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卷三百六十八〈精怪一·曲秀才〉~293~
道士葉法善,精于符箓之術(shù),上累拜為鴻臚卿,優(yōu)禮特厚。法善居玄真觀,常有朝客十余人詣之,解帶淹留。滿坐思酒,忽有人扣門,云,曲秀才。法善令人謂之曰:「方有朝寮,無暇晤語,幸吾子異日見臨也?!拐Z未畢,有一措大,傲睨直入。年二十許。肥白可觀。笑揖諸公,居于末席,抗聲譚論,援引今古。一坐不測,眾聳觀之。良久暫起,如風(fēng)旋轉(zhuǎn)。法善謂諸公曰:「此子突入,詞辨如此。豈非妖魅為?;蠛酰吭嚺c諸公取劍備之?!骨鷱?fù)至,扼腕抵掌,論難鋒起,勢不可當(dāng)。法善密以小劍擊之,隨手喪元,墜于階下,化為瓶蓋。一坐驚懾惶遽,視其處所,乃盈瓶嫞醞也,咸大笑。飲之,其味甚佳。坐客醉而撫其瓶曰:「曲生曲生,風(fēng)味不可忘也?!?/span>
典故山陰道士
寫鵝經(jīng)
右軍鵝
換黃庭
山陰道士鵝
博白鵝
換鵝帖
換經(jīng)鵝
惜鵝群
白鵝書
鵝費羲之墨
鵝歸逸少
換字鵝
寫黃庭不要鵝
好鵝尋道士
換鵝文
將鵝與右軍
籠歸憶右軍
籠隨王右軍
內(nèi)史寫黃庭
山陰書罷
書邀道士鵝
黃庭換鶴
揮翰邀鵝
揮帖致白鵝
覓鵝群
內(nèi)史寫道經(jīng)
書經(jīng)愛鵝
書字換鵝
俗書博白鵝
寫經(jīng)不惜鵝
學(xué)溪老鵝
相關(guān)人物王羲之
《晉中興書》卷七〈瑯琊王錄〉~424~
王羲之字逸少。導(dǎo)之從子也。初訥于言。人未之知。年十三。嘗見周顗。顗異之。時重牛心炙。座客未啖。先割啖之。羲之于是知名。及長。尤善草隸書。為今古冠絕。累遷為右將軍。不樂京師。遂往會稽。與謝安、孫綽、等游處。山陰有道士養(yǎng)群鵝。羲之意甚悅。道士云。為寫黃庭經(jīng)。當(dāng)舉群相贈。乃為寫訖?;\鵝而去。
《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列傳〉~200~
性愛鵝,會稽有孤居姥養(yǎng)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親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又山陰有一道士,養(yǎng)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jīng),當(dāng)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其任率如此。
《太平御覽》卷二百三十八〈職官部三十六·右將軍〉~258~
《晉中興書》曰:「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導(dǎo)之從子也,祖正,尚書郎。父曠,淮南太守。元帝之過江也,曠首創(chuàng)其議。羲之幼訥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嘗謁周顗,顗察而異之。時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長,辯贍,以骨鯁稱,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及長,尤善草隸書,為今古冠絕。累遷為右將軍。不樂京師,遂往會稽。與謝安、孫綽、等游處。山陰有道士養(yǎng)群鵝,羲之意甚悅。道士云:『為寫黃庭經(jīng),當(dāng)舉群相贈?!荒藶閷懹?,籠鵝而去?!?/span>
簡釋
換鵝:喻以自己的高才絕技換取心愛之物,或喻書法作品高妙。唐李白《送賀賓客歸越》:“山陰道士如相見,應(yīng)寫《黃庭》換白鵝?!?/p>
