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欧美r_日本黄色三极片_亚洲综合第一欧美日韩中文_337p日本大胆欧美人术艺术69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江上漁父,隱者,與范仲淹同時。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常州府江陰人,一作周禧,自號江上女史。周淑祜妹,周榮起次女,嫁同邑黃生。與姊同工畫花鳥,兼善寫觀音大士像。陳繼儒謂其十指放光,直造盧楞伽、吳道子筆墨之外。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江陰人。周榮公第三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23—1692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句容人,字在辛,號江上外史、郁岡掃葉道人。順治九年進士。自刑部郎中考選御史,巡按江西,以事黜。鄭成功入江之役時,重光曾參與防御。工書畫,能詩。有《江上詩集》、《書筏》、《畫筌》。
晚晴簃詩匯·卷二十六
笪重光,字在辛,號江上外史,丹徒人。順治壬辰進士,官御史。有《江上集》。

人物簡介

全臺詩
江昶榮(1841~1895),原名上蓉,字樹君,號秋舫,清六堆竹圍莊(今屏東縣內(nèi)埔鄉(xiāng))人。同治九年(1870)舉人,光緒九年(1883)登進士第。在朝廷派為四川即用知縣后,因中法戰(zhàn)爭爆發(fā),閩臺海道受阻,隔年始抵達四川,竟被朝廷誤認為抗命而遭革職。江昶榮復(fù)官無望欲返臺灣,成都好友為其餞行,即席賦詩〈逾限被議自蜀旋里留別諸同仁〉四首,四川道臺楊春樵評曰:「一字一淚,不覺同聲一哭。」此詩因而傳揚四川,前來拜謁者不斷,餞宴無數(shù),旅費遂不籌而足。光緒十三年(1887)返回臺灣,曾至恒春、臺南一帶任教。屏東隘寮溪經(jīng)年氾濫,力倡修筑堤防,關(guān)心公益,為鄉(xiāng)里稱道。二十一年(1895)割臺之役,聞訊憂憤,因病卒 。江昶榮的詩作目前輯錄發(fā)表的有吳濁流〈江昶榮的遺稿〉 、鐘壬壽〈江進士昶榮公事跡〉 兩文。據(jù)《屏東縣志?江昶榮傳》記載,江昶榮有遺詩三十首,以及福建鄉(xiāng)試朱卷一份。目前已知共有三十三首,吳濁流〈江昶榮的遺稿〉收錄二十九首,缺〈癸未年會試旅費無措親朋漠然聊賦七律以見志〉、〈偶然〉、〈偶成〉、〈賦得山翠萬重當檻出得山字五言八韻〉四首。前三首見鐘壬壽〈江進士昶榮公事跡〉,后一首見《福建鄉(xiāng)試朱卷》。今依據(jù)上述資料,予以匯整校錄。
維基
江昶榮(1841年—1895年),原名上蓉,字樹君,號春舫、秋舫,謚號誠睿兼謹。高屏六堆客家人。清領(lǐng)時期生于福建省臺灣府鳳山縣(今屬屏東縣內(nèi)埔鄉(xiāng)竹圍村),同進士出身。光緒九年(1883年),參加癸未科殿試,登進士三甲137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簽分發(fā)各省,以四川即用知縣任用。唯赴川途中遇中法戰(zhàn)爭受阻,以致延遲赴任,開罪于朝廷,被朝廷罷職而賦歸。歸鄉(xiāng)后任教于后堆(今內(nèi)埔鄉(xiāng))昌黎祠。民國六十年(1971年)一月,六堆鄉(xiāng)民有感于江昶榮對地方之奉獻,于西勢忠義亭(今六堆忠義亭)建碑紀念。

