1).魚的眼珠子。尚書大傳卷一下:“東海:魚須、魚目?!?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自連珠以下,擬者間出。 杜篤 、 賈逵 之曹, 劉珍 、 潘勖 之輩,欲穿明珠,多貫魚目。” 唐 李白 《鞠歌行》:“玉不自言如桃李,魚目笑之 卞和 恥?!?胡先骕 《詩別蕭叔絅燕京》:“碔砆魚目徵上選,遺珠棄璧空晶瑩。”參見“ 魚目混珠 ”。
(2).淚眼。 唐 李賀 《題歸夢》詩:“勞勞一寸心,燈花照魚目?!?董懋策 注:“魚目,淚目也?!?王琦 匯解:“魚目有珠,故以喻含淚珠之目。”
(3).相傳鰥魚眼睛終夜不閉,舊稱無妻曰鰥,故詩文中多以魚目用為無偶獨(dú)宿或不娶之典。 清 金農(nóng) 《短睡十韻》:“長袖善舞更擅曲,行云行雨迷 陽臺 ……斯須拱揖遽別去,依舊獨(dú)眠魚目開?!?br />(4).駿馬名。漢書·西域傳贊:“蒲梢、龍文、魚目、汗血之馬充於黃門?!?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四駿馬名也。”
(5).俗以湯未煮沸者為盲湯,初沸稱蟹眼,漸大稱“魚目”,也稱魚眼。 唐 陸羽 茶經(jīng)·煮:“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div>
《國語辭典》:魚目混珠(魚目混珠)  拼音:yú mù hùn zhū
以魚眼睛混充珍珠。語本《文選。任昉。到大司馬記室箋》:「惟此魚目」句下李善注引《韓詩外傳》:「白骨類象,魚目似珠?!贡扔饕约賮y真?!痘ㄔ潞邸返谝黄呋兀骸杆滥闶囚~目混珠,你該罰他鐘酒?!?/div>
分類:以假亂真
《漢語大詞典》:燈青(燈青)
謂燈焰顯出低暗的青藍(lán)色。 唐 李賀 《傷心行》:“燈青蘭膏歇,落照飛娥舞?!?王琦 匯解:“燈久膏將盡,則其燄低暗作青色?!?宋 梅堯臣 《新秋雨夜西齋文會》詩:“夜色際陰霾,燈青 謝客 齋。”
《國語辭典》:生色  拼音:shēng sè
1.表現(xiàn)于臉上?!睹献?。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br />2.形容鮮明活現(xiàn)。唐。李賀秦宮〉詩:「桐英永巷騎新馬,內(nèi)屋深屏生色畫。」
3.增添光彩。如:「生色不少」?!度辶滞馐贰返谌幕兀骸干偾湫?,相別數(shù)載,卻喜卜居秦淮,為三山二水生色?!埂都t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偌大景致若干亭榭無字標(biāo)題,也覺寥落無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斷不能生色?!?/div>
《漢語大詞典》:王時(王時)
(1).猶良時。 唐 李賀 《惱公》詩:“王時應(yīng)七夕,夫位在三宮?!?王琦 匯解:“王時即良時?!?br />(2).謂旺盛之時。《醫(yī)宗金鑒·張仲景〈金匱要略·藏府經(jīng)絡(luò)先后病〉》:“寸口脈動者,因其王時而動?!奔⒁?尤怡 曰:“王時,當(dāng)時至而氣王,乃脈乘之而動?!?/div>
《漢語大詞典》:萊子(萊子)
(1).即 老萊子 。 春秋 時 楚 隱士,世傳有 老萊子 戲綵娛親的故事。 前蜀 貫休 《寄王滌》詩:“唯思 萊子 來,衣拖五般色。” 宋 劉克莊 《賀新郎》詞:“老去聊攀 萊子 例,倒著斑衣戲舞。” 清 虞名 《指南公·舉義》:“悲 溫生 絶裾不猶,慚 萊子 承歡弗久?!眳⒁姟?萊衣 ”。
(2).即耒子。古錢幣名。 唐 李賀 《感春》詩:“榆穿萊子眼,柳斷舞兒腰。” 王琦 匯解引 吳正子 注:“‘萊子’當(dāng)作‘耒子’。 宋廢帝 景和 元年,鑄二銖錢,文曰‘景和’。形式轉(zhuǎn)細(xì),無輪郭、不磨鑿者,謂之‘耒子’?!?/div>
《國語辭典》:萊衣(萊衣)  拼音:lái yī
周代老萊子著五?斑襕衣娛親,世稱其衣為「萊衣」。唐。徐堅《初學(xué)記。卷一七。人部上。孝四》:「《孝子傳》曰老萊子至孝,奉二親,行年七十,著五?褊襕衣,弄雛鳥于親側(cè)?!购蟊扔餍B(yǎng)父母。唐。孟浩然 夕次蔡陽館詩:「明朝拜嘉慶,須著老萊衣?!挂沧鳌溉R彩」。
《漢語大詞典》:玉軫(玉軫)
(1).天子車輿的美稱。 南朝 梁 張率 《河南國獻(xiàn)舞馬賦》:“無逸御於玉軫,不泛駕於金輿。”