例句
道經(jīng)今為寫,不慮惜鵝群。
櫪嘶支遁馬,池養(yǎng)右軍鵝。
彭澤先生柳,山陰道士鵝。
林棲居士竹,池養(yǎng)右軍鵝。
金粉為書重莫過,黃庭舊許右軍多。請看今日酬恩德,何似當(dāng)年為愛鵝。
鵝歸逸少宅,鶴滿令威家。
山陰道士如相見,應(yīng)寫黃庭換白鵝。
好鵝尋道士,愛竹嘯名園。
山陰豈無爾,繭字換群鵝。
鳳皇池上應(yīng)回首,為報籠隨王右軍。
鵝費羲之墨,貂馀季子裘。
尚書舊用裁天詔,內(nèi)史新將寫道經(jīng)。
詠雪因饒妹,書經(jīng)為愛鵝。
新傳左慈訣,曾與右軍鵝。
似君換得白鵝時,獨憑闌干雪滿池。
山陰妙術(shù)人傳久,也說將鵝與右軍。
玄堪教鳳集,書好換鵝群。
便使筆精如逸少,懶能書字換群鵝。
羲之俗書趁姿媚,數(shù)紙尚可博白鵝。
典故墜驢
驢失腳
陳摶驢背
白驢遺跡
墜驢客
陳摶墜驢
先生墜驢
相關(guān)人物陳摶
《宋人軼事匯編》卷五〈陳摶種放魏野楊樸穆修郭忠恕江直木〉~77~
華山隱士陳摶,字圖南,唐長興進(jìn)士,游四方,有大志,隱武當(dāng)山,詩云:「他年南面去,記得此山名。」本朝張鄧公士遜改南面為南岳,題其后云:「蘇壁題詩志何大?可憐今老華圖南。」摶嘗乘白騾,從惡少年數(shù)百人,欲入汴州,在途聞藝祖登極,大笑墮騾曰:「天下于是定矣?!?/span>
《邵氏聞見錄》卷七~69~
華山隱士陳摶,字圖南,唐長興中進(jìn)士,游四方,有大志,隱武當(dāng)山詩云:「他年南面去,記得此山名?!贡境瘡堗嚬摹改厦妗篂椤改显馈?,題其后云:「蘚壁題詩志何大,可憐今老華圖南。」蓋唐末時詩也。常乘白騾,從惡少年數(shù)百,欲入汴州。中途聞藝祖登極,大笑墜騾曰:「天下于是定矣?!?/span>
《冷齋夜話》卷六〈大覺禪師乞還山〉
大覺璉禪師,學(xué)外工詩,舒王少與游。嘗以其詩示歐公,歐公曰:「此道人作肝臟饅頭也?!雇醪晃蚱鋺?,問其意,歐公曰:「是中無一點菜氣。」璉蒙仁廟賞識,留住東京凈因禪院甚久,嘗作偈進(jìn)呈,乞還山林,曰:「千簇云山萬壑流,閑身歸老此峰頭。慇勤愿祝如天壽,一炷清香滿石樓。」又曰:「堯仁況是如天闊,乞與孤云自在飛。」
《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列傳》
「老子脩道德,其學(xué)以自隱無名為務(wù)。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guān),關(guān)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彊為我著書?!挥谑抢献幽酥鴷舷缕?,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終。」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引《列仙傳》:「老子西游,關(guān)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guān),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span>
例句
白馬公孫何處去,青牛老人更不還。
白馬高談去,青牛真氣來。
道士牛已至,仙家鳥亦來。
無煩騎白鹿,不用駕青牛。
青牛紫氣度靈關(guān),尺素赩鱗去不還。
青牛游華岳,赤馬走吳宮。
典故 叔申
茅固
茅山鶴
茅君騎鶴
茅先
三白鶴
相關(guān)人物茅固
茅盈
茅衷
《太平廣記》卷十三〈神仙十三·茅君〉~87~
