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4—268 【介紹】: 三國魏末西晉初瑯邪臨沂人,字休徵。事后母孝。母病欲食魚,天寒冰凍,祥解衣臥冰得鯉,后世列為二十四孝之一。漢末大亂,避地廬江,隱居三十余年。徐州刺史呂虔辟為別駕,有治績。魏高貴鄉(xiāng)公立,預(yù)定策功,拜司隸校尉,累遷司空、太尉。入晉,拜太保,封睢陵公?,樞巴跏献韵榧捌涞苡[始為盛門。
全晉文·卷十八
祥字休徵,瑯邪臨沂人,漢末避亂,隱居三十馀年。魏黃初中,徐州刺史呂虔檄為別駕,舉秀才,除溫令,累遷大司農(nóng)。高貴鄉(xiāng)公即位,封關(guān)內(nèi)侯,拜光祿勛,轉(zhuǎn)司隸校尉,遷太常,封萬歲亭侯,為三老。陳留王即位,拜司空,轉(zhuǎn)太尉,加侍中,封雎陵侯。晉受禪,拜太保,進爵為公。泰始五年卒,年八十五,謚曰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35—264 【介紹】: 即吳景帝。三國吳皇帝,字子烈。孫權(quán)第六子。初封瑯邪王。孫亮為吳主,徙丹楊,轉(zhuǎn)徙會稽。太平三年,孫綝廢亮,迎立休。不久,殺孫綝,寵任左將軍張布、丞相濮陽興。喜讀書,好射雉。在位時朝政紊亂,賦役繁重。在位七年。卒謚景。
全三國文·卷六十四
帝諱休,字子烈,大帝第六子,以太平三年迎立,改元永安,在位七年。謚曰景皇帝。
元毗 朝代:北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北魏宗室,鮮卑族,字休弼。常山王拓跋遵裔孫。孝武帝在藩,少與之親。及孝武即位,出必陪乘,入于臥內(nèi)。帝與高歡有隙,大臣議者多有異同,唯毗以關(guān)中帝王之地,殷勤勸請西入關(guān)。后策功論賞封魏郡王。高歡恨之,宣告云:天子西入,事起元毗,雖百赦,不在原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79—432 【介紹】: 南朝宋瑯邪臨沂人,字休元。王導曾孫。東晉末,為會稽王司馬道子驃騎參軍主簿。曾以農(nóng)務(wù)頓息,建議屯田。從劉裕征戰(zhàn),晉安帝義熙十一年,官至太尉長史,轉(zhuǎn)左長史。曾為劉裕請九錫。入宋,以佐命功,封華容縣公。宋少帝景平二年,參與徐羨之等廢殺少帝,宋文帝即位,進位司空。及羨之等被殺,弘既非首謀,弟曇首又為文帝親信,仍為侍中、司徒、揚州刺史。曾上表請士人不與庶民連坐,人丁全役自十六歲改為十七歲等。文帝元嘉九年,進位太保,領(lǐng)中書監(jiān)。歷任藩輔,不營財利。凡動止施為,及書翰儀體,人皆依仿之,謂之“王太保家法”。
全宋文·卷十八
弘字休元,敬弘從弟,晉司徒珣子。隆安末為會稽王道子驃騎參軍主簿。義熙初為武帝鎮(zhèn)軍咨議參軍,封華容縣侯,遷瑯邪王大司馬從事中郎。出為寧遠將軍、瑯邪內(nèi)史、尚書吏部郎中、豫章相,復(fù)為武帝中軍咨議參軍,遷大司馬右長史。轉(zhuǎn)吳國內(nèi)史,征為太尉長史,轉(zhuǎn)左長史,領(lǐng)彭城太守。宋國建,遷尚書仆射,領(lǐng)選。又遷監(jiān)江州豫州之西陽新蔡二郡諸軍事、撫軍將軍、江州刺史。武帝受禪,加散騎常侍,封華容縣公,進號衛(wèi)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文帝即位,進司空,封建安郡公。固辭,加使持節(jié)侍中,進號車騎大將軍,開府刺史如故。尋征為侍中、司徒、揚州刺史、錄尚書。以大旱遜位,降為衛(wèi)將軍。元嘉九年進太保,領(lǐng)中書監(jiān)。卒,謚曰文昭,有集二十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80—435 【介紹】: 南朝宋瑯邪臨沂人,字休泰。王偉之子。家貧,好史籍,博涉多聞。因得父舊書,撰《晉安帝陽秋》,時人謂宜居史職,除著作佐郎,使續(xù)后事,書論晉安帝義熙九年。受劉裕(宋武帝)密令,毒死安帝。恭帝即位,遷黃門侍郎,領(lǐng)著作郎、西省事,凡諸詔令,皆出其手。入宋,仍掌史事。少帝時,遷侍中,出為吳郡太守。所撰宗廟歌辭、《孝傳》等皆佚。
