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29分類詞匯 229
《國語辭典》:晝錦堂(晝錦堂)  拼音:zhòu jǐn táng
1.宋朝名相韓琦的故宅,位于河南省安陽縣城東南隅,乃韓琦拜相后返鄉(xiāng)重建,歐陽修曾為之作有名的〈晝錦堂記〉。
2.詞牌名。有平韻、仄韻兩體。
3.曲牌名。為南曲入仙呂宮正曲。
《漢語大詞典》:陽臺夢(陽臺夢)
(1).指男女歡會。 五代 李存勖 《陽臺夢》詞:“ 楚 天云雨卻相和,又入 陽臺 夢?!?span id="91xviby" class="book">《水滸傳》第六五回:“寃魂不赴 陽臺 夢,笑煞癡心 安道全 ?!眳⒁姟?陽臺 ”。
(2).詞牌名。此調(diào)有兩體,四十九字者,調(diào)見《尊前集》, 五代 李存勗 ( 唐莊宗 )制,因詞又有“又入陽臺夢”句,遂取以為名;五十七字者,調(diào)見《花草粹編》, 宋 解昉 制,兩體截然不同。
《國語辭典》:陽臺(陽臺)  拼音:yáng tái
1.樓房的平臺。有欄桿,可在此曬衣物,或登眺、乘涼。
2.語出《文選。宋玉。高唐賦序》:「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為男女合歡的處所。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人去陽臺,云歸楚峽?!埂读凝S志異。卷四。狐諧》:「既不賜見,我輩留宿,宜勿去,阻其陽臺?!挂卜Q為「巫山」。
3.山名。在湖北省漢川縣南。一說在四川省巫山縣境。
《漢語大詞典》:杜韋娘(杜韋娘)
(1). 唐 歌女名。 唐 教坊用為曲名。 唐 劉禹錫 《贈李司空妓》詩:“高髻云鬟宮樣粧,春風(fēng)一曲《杜韋娘》。”
(2).借指名妓。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 杜韋娘 不似舊時,帶圍寬清減了瘦腰肢。”
(3).詞牌名。 宋 人借 唐 舊曲另翻慢詞,雙調(diào),一百零九字,仄韻。
(4).曲牌名。屬南曲仙呂宮。字句格律與詞牌不同。用作引子。
《漢語大詞典》:步虛詞(步虛詞)
(1).道教唱經(jīng)禮贊之詞。 唐 王建 《贈王處士》詩:“道士寫將行氣法,家童授與步虛詞?!?清 汪琬 《賦得宮人入道》詩:“垂手只攜禳斗訣,點唇初習(xí)步虛詞?!币嗍》Q“ 步虛 ”。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八:“公以母老,急於進用,因乾明圣節(jié),進《內(nèi)道場醮步虛》十首,中有‘玉堂臣老非仙骨,猶在丹臺望泰階。’上悉其意,俾參大政。”參見“ 步虛 ”。
(2).樂府雜曲歌名。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八·步虛詞 郭茂倩 題解引 唐 吳兢 《樂府解題》:“《步虛詞》,道家曲也。備言眾仙縹緲輕舉之美?!?北周 庾信 、 隋煬帝 、 唐 顧況 、 劉禹錫 等均有擬作。
(3).詞牌名。即《西江月》
《漢語大詞典》:步虛
(1).道士唱經(jīng)禮贊。 唐 李白 《題隨州紫陽先生壁》詩:“喘息飡妙氣,步虛吟真聲?!?王琦 注引異苑:“ 陳思王 游山,忽聞空里誦經(jīng)聲,清遠遒亮,解音者則而寫之,為神仙聲。道士效之,作步虛聲?!?唐 施肩吾 《聞山中步虛聲》詩:“何人步虛南峯頂,鶴唳九天霜月冷?!?span id="pibcv5l"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徽宗宣和元年》:“都城暴水,遣 靈素 厭勝,方率其徒步虛城上,役夫爭舉梃將擊之,走而免?!?明 無名氏 《精忠記·兆夢》:“小道小道,其實玄妙,善能步虛,又會佐醮?!?br />(2).見“ 步虛詞 ”。
