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0,分1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承運
車流
鹽綱
濟運
石方
運路
運事
重車
通運
馬腳
輕貨
遞運
海漕
河運
陸馳
《國語辭典》:承運(承運)  拼音:chéng yùn
1.承受天命?!稌x書。卷二三。樂志下》:「景皇承運,纂隆洪緒?!姑?。無名氏《鳴鳳記》第四一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繩愆糾繆,臣道為先?!弧?br />2.承載運送。如:「承運貨物」?!肚迨犯濉>硪欢?。食貨志三》:「蓋招商局為中國公司,前李鴻章奏準(zhǔn)漕米、軍米悉歸招商局承運,實寓有深意也。」
《國語辭典》:車流(車流)  拼音:chē liú
往來不絕,有如流水的車輛。如:「每逢例假日,高速公路便車流不斷?!?/div>
《國語辭典》:鹽綱(鹽綱)  拼音:yán gāng
舊時成批運送食鹽的組織。明萬歷中,立鹽政綱法,分綱行銷,淮南編為十綱,淮北編為十綱,清因襲其制行鹽,遂成世業(yè),道光后始廢。
《漢語大詞典》:濟運(濟運)
渡水運輸。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朱清張瑄:“ 朱清 、 張瑄 以隸卒之賤,受 世祖 知遇,以海艘濟運,及夫末際,歲運至四百萬之多。”
《國語辭典》:石方  拼音:shí fāng
量詞。計算石頭體積的單位。一石方等于一立方米。
《漢語大詞典》:運路(運路)
指運輸?shù)牡缆贰?span id="ycwmdrh" class="book">《魏書·傅豎眼傳》:“﹝ 蕭衍 ﹞欲擾動 氐蜀 ,以絶運路?!?唐 呂溫 《代李侍郎與韓宣武司空書》:“蓋以運路擁滯,私鹽撓法,力非有司所及?!?span id="bgt3odo" class="book">《宋書·地理志四》:“ 揚 壽 皆為巨鎮(zhèn), 真州 當(dāng)運路之要?!?/div>
分類:運輸道路
《漢語大詞典》:運事(運事)
運輸事務(wù)。 唐 韓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銘》:“ 河南 尹奏疏授 伊闕 尉,佐水陸運事?!?/div>
《漢語大詞典》:重車(重車)
(1).裝載衣食用具的車子。史記·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 霍去病 ﹞少而侍中,貴,不省士。其從軍,天子為遣太官齎數(shù)十乘,既還,重車餘棄粱肉,而士有飢者?!?span id="u8x8sjy" class="book">《漢書·朱買臣傳》:“ 買臣 隨上計吏為卒,將重車至 長安 ,詣闕上書。” 顏師古 注:“載衣食具曰重車?!?br />(2).指古代運輸輜重的兵車,以別于輕車。孫子·作戰(zhàn)“馳車千駟,革車千乘” 三國 魏 曹操 注:“馳車,輕車也,駕駟馬;革車,重車也,言萬騎之重?!?杜牧 注:“輕車,乃戰(zhàn)車也。古者車戰(zhàn),革車、輜車,重車也,載器械、財貨、衣裝也?!眳⒁姟?革車 ”。
《國語辭典》:革車(革車)  拼音:gé jū
兵車。《禮記。明堂位》:「成王以周公為有勛勞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車千乘?!埂稇?zhàn)國策。秦策一》:「革車百乘,綿繡千純,白璧百雙,黃金萬溢?!?/div>
分類:兵車
《國語辭典》:通運(通運)  拼音:tōng yùn
交通運輸。如:「大型的通運公司由于成本高,營運范圍廣大,稍有不慎,即可能面臨破產(chǎn)的命運?!?/div>
《國語辭典》:馬腳(馬腳)  拼音:mǎ jiǎo
1.馬的腳。《后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超》:「超還至于寘,王侯以下皆號泣曰:『依漢使如父母,誠不可去。』互抱超馬腳,不得行?!?br />2.比喻內(nèi)情或破綻?!段饔斡洝返谌鸹兀骸柑瘸跃浦虚g,千千仔細(xì),萬萬個小心,卻莫要現(xiàn)出厚嘴臉來,露出馬腳,走了風(fēng)汛,就不斯文了?!?/div>
《漢語大詞典》:輕貨(輕貨)
(1).微小而貴重的財貨。韓非子·六反:“夫陳輕貨於幽隱,雖 曾 史 可疑也;懸百金於市,雖大盜不取也?!?陳奇猷 集釋引 太田方 曰:“輕貨,貨之可懷者?!?br />(2).指絹帛一類的物品。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釐革》:“ 肅宗 初即位,在 彭原 、 第五琦 以言事得召見,請於 江 淮 分置租庸使,市輕貨以濟軍須。”《宋代三次農(nóng)民起義史料匯編·李順之變》:“輕貨紋縠,即自京師至兩 川 設(shè)傳置,發(fā)卒負(fù)擔(dān),每四十卒所荷為一綱,號為日進(jìn)?!?br />(3).又稱輕浮貨、輕泡貨、泡貨。運輸部門對體積大而重量輕的貨物的通稱。如空鐵桶、泡沫塑料等。
《漢語大詞典》:遞運(遞運)
(1).交替運轉(zhuǎn);循環(huán)往復(fù)。宋書·鄧琬傳:“夫晦明遞運,崇替相沿。”明史·食貨志三:“自 淮 至徐以 浙 直 軍,自 徐 至 德 以京衛(wèi)軍,自 德 至 通 以 山東 、 河南 軍,以次遞運,歲凡四次。”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辯命論》:“豈非否泰相傾,盈縮遞運,而汩之以人?!?br />(2).驛站運輸;轉(zhuǎn)運。 宋 高承 事物紀(jì)原·軍伍名額·遞兵:“三年正月,又詔郡國起今后不得差道路居人充遞運腳力?!?span id="q3lfzpc" class="book">《元典章·刑部十三·添給巡捕弓箭》:“近為御河會通河道,北自 大都 ,南抵 江 淮 ,遞運係官諸物?!?/div>
《漢語大詞典》:海漕
海運。古時指從海道運輸糧食。 明 陶宗儀 輟耕錄·朱張:“時方輓漕東南供京師,運河溢淺,不容大舟……二人者,建言海漕事,試之,良便?!?清 錢謙益 《夜泊滸墅關(guān)》詩之四:“更長細(xì)聽關(guān)門柝,燭短麤繙海漕書。” 清 魏源 《擬進(jìn)呈元史新編序》:“ 元 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過於 漢 唐 ?!?/div>
《國語辭典》:河運(河運)  拼音:hé yùn
利用河道輸運糧食、貨品或載運旅客等。如:「臺灣的河流因水量不穩(wěn),所以河運不發(fā)達(dá)?!埂对?。卷一六六。列傳。羅璧》:「至元十二年,始運江南糧,而河運弗便?!?/div>
《漢語大詞典》:陸馳(陸馳)
陸路運輸。 宋 梅堯臣 《汴渠》詩:“設(shè)無通舟航,百貨當(dāng)陸馳。”
分類:陸路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