茅君者,幽州人。學(xué)道于齊,二十年道成歸家。父母見之大怒曰:「汝不孝,不親供養(yǎng),尋求妖妄,流走四方?!褂字┚L跪謝曰:「某受命上天,當(dāng)應(yīng)得道,事不兩遂,違遠(yuǎn)供養(yǎng),雖日多無益,今乃能使家門平安,父母壽考。其道已成,不可鞭辱,恐非小故。」父怒不已,操杖向之。適欲舉杖,杖即摧成數(shù)十段,皆飛,如弓激矢,中壁壁穿,中柱柱陷,父乃止。茅君曰:「向所言正慮如此,邂逅中傷人耳?!垢冈唬骸溉暄缘玫?。能起死人否?」茅君曰:「死人罪重惡積,不可得生。橫傷短折,即可起耳?!垢甘篂橹序灒┚茉诨轮炼?,當(dāng)之官,鄉(xiāng)里送者數(shù)百人,茅君亦在座。乃曰:「余雖不作二千石,亦當(dāng)有神靈之職,某月某日當(dāng)之官。」賓客皆曰:「愿奉送。」茅君曰:「顧肯送,誠君甚厚意。但當(dāng)空來,不須有所損費,吾當(dāng)有以供待之?!怪疗?,賓客并至,大作宴會,皆青縑帳幄,下鋪重白氈,奇饌異果,芬芳羅列,妓女音樂,金石俱奏,聲震天地,聞于數(shù)里。隨從千余人,莫不醉飽。及迎官來,文官則朱衣素帶數(shù)百人,武官則甲兵旌旗,器仗耀日,結(jié)營數(shù)里。茅君與父母親族辭別,乃登羽蓋車而去。麾幡蓊郁,驂虬駕虎,飛禽翔獸,躍覆其上,流云彩霞,霏霏繞其左右。去家十余里,忽然不見。遠(yuǎn)近為之立廟奉事之。茅君在帳中,與人言語,其出入,或發(fā)人馬?;蚧癁榘Q。人有病者,往請福,常煮雞子十枚,以內(nèi)帳中,須臾,一一擲出還之,歸破之。若其中黃者,病人當(dāng)愈。若有土者,即不愈。常以此為候。
《太平御覽》卷六百六十一〈道部三·真人下〉~3082~2~
《茅君傳》曰:「盈字叔申,咸陽人也。父祚有三子,盈、固、衷也。盈少稟奇操,矯俗抗邁不求聞達(dá),不交非類。入恒山讀老易餌朮潛影,在山中六年,精思念道誠感密應(yīng),夢太玄玉女持玉劄而攜之,曰:『西城有王君得真道,可為師?!幻靼l(fā)乃尋求至西城,齋戒三月,果見王君,盈乃叩頭再拜,勤懇乞長生之術(shù),乃得在西城洞臺之中金玉上宮親侍旦夕執(zhí)巾履之役,積十七年專一不懈,復(fù)二年,王君命駕造白玉龜山謁王毋于青琳宮將盈同行,王君見西王母稽首于前,盈乃叩頭再拜,自陳于王母前得治身之要道行其事歸家數(shù)十年以,漢元帝時,天官下迎,來渡江東,治句曲山?!?/span>
《梁書》卷五十一《處士傳·陶弘景傳》
(陶弘景)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宮,名金壇華陽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昔漢有咸陽三茅君得道,來掌此山,故謂之茅山?!鼓酥猩搅^,自號華陽隱居。
例句
久向三茅窮藝術(shù),仍傳五柳舊琴書。
仙山如有分,必擬訪三茅。
《后漢書》卷八十二下《方術(shù)傳·甘始傳》
「甘始、東郭延年、封君達(dá)三人者,皆方士也。率能行容成御婦人術(shù),或飲小便,或自倒懸,愛嗇精氣,不極視大言。甘始、元放、延年皆為操所錄,問其術(shù)而行之。君達(dá)號『青牛師』。凡此數(shù)人,皆百馀歲及二百歲也?!固?#183;李賢注引《漢武帝內(nèi)傳》:「封君達(dá),隴西人。初服黃連五十馀年,入鳥舉山,服水銀百馀年,還鄉(xiāng)里,如二十者。常乘青牛,故號『青牛道士』。聞有病死者,識與不識,便以要閒竹管中藥與服,或下針,應(yīng)手皆愈。不以姓名語人。聞魯女生得五岳圖,連年請求,女生未見授。并告節(jié)度。二百馀歲乃入玄丘山去。」
例句
柱史從來非俗吏,青牛道士莫相疑。
白玉先生多在市,青牛道士不居山。
《昭明文選》卷二十一〈詩乙·游仙·游仙〉~020~
〈游仙詩七首〉其二:「青溪千馀仞,中有一道士。云生梁棟間,風(fēng)出窗戶里。借問此何誰?云是鬼谷子?!?/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