(3).指道家傳說中神仙的凌空步行。漢武帝內(nèi)傳:“可以步虛,可以隱形。長生久視,還白留青。” 明 劉基 《升天行》:“中夜集五靈,步虛欵天關(guān)?!?清 蔣士銓 《第二碑·留香》:“浩氣長生,靈旗暗閃,且喜時逢清晏,歲際豐盈,不免步虛巡按一回?!?/div>
《國語辭典》:風(fēng)入松(風(fēng)入松)  拼音:fēng rù sōng
1.樂曲名。古琴曲?!锻ㄖ尽份d〈風(fēng)入松〉為三十六雜曲之一。作者不詳?,F(xiàn)存?zhèn)髯V中的歌詞作者為唐代皎然,內(nèi)容描寫月夜彈琴如風(fēng)吹松林的聲音,唐代已流傳此曲。
2.曲牌名。北曲屬雙調(diào)。南曲屬仙呂入雙調(diào),常常使用。一般使用在雙調(diào)套曲內(nèi),昆曲及京劇有此曲牌的運用。
3.樂曲名。北管常用器樂曲。
《國語辭典》:玉樓春(玉樓春)  拼音:yù lóu chūn
1.傳奇名。清謝宗錫撰,演元拜住與二女于杏園樓下遇合的故事。樓名玉樓春,故以為劇名。
2.一種牡丹花。
3.詞牌名。即木蘭花,唐顧夐所作木蘭花起句有「月照玉樓春漏促」和「柳映玉樓春日晚」句,因又取玉樓春為調(diào)名。
《漢語大詞典》:小梅花
(1). 唐 大角曲名。樂府詩集·橫吹曲辭四·梅花落 宋 郭茂倩 題解:“‘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按 唐 大角曲亦有‘大單于’、‘小單于’、‘大梅花’、‘小梅花’等曲,今其聲猶有存者?!?宋 曾鞏 《早起赴行香》詩:“枕前聽盡《小梅花》,起見中庭月未斜?!币嗍》Q“ 小梅 ”。 宋 方千里 《解語花》詞:“更漏殘,驚聽西樓,吹《小梅》初罷。”
(2).詞牌名。即《梅花引》。 宋 賀鑄 有《小梅花》詞。
《漢語大詞典》:醉東風(fēng)(醉東風(fēng))
詞牌名。即《清平樂》。 元 張翥 詞有“明朝來醉東風(fēng)”句,故名。參閱《詞譜》五。
分類:詞牌名
《漢語大詞典》:踏莎行
(1).詞牌名。又名《柳長春》、《喜朝天》《踏雪行》等。雙調(diào)五十八字,仄韻。又添字名《轉(zhuǎn)調(diào)踏莎行》,雙調(diào)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六句四仄韻。參閱《詞譜》卷十三。
(2).曲牌名。南曲仙呂宮、北曲商角調(diào)均有同名曲牌。南曲較常見,字句格律與詞牌同。用作引子。北曲與詞牌不同,用于套曲中。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宇文綬 ﹞就旅邸中,取出文房四寳,做了隻曲兒,喚做《踏莎行》?!?/div>
《漢語大詞典》:秦樓月(秦樓月)
詞牌名。此詞仿自 李白 。因詞有“ 秦 娥夢斷 秦 樓月”句,故名《秦樓月》,又名《憶秦娥》。雙調(diào),四十六字。前段五句,三仄韻,一迭句,二十一字。后段五句,三仄韻,一迭句,二十五字。
《國語辭典》:滿江紅(滿江紅)  拼音:mǎn jiāng hóng
1.比喻成績大部分不及格。如:「他這次的成績單是滿江紅?!?br />2.詞牌名。有仄韻、平韻兩體,仄韻詞宋人填者最多,平韻詞只有姜夔詞一體。
《漢語大詞典》:雨霖鈴(雨霖鈴)
亦作“ 雨淋鈴 ”。