全宋文·卷十八
韶之字休泰,弘從弟。晉驃騎將軍廙曾孫,初為謝琰衛(wèi)軍參軍,除著作佐郎。領(lǐng)西省事,轉(zhuǎn)中書侍郎。恭帝即位,遷黃門侍郎,領(lǐng)著作郎西省如故。宋受禪,加驍騎將軍、本郡中正。少帝即位,遷侍中,出為吳興太守。文帝時征為祠部尚書,加給事中,免。又出為吳興太守,元嘉十二年卒,有集二十四卷。(案,《隋志》重出,前作十九卷,后作二十四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53 【介紹】: 南朝宋宗室。彭城人,字休明。宋文帝次子。封始興王。遷荊州刺史。初曲意事劉劭,與劭多有過失,屢為帝所詰責,乃共為巫蠱。及劭殺文帝自立,召浚同行,戎服乘馬而見劭。及劭敗,浚并其三子共為江夏王劉義恭所斬。
全宋文·卷十二
浚字休明,小字虎頭,文帝次子。元嘉十三年封始王,歷后將軍、湘州刺史,遷南豫州揚州刺史,加散騎常侍,進號中軍將軍。出為征北將軍、南徐兗二州刺史,徙衛(wèi)將軍荊州刺史,領(lǐng)護南蠻校尉。未行,元兇弒立,以為侍中中書監(jiān),領(lǐng)太子太傅、南州刺史,錄尚書事,為義軍所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18—471 【介紹】: 南朝宋瑯邪臨沂人,字休業(yè)。少有志行。初為廬陵國侍郎。母卒,隱居不仕。頗營田園之資。好文義,不以人俗累懷。宋孝建、大明、泰始中累辟不就。山中有蚿蟲,鳴聲清長,聽之使人不厭,而其形甚丑,乃為《蚿賦》以自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59 【介紹】: 南朝宋瑯邪臨沂人,字休光。宋文帝元嘉末任豫章太守,太子劉劭殺文帝,謙之起兵討劭。孝武帝初遷驍騎將軍,御史中丞,吳興太守,封邵陽縣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30—464 【介紹】: 字休龍,小字道民。南朝宋文帝第三子。初封武陵王,歷任湘、雍、徐等州刺史,都督諸州軍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率軍鎮(zhèn)壓江漢蠻民起義。后文帝為太子劉劭所殺,率兵進討,至新亭即位稱帝,殺劉劭。在位期間,剪除宗室,重用中書通事舍人戴法興、巢尚之、戴明寶,使專朝政。推行土斷,并限制占山封水,抑制大族,加強君權(quán),在位十一年。廟號世祖。
全宋文·卷五
帝諱駿,字休龍,小字道民,文帝第三子。元嘉十二年封武陵王,歷湘州南豫州刺史。伐石頭,徙雍州刺史,鎮(zhèn)襄陽。又徙徐州刺史,鎮(zhèn)彭城;復(fù)徙湘州刺史。元兇弒立,舉兵入討,以三十年五月即位。改元二:孝建、大明。在位十一年,謚曰孝武皇帝,廟號世祖。有集三十一卷。
《漢語大詞典》:王休
帝王的美德。《詩·大雅·江漢》:“ 虎 拜稽首,對揚王休。” 鄭玄 箋:“策令之時,稱揚王之美德?!?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92595' target='_blank'>《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九·北齊享廟樂辭》:“祖考其鑒,言萃王休?!?span id="c5vizes" class="book">《舊唐書·忠義傳上·王義方》:“﹝ 李義府 ﹞不能盡忠竭節(jié),對敭王休。” 