人物簡介

二十世紀詩詞文獻匯編
林散之(1898-1989)南京市浦口區(qū)烏江鎮(zhèn)林家坂人。六歲入塾,少時師從烏江稟生范柳堂、范培開、卜集進士張立庵學翌詩文書法,32歲赴上海師從黃賓虹學畫兩年,后歸江上草堂教書為生。37歲孤身作萬里游,得畫稿800余幅、詩近200首。解放后曾任江浦縣副縣長,后受聘于省國畫院。有“當代草圣”和“詩書畫三絕”之稱。著有《江上詩存》。
詞學圖錄
林散之(1898-1989) 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號三癡、左耳、江上老人等。安徽和縣人,生于江蘇江浦。三歲即喜寫畫,五歲能對物寫生,六歲入塾至十三歲七年間讀畢文史經(jīng)典,習作文、屬對、詩詞。一九三三年,遵黃黃賓虹囑“師古人,更要師造化”, 費時八個月,歷經(jīng)蘇、皖、魯、晉、豫、陜、川、鄂九省,游嵩山、華山、終南山、太白山、峨嵋山、廬山、混江、三峽等名勝,行程一萬六千余里,得畫稿八百余幅,詩二百首。建國初當選安徽省第一屆人民大會代表,曾任江浦縣(時屬安徽,現(xiàn)為南京浦口區(qū))農(nóng)田委員會副主任、江浦縣副縣長。六十年代初入江蘇省國畫院任專職畫師。曾為江蘇省國畫院一級美術(shù)師、省書法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趙樸初、啟功等稱之詩、書、畫“當代三絕”。有《江上詩存》等。
《國語辭典》:鐘山縣(鐘山縣)  拼音:zhōng shān xiàn
縣名。位于廣西東隅賀江上游富川江流域。境內(nèi)地勢平坦,農(nóng)產(chǎn)有米、麥、花生等。礦產(chǎn)以錫、鈾著名。
《漢語大詞典》:金近
(1915-1989)兒童文學家。浙江上虞人。早年當過學徒??箲?zhàn)期間曾在重慶流浪兒童教養(yǎng)院任教員。建國后曾任中國作協(xié)浙江分會副主席。著有詩集《小毛的生活》、童話集《冬天的玫瑰》等。
《漢語大詞典》:江禁
謂江上封鎖,禁止通行。 宋 趙與虤 娛書堂詩話卷上:“﹝ 毛國英 ﹞嘗經(jīng) 岳侯 駐兵之地, 江 禁方嚴, 國英 投詩云:‘鐵鎖沉沉截碧江,風旗獵獵駐危檣。 禹門 縱使高千尺,放過蛟龍也不妨?!钤唬骸娙艘病!垡远芍!?/div>
《國語辭典》:長江三峽(長江三峽)  拼音:cháng jiāng sān xiá
長江上游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合稱。西起四川省奉節(jié)縣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縣南津關(guān),長二百零四公里。自白帝城至巫山縣大寧河口,稱為「瞿塘峽」,大寧河口至巴東官渡口稱為「巫峽」,為三峽中最長的一峽,秭歸的香溪至南津關(guān)稱為「西陵峽」。峭崖壁立,水道曲折多險灘,水力資源豐富,有修筑高壩的地質(zhì)地貌條件。
《國語辭典》:四川盆地  拼音:sì chuān pén dì
地名。位于長江上游、中部高原盆地區(qū)的中部,長江經(jīng)盆地南部橫貫東流。首都成都位于其中。也稱為「紅盆地」。
《國語辭典》:伯舒拉嶺(伯舒拉嶺)  拼音:bó shū lā lǐng
山脈名。怒江西岸,南接高黎貢山。為怒江與伊洛瓦底江上游恩梅開江的分水嶺。
《國語辭典》:倪元璐  拼音:ní yuán lù
人名。(西元1593~1644)字玉汝,號鴻寶,浙江上虞人,是明代的忠臣。能詩文,工行草,善畫山水竹石。為人正直廉介,不畏強權(quán),官至戶部尚書。李自成攻陷京城時,自縊而亡,謚文正,清代時追謚文貞。有《倪文貞集》傳世。
《國語辭典》:夏丏尊  拼音:xià miǎn zūn
人名。(西元1886~1946)原名鑄,以字行,浙江上虞人,現(xiàn)代散文家。留學日本,返國后任教于浙江第一師范及上虞春暉中學,后任暨南大學文學院院長,且為開明書店創(chuàng)辦人之一。夏氏畢生從事文藝創(chuàng)作及翻譯,致力國文教材之編著。其散文清新流利、溫潤雋永。著有《文章作法》、《平屋雜文》,譯有《愛的教育》、《續(xù)愛的教育》、《近代日本小說集》,編有《開明國文講義》等。
《漢語大詞典》:百色市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西部、右江上游,鄰接云南省。1983年設(shè)市。人口30.7萬(1995年)。為廣西西部交通及物資集散中心。名勝古跡有粵東會館(紅七軍軍部舊址)、清風樓(紅七軍政治部舊址)。
《漢語大詞典》:德興市
在江西省東北部、樂安江上游。1990年設(shè)市。人口29萬(1995年)。富銅等礦產(chǎn)資源。有著名的德興銅礦,是全國最大的銅基地之一,有“中國的銅都”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