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06詞典 2分類詞匯 204
《漢語大詞典》:瑣末(瑣末)
(1).細(xì)微。 魯迅 《墳·科學(xué)史教篇》:“顧 培庚 之時,學(xué)風(fēng)至異,得一二瑣末之事實,輒視為大法之前因。”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 屈原 ﹞懷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瑣末,放言無憚,為前人所不敢言。”
(2).指細(xì)微之事。 吳稚暉 《上海蘇報案紀(jì)事》:“ 蔡孑民 聞余説得太毛細(xì),即怒而起曰:‘何至爭及瑣末,不成説話。’”
分類:細(xì)微
《漢語大詞典》:豪忽
(1).猛烈急驟。 宋 歐陽修 《喜雪示徐生》詩:“寒風(fēng)借天勢,豪忽肆陵轢?!?br />(2).細(xì)微;絲毫。豪,通“ 毫 ”。 章炳麟 《論漢字統(tǒng)一會》:“如執(zhí)左券,以合右方之契,雖更千載,而豪忽未嘗相左?!?/div>
《國語辭典》:小末  拼音:xiǎo mò
1.細(xì)小而卑微的。元。無名氏《替殺妻》第一折:「嫂嫂你是個良人良人宅眷,不是小末小末行院?!乖?。朱庭玉〈梁州第七。腹內(nèi)包藏錦繡套。么〉:「雖是個女流輩,然住在花街柳陌,小末的誰及。」
2.在戲劇中扮演年輕男子的角色。元。無名氏《貨郎旦》第三折:「(喚小末科云)春郎孩兒,你近前來,我有句話與你說?!挂卜Q為「小末尼」。
《漢語大詞典》:纖須(纖須)
少許;細(xì)微。《元典章·戶部二·祇應(yīng)》:“出使人員驅(qū)馳終日,其給經(jīng)過宿頓去處,除依例應(yīng)副米麪肉貨外,必用纖須鹽醬?!?元 王實甫 《麗春堂》第三折:“銀絲界破波文緑,可怎生浮蝣兒不動纖須?!?/div>
《漢語大詞典》:孅介
細(xì)微。漢書·王吉傳:“恩愛行義孅介有不具者,於以上聞,非饗國之福也。”漢書·楚孝王劉囂傳:“ 楚王囂 素行孝順仁慈,之國以來二十餘年,孅介之過未嘗聞,朕甚嘉之。”
分類:細(xì)微
《漢語大詞典》:紗紗(紗紗)
細(xì)微。 漢 揚(yáng)雄 《太玄·堅》:“韯螮紗紗,縣于九州?!?范望 注:“韯德者德輕如毛,民鮮能舉之,故言紗紗也。” 司馬光 集注引 王涯 曰:“紗與眇同。”
《國語辭典》:針尖兒(針尖兒)  拼音:zhēn jiān ér
比喻細(xì)微。如:「針尖兒般的小事也介意,真不大方?!?/div>
分類:細(xì)微
《漢語大詞典》:涓縷(涓縷)
比喻細(xì)微。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六:“而 朱公 一儒生,以區(qū)區(qū)辯給,欲整其亂,祗自取辱焉。涓縷未申,勍敵已至?!?/div>
分類:細(xì)微
《國語辭典》:一線(一線)  拼音:yī xiàn
1.比喻極為細(xì)微。如:「一線希望」。《文明小史》第五回:「至于拿到的人,但有一線可以開脫他們的地方,我沒有不竭力的替他們開脫。」
2.一根線。比喻微小的湊合。如:「千里姻緣一線牽」。
3.直接與敵人交戰(zhàn)的地方。如:「第一線」。
《國語辭典》:須眉(須眉)  拼音:xū méi
胡須和眉毛?!稘h書。卷六六。蔡義傳》:「義為丞相時,年八十馀,短小無須眉,貌似老嫗,行步俛僂,常兩吏扶夾,乃能行?!挂沧鳌疙毭肌埂?/div>
《國語辭典》:須眉(鬚眉)  拼音:xū méi
1.胡須和眉毛?!肚f子。天道》:「水靜則明燭須眉,平中準(zhǔn),大匠取法焉?!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七:「風(fēng)冷須眉透骨寒,人在水晶宮里?!挂沧鳌疙毭肌埂?br />2.比喻成年男子。明。凌濛初《紅拂記》第四出:「枉須眉不識人,卻被俺女娘們笑破口。」《紅樓夢》第一回:「何我堂堂須眉,誠不若彼裙釵哉,實愧則有馀。」
《漢語大詞典》:須麋(鬚麋)
見“ 須眉 ”。
見“ 鬚眉 ”。
《國語辭典》:絲絲(絲絲)  拼音:sī sī
形容極細(xì)。宋。陸游 花時遍游諸家園詩一○首之八:「絲絲紅萼弄春柔,不似疏梅只慣愁?!?/div>
《國語辭典》:微言  拼音:wéi yán
1.精妙的言論。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論說》:「昔仲尼微言,門人追記,故仰其經(jīng)目,稱為論語?!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5188' target='_blank'>李白 〈別韋少府〉詩:「多君枉高駕,贈我以微言?!?br />2.隱微諷諫的言辭?!端螘?。卷六九。范曄傳》:「熙先素有等嘧,盡心事之,曄遂相與異常,申莫逆之好,始以微言動曄,曄不回,熙先乃極辭譬說。」
《國語辭典》:毫發(fā)(毫髮)  拼音:háo fǎ
毫毛及頭發(fā)。比喻極少的數(shù)量。漢。王充《論衡。齊世》:「方今圣明,承光武,襲孝明,有浸酆溢美之化,無細(xì)小毫發(fā)之虧。」《三國演義》第二五回:「昨日曹軍入城,我等皆以為必死;誰想毫發(fā)不動,一軍不敢入門?!?/div>
《國語辭典》:秋毫  拼音:qiū háo
鳥獸在秋天所生的細(xì)毛。后比喻微細(xì)的事物?!秴问洗呵铩O茸R覽。察微》:「察其秋毫,則大物不過?!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呕兀骸干俦髁睿然鸢裁?,秋毫不許驚動?!?/div>
《國語辭典》:毫端  拼音:háo duān
1.毫毛的末端。比喻極微小的部分。《后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論曰》:「嗚呼!千里之差,興自毫端,失得之源,百世不磨矣?!顾?。張孝祥〈水調(diào)歌頭。江山自雄麗〉詞:「漱冰濯雪,眇萬里一毫端?!?br />2.筆端、筆下。宋。韓琦觀胡九齡員外畫牛〉詩:「采摭諸家百馀狀,毫端古意多含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