宋 強至 《上知郡都官狀》:“入對王休,備攄賢藴?!?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節(jié):“特別是人君的盛德上感天庭,這是應(yīng)該報揚王休的了?!?br />陰陽五行家用語。猶進退。謂進賢而退不肖。 漢 王符 潛夫論·考績:“九卿分職,以佐三公;三公總統(tǒng),典和陰陽,皆當考治以效實為王休者也?!?彭鐸 校正引 俞樾 云:“此言自守相令長至三公,皆當考績以效實而進退之,賢則任用,不賢則罷斥?!跣荨纸栌梦逍型跸嘈萸糁h?!眳⒁姟?王相 ”。
《漢語大詞典》:王相
陰陽家以王(旺盛)、相(強壯)、胎(孕育)、沒(沒落)、死(死亡)、囚(禁錮)、廢(廢棄)、休(休退)八字與五行、四時、八卦等遞相配搭,以表示事物的消長更迭。五行用事者為王,王所生為相,表示物得其時。 漢 王充 論衡·難歲:“立春,艮王、震相、巽胎、離沒、坤死、兌囚、乾廢、坎休。王之沖死,相之沖囚,王相沖位,有死囚之氣?!?漢 王符 潛夫論·夢列:“風雨寒暑謂之感,五行王相謂之時……故審其徵候,內(nèi)考情意,外考王相,即吉兇之符,善惡之效,庶可見也?!?汪繼培 箋:“《五行大義》云:五行體休王者,春則木王,火相,水休,金囚,土死;夏則火王,土相,木休,水囚,金死;六月則土王,金相,火休,木囚,水死;秋則金王,水相,土休,火囚,木死;冬則水王,木相,金休,土囚,火死。” 南朝 陳 徐陵 《報德寺剎下銘》:“觀其山川形勢,王相徵圖,瞻拜高巒,宛如前夢?!?唐 白居易 《詠家醞十韻》:“井泉王相資重九,麴蘗精靈用上寅。” 清 梅曾亮 《書李林孫事》:“ 土鋆 與言,言形勢王相,用兵奇正之道,皆不省?!?王文濡 等音注:“王相,陰陽家語。一作‘旺相’……俗以得時為旺相,失時為休囚?!?/div>
《漢語大詞典》:王相
(1).諸侯王之相。 三國 魏 王肅《諸王國相宜為國王服斬缞議》:“王則國家所以封,王相則國家使為王臣,但王不與理人之事耳?!?br />(2).星座名。即王良。韓非子·飾邪:“此非豐隆、五行、太一、王相、攝提、六神、五括、天河、殷搶、歲星非數(shù)年在西也?!?梁啟雄 解引 尹桐陽 曰:“王相,王良也。”參見“ 王良 ”。
《分類字錦》:圣王休祥(圣王休祥)
《神農(nóng)經(jīng)》:山川云雨、五行四時、陰陽晝夜之精以生五色神芝,皆為圣王休祥焉。
《國語辭典》:便殿  拼音:biàn diàn
正殿以外的其他宮殿,常為皇帝宴息之處。宋。蘇軾〈諫賈浙燈狀〉:「右臣向蒙,召對便殿?!挂沧鳌竸e殿」、「別宮」。
《漢語大詞典》:王所
(1).指燕寢,古代帝王休息安寢的處所。周禮·天官·九嬪:“九嬪掌婦學之灋……而以時御敘于王所?!?鄭玄 注:“王所息之燕寢。”史記·周本紀:“ 武王 至 周 ,自夜不寐, 周公 旦 即王所曰:‘曷為不寐?’”
(2).指行宮。《穀梁傳·僖公二十八年》:“公朝于王所。朝不言所,言所者,非其所也。” 惠棟 九經(jīng)古義·穀梁傳:“王所者,猶 漢 時所謂行在所也?!?唐 劉禹錫 《山南西道新修驛路記》:“ 華陽 黑水 ,昔稱丑地,近者嘗為王所,百態(tài)丕變?!?/div>
《漢語大詞典》:幄次
古代帝王休憩或祀神用的帷帳。宋史·禮志二:“侍中請降輅赴幄次,有司奏解嚴?!?宋 周密 武林舊事·天申圣節(jié):“樂作,衛(wèi)士山呼,駕興,入幄次小歇?!?span id="5ewko9z" class="book">《清史稿·禮志二》:“﹝ 乾隆 ﹞十四年,展拓西郊壇宇,更新幄次?!?/div>
《國語辭典》:情不自勝(情不自勝)  拼音:qíng bù zì shēng
情感激動得無法承受。南朝宋。明帝〈罪始安王休仁詔〉:「追尋悲痛,情不自勝。」也作「情不自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