(1). 唐 教坊曲名。 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補遺》:“ 明皇 既幸 蜀 ,西南行初入 斜谷 ,屬霖雨涉旬,於棧道雨中聞鈴,音與山相應(yīng)。上既悼念 貴妃 ,採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焉?!?唐 元稹 《琵琶歌》:“因茲彈作《雨霖鈴》,風(fēng)雨蕭條鬼神泣?!?明 梁辰魚 《紅線女》第一折:“《雨霖鈴》空響人何處,只落得渺渺獨愁予。” 清 納蘭性德 《浣溪沙》詞:“信得羽衣傳鈿合,悔教羅襪葬傾城,人間空唱《雨淋鈴》?!眳㈤?宋 樂史 《楊太真外傳》、 宋 王灼 碧雞漫志卷五。
(2).詞牌名。由 唐 教坊曲演化而成。雙調(diào),一百零三字,仄韻。 宋 柳永 始作。 柳永 一生失意潦倒,生活漂泊無定。在他離開 汴京 時作此詞,以抒發(fā)惜別之情。詞中有“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之句,膾炙人口。后用以指代失意潦倒。 清 陳維嵩 《贈歌者陳郎》詩:“憐爾少年非失意,逢人也唱《雨霖鈴》?!?/div>
《漢語大詞典》:解連環(huán)(解連環(huán))
(1).戰(zhàn)國策·齊策六:“ 秦始皇 嘗使使者遺 君王后 玉連環(huán),曰:‘ 齊 多智,而解此環(huán)不?’ 君王后 以示羣臣,羣臣不知解; 君王后 引椎椎破之,謝 秦 使曰:‘謹以解矣!’”后以“解連環(huán)”比喻解決難題。 宋 辛棄疾 《漢宮春·立春日》詞:“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huán)?!?清 鄭燮 《與丹翁書》:“此等辭令,固非庸手所能,亦非狠手所辦,真是解連環(huán)妙手?!币嗍∽鳌?解環(huán) ”。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酷儒莠書:“其意蓋倣 齊 君王后 以椎解環(huán),不知環(huán)破即解,亂絲斬之仍不治也。”
(2).詞牌名。又名《望梅》、《杏梁燕》。雙調(diào)一百零六字,仄韻。《詞譜》卷三四:“此調(diào)始自 柳永 ,以詞有‘信早梅偏占陽和’,及‘時有香來,望明艷遙知非雪’句,名《望梅》。后因 周邦彥 詞有‘妙手能解連環(huán)’句,更名《解連環(huán)》。 張輯 詞有‘把千種舊愁,付與杏梁語燕’句,又名《杏梁燕》?!?/div>
《漢語大詞典》:怨啼鵑(怨啼鵑)
詞牌名。即《浣溪沙》。雙調(diào),四十二字。《詞譜》卷四:“《浣溪沙》, 唐 教坊曲名……有‘一番春事怨啼鵑’句,名《怨啼鵑》。”參見“ 浣溪沙 ”。
分類:詞牌名
《漢語大詞典》:浣溪沙
亦作“ 浣溪紗 ”。亦作“ 浣紗溪 ”。
(1). 唐 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分平韻、仄韻兩體。平韻見 唐 人詞,仄韻始自 南唐 李煜 ,均雙調(diào)四十二字。參閱 清 萬樹 詞律卷三。
(2).曲牌名。有二,均屬南曲南呂宮。其一字數(shù)格律與詞牌半闋同,用作引子;另一與詞牌不同,用作過曲。
《漢語大詞典》:阮郎歸(阮郎歸)
(1).詞牌名。以神話傳說 劉晨 、 阮肇 遇仙而復(fù)歸事得名。雙調(diào),九句,四十七字,平韻。又名《碧桃源》、《醉桃源》、《宴桃源》、《濯纓曲》。見《詞譜》卷六。
(2).曲牌名。有二,均屬南曲南呂宮。其一字數(shù)與詞牌同,但多僅用前半闋或后半闋,用作引子;其一字數(shù)與詞牌不同,用作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