(2).玉制的琴柱。 唐 李賀 《追和柳惲》:“酒杯 箬 葉露,玉軫 蜀 桐虛?!?王琦 匯解:“軫者,琴柱所以系弦,麗者以玉為之?!?span id="r8devlx" class="book">《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雙手舉琴,向祭石臺上用力一摔,摔得玉軫拋殘,金徽零亂?!?br />(3).借指琴瑟。 晉 劉妙容 《宛轉(zhuǎn)歌》:“低紅掩翠方無色,金徽玉軫為誰鏘?!?唐 白居易 《對琴待月》詩:“玉軫臨風(fēng)久,金波出霧遲。” 明 無名氏 《飛丸記·游園題畫》:“冰絃未轉(zhuǎn)番幽恨,玉軫調(diào)成畏殺聲?!?/div>
《國語辭典》:玉碎  拼音:yù suì
1.玉石碎爛。
2.比喻為保持氣節(jié)而犧牲。《北齊書。卷四一。元景安傳》:「大丈夫?qū)幙捎袼?,不能瓦全?!?br />3.比喻清脆的聲音。唐。李賀李憑箜篌引〉:「昆山玉碎鳳皇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國語辭典》:拿云(拏雲(yún))  拼音:ná yún
比喻志向遠(yuǎn)大。唐。李賀致酒行〉:「少年心事當(dāng)拿云,誰念幽寒坐嗚呃?!挂沧鳌改迷啤?。
《漢語大詞典》:金塘
謂堅固的石塘。《文選·劉楨〈公讌詩〉》:“芙蓉散其華,菡萏溢金塘?!?李善 注:“金塘,猶金堤也?!?南朝 梁 江淹 《學(xué)梁王兔園賦》:“於是金塘湎演,緑竹被坂?!?唐 李賀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四月》:“金塘閒水搖碧漪?!?王琦 匯解:“金塘,石塘也。以石為塘,喻其堅固若以金為之?!?/div>
分類:堅固匯解
《漢語大詞典》:生翠
翠色鮮明。 唐 李賀 《昌谷》詩:“竹香滿凄寂,粉節(jié)涂生翠?!?王琦 匯解:“生翠,謂其翠色鮮明?!?/div>
《國語辭典》:龍骨(龍骨)  拼音:lóng gǔ
1.龍的骨頭?!妒酚?。卷二九。河渠書》:「穿渠得龍骨,故名曰龍首渠?!?br />2.一種中藥。為古代動物骨骼的化石。有鎮(zhèn)靜、收斂的功效。
3.貫通船底前后的中央強(qiáng)力縱梁或構(gòu)材。船只的水下脊骨、肋骨及船殼板均連接于此。
《國語辭典》:龍骨車(龍骨車)  拼音:lóng gǔ chē
一種木制的水車,用以激水灌溉田地??衫萌肆?、畜力、風(fēng)力轉(zhuǎn)動汲水,架水槽由許多汲水的小箱子連接,由于連的很長,看起來像龍骨,故稱為「龍骨車」。
《漢語大詞典》:涼思(涼思)
凄涼的思緒。 唐 李賀 《昌谷詩》:“鴻瓏數(shù)鈴響,羈臣發(fā)涼思?!?王琦 匯解:“涼思,凄涼之思。” 宋 蘇舜欽 《暑景》詩:“吟餘晴月上,涼思入尊罍?!?明 陳所聞 《傍妝臺·秋夜溪上孫子真胡長白對雨》曲:“池館客淹留,坐深涼思動高秋?!?/div>
《漢語大詞典》:畫龍(畫龍)
(1).繪畫龍的形象。隋書·禮儀志三:“轜車,三品已上油幰,朱絲絡(luò)網(wǎng),施襈,兩箱畫龍?!?宋 梅堯臣 《還吳長文舍人詩卷》詩:“我輩彊追仿,畫龍成蜥蜴?!?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鑒·元朝:“道士 吳霞 ,所居 龍虎山 ,善畫龍?!?br />(2).龍的圖像。 唐 李賀 《平城下》:“青帳吹短笛,煙霧濕畫龍?!?王琦 匯解:“畫龍,即旗幟上所畫者也?!?span id="mldwm8c" class="book">《宋史·禮志五》:“﹝《畫龍祈雨法》﹞壇上植竹枝,張畫龍……俟雨足三日,祭以一豭,取畫龍投水中?!?br />(3).比喻徒有其表而無其實(shí)的事物。 明 李贄 《史綱評要·后秦紀(jì)·二世》:“ 沛公 乃真好儒,后世好儒,好畫龍耳。”《梅村詩話》十二引 清 蒼雪師 《贈方密之》詩:“山中久不見神駿,世上人多好畫龍。”參見“ 葉公好龍 ”。
《國語辭典》:葉公好龍(葉公好龍)  拼音:shè gōng hào lóng
古人葉子高喜歡龍,家里全用龍來雕飾。天上的龍知道此事,特到葉公家的窗口窺視。葉公見了真龍,卻嚇得面無人色。典出漢。劉向《新序。雜事》。后以葉公好龍比喻表里不一,似是而非的假象?!度龂?。卷三八。蜀書。秦宓傳》:「昔楚葉公好龍,神龍下之,好偽徹天,何況于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