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金道士。東萊人,字通妙,號長生子。事母至孝,師王哲,得其傳,注有《黃庭》、《道德》、《清凈》等經(jīng)。一日鳴鼓集眾,告以去期,乃曲肱而逝。贈長生輔化明德真人。
人物簡介
【介紹】: 金道士。河中萬泉人,字海南,號元沖子。童時不作嬉戲,事親至孝。慕仙學(xué)道,后遇長春真人丘處機(jī)于棲游庵。金末兵亂,避于綿山。卒年七十九。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武陵人。隨父宦游,流寓廣西。專心慕道,遍游名山。寧宗嘉定間居融州,為道觀中卓然者。年八十余卒。全宋詩
杜應(yīng)然,武林(今浙江杭州)人,號懶庵野叟。道士。寧宗嘉定十五年(一二二二)始為廣西天慶觀主持。事見《道家金石略》宋代部分引廣西博物館藏拓片。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介紹】: 宋隆興豐城人,字休文,號勿齋。江西閤皂山道士。理宗淳祐中敕賜高士、右街鑒儀,主管教門公事。有《勿齋集》。全宋詩
楊至質(zhì),字休文,號勿齋,豐城(今屬江西)人。道士。理宗紹定元年(一二二八)真德秀為題《勿齋記》(《西山文集》卷二六)。今錄詩二首。全宋文·卷七九五三
楊至質(zhì),字休文,號勿齋,豐城(今江西豐城)人。江西閣皂山道士。淳祐中,敕賜高士、右街監(jiān)儀、主管教門公事。著有《勿齋先生文集》二卷(存)、《竹宮表制》一卷。見真德秀《勿齋記》(《西山文集》卷二六),劉克莊《云泉精舍記》(《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八八),趙希弁《郡齋讀書附志》卷上,《宋詩紀(jì)事》卷九○。
人物簡介
鄧道樞,字應(yīng)叔,號山房,綿州(今四川綿陽)人。道士。理宗端平中隨魏了翁出蜀,一時名輩皆與游。后住持吳郡文昌宮。宋亡,棲城東上官氏廢圃,名會道觀。有《東游集》,已佚。明正德《姑蘇志》卷五八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219—1293 【介紹】: 元道士。鈞州陽翟人。丘處機(jī)四傳弟子,號洞明真人。少時為蒙古軍所擄。后從宋德方學(xué)道。居云州金閤山,道譽甚著。中統(tǒng)三年,受丞相安童之聘,告以修身治世之要。后為諸路道教都提點,嗣玄門掌教真人,掌管天下全真道。二十二年,退隱昌平三元觀。有《西云集》。
人物簡介
【介紹】: 名或作師秀。宋臨安錢塘人,號雪巘。博學(xué)有卓行。宋末入天慶觀為道士,以清苦節(jié)行著聞。有《南華真經(jīng)義海纂微》。全宋詩
褚伯秀,一名師秀,號雪巘,杭州(今屬浙江)人。錢塘天慶觀道士。曾集注《南華經(jīng)》一百六卷,刻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奉旨入《道藏》,又注《道德》、《沖虛》二經(jīng),均佚。入元,宣撫尤平章聞名欲見之,不與交接。事見《宋季忠義錄》卷一四、《武林玄妙觀志》卷二。今錄詩七首。全宋文·卷八二五二
褚伯秀,字雪巘,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杭州天慶觀道士,師事范應(yīng)元。入元尚在。嘗集注《莊》、《老》、《列》三子,今尚存《南華真經(jīng)義海纂微》一○六卷。見《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四六該書提要、周密《浩然齋雅談》卷中、《宋季忠義錄》卷一四。
人物簡介
【生卒】:1237—1318 【介紹】: 宋末元初道士。太平州當(dāng)涂人,字處逸,號南谷子。十四歲出家。度宗時賜號輔教大師。修道武康計籌山升元報德觀。后為元世祖召見,上疏言求賢養(yǎng)賢用賢之道。詔提點道教,住持杭州宗揚宮。成宗大德七年,授杭州路道錄教門高士真人,仍領(lǐng)升元觀事。仁宗皇慶元年,授隆道沖真崇正真人。有《老子原旨》、《原旨發(fā)揮》、《關(guān)尹闡玄》、《文子纘義》等。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介紹】: 元道士。杭州路錢塘人,字子由,號磐隱。世祖至元中授杭州路道錄。成宗大德五年偕天師赴大都內(nèi)醮,留歲余辭歸。
人物簡介
【生卒】:?—1315 【介紹】: 元道士。涿州人,姓丘。壯年學(xué)道。世祖至元末,北游京師,賜號寶巖大師。后拜丹陽真人為師,道侶號為洞真子,乃西游碭山,建聚仙宮,授真靜大師,兼本宮提點。
人物簡介
【生卒】:1284—1329 【介紹】: 元道士。臨川人,字廣居。少入金溪望山觀為道士。工詩。所交多畸人,靜士,雅嗜佳山水,所歷攬結(jié)奇秀,資之賦詠。有《學(xué)詩初稿》。元詩選
居廣,字廣居,臨川人。少入金溪望仙觀受度為道士,復(fù)之上饒龍虎山,從廬阜黃尊師石翁學(xué)為詩。嘗東游至鄞海上,還憩虎林山,得楊推官仲弘詩七言今體,服其雄浩。又得范太史德機(jī)詩五七言古今體,服其清峻。皆手鈔口誦,心領(lǐng)神解,期與之俱化。因橐其詩西之清江百丈山,求德機(jī)之廬而卒業(yè)焉。德機(jī)定其可傳者五十馀篇,序為《學(xué)詩初稿》。天歷己巳,卒于仁壽觀,年四十六。廣居與杜原父、孫履常、揭曼碩友善,所交多畸人靜士,雅嗜佳山水,杖屨所歷,攬結(jié)奇秀,資之賦詠。柳道傳為作墓表,謂當(dāng)時詩名與廣居上下頡頏而余最善者,危素太樸、王漸玄翰、揭車子舟四人,為江右后來之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