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28詞典 1分類詞匯 127
《漢語大詞典》:勁銳(勁鋭)
(1).堅(jiān)勁銳利。 北齊 劉晝 新論·大質(zhì):“不用干將,何以知其鋭;不引烏號(hào),何以知其勁,勁鋭之質(zhì),較然是見?!?span id="tibyrou" class="book">《管子·幼官》“行搏鋭” 唐 尹知章 注:“兌金性勁鋭,時(shí)方肅殺,故曰以勁鋭搏擊,所以順殺氣也。”
(2).精銳的士卒或軍隊(duì)。三國志·吳志·陳表傳:“今除國賊,報(bào)父之仇,以人為本??胀鞔藙配勔詾橘變W,非 表 志也?!?span id="x5t45wt" class="book">《魏書·序紀(jì)·穆帝》:“饋 琨 馬牛羊各千餘,車令百乘,又留勁鋭戍之而還?!?明 唐順之 《請(qǐng)游兵疏》:“但恐?jǐn)z屬隔別,挑選間非勁鋭,託言窵遠(yuǎn);在途稍有遲緩,則重地所恃者虛矣。”
《漢語大詞典》:犀光
(1).犀牛所發(fā)的光。 三國 魏 阮籍 《東平賦》:“資章甫以游 越 兮,見犀光而先入。”按,資治通鑒·唐僖宗光啟三年“通犀帶一” 胡三省 注引埤雅:“又犀之美者有光,故雞見影而驚?!?br />(2).銳利的眼光。 馮德英 《苦菜花》第十二章:“她那對(duì)不大的黑眼睛……帶點(diǎn)粗魯?shù)南?,以致使她那恬靜憔悴的臉面,帶著大膽勇敢的神彩?!?/div>
《漢語大詞典》:鉅眼(鉅眼)
巨眼。比喻銳利的鑒別能力。 清 陳康祺 《燕下鄉(xiāng)脞錄》卷十三:“然則 鮑 ( 鮑超 )固人杰,公( 黃翼升 )亦鉅眼矣哉?!?/div>
《國語辭典》:廉鍔(廉鍔)  拼音:lián è
鋒利的刀刃。比喻犀利的言辭。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封禪》:「義吐光芒,辭成廉鍔。」
《漢語大詞典》:堅(jiān)厲(堅(jiān)厲)
(1).堅(jiān)固銳利;使堅(jiān)固銳利。 漢 袁康 越絕書·內(nèi)經(jīng)九術(shù):“堅(jiān)厲甲兵,以承其弊。”
(2).亦作“ 堅(jiān)勵(lì) ”。猶堅(jiān)貞。《再生緣》第十八回:“若是伊,歲寒松柏真堅(jiān)勵(lì),下官還要奏明君。” 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學(xué)校者使人知識(shí)精明,道行堅(jiān)厲?!?/div>
《漢語大詞典》:霜鏑(霜鏑)
銳利的箭。 南朝 宋 顏延之 《陽給事誄》:“鳴驥橫厲,霜鏑高翬?!?/div>
分類:銳利
《漢語大詞典》:鸊鵜刀(鸊鵜刀)
用鸊鷉膏涂抹使光亮銳利的刀。 清 趙翼 《端溪》詩:“切以鸊鵜刀一片,磨以蚺蛇砂幾銖?!眳⒁姟?鸊鵜膏 ”。
《漢語大詞典》:鸊鵜膏(鸊鵜膏)
亦作“鷿鵜膏”。 鸊鷉的脂肪。古人用以涂刀劍,使不生銹。 宋 蘇軾 《謝曹子方惠新茶》詩:“囊簡久藏科斗字,劍鋒新瑩?dān)濝Y膏?!?元 王逢 《江浙平章三旦八第宅觀敕賜龍電劍引》:“鸊鵜膏瑩今幾年, 淮 汴 襄 漢 興妖祆?!?明 徐渭 《贈(zèng)呂正賓長篇》:“銅簽半傅鸊鵜膏,刀血斜凝紫花繡?!?/div>
《漢語大詞典》:鷹目(鷹目)
比喻銳利的目光。 清 李紱 《記呂尚義破賊事》:“ 尚義 鷹目,洞微見遠(yuǎn)。”
《漢語大詞典》:鏃鏃(鏃鏃)
(1).挺拔貌。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yù):“文學(xué)鏃鏃,無能不新?!?清 張岱 陶庵夢憶·阮圓海戲:“﹝ 阮圓海 ﹞如就戲論,則亦鏃鏃能新,不落窠臼者也。”
(2).突出貌。 唐 王建 《荊門行》:“ 峴亭 西頭路多曲,櫟林深深石鏃鏃。”
(3).銳利貌。 清 錢謙益 《書破山刻石屋珙禪師語錄后》詩:“神劍光差差,飛矢鋒鏃鏃。”
(4).簇?fù)砻?。鏃,通?簇 ”。 清 張岱 陶庵夢憶·白洋潮:“﹝潮﹞漸近,噴沫冰花蹴起,如百萬雪獅蔽江而下,怒雷鞭之,萬首鏃鏃,無敢復(fù)先?!?/div>
《漢語大詞典》:兵木
謂武器不銳利。漢書·東方朔傳:“兵木無刃,衣緼無文。”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兵器如木而無刃,言不大治兵器也?!?/div>
分類:武器銳利
《漢語大詞典》:霜齒(霜齒)
白而銳利的牙齒。 唐 溫庭筠 《拂舞詞》:“下有狂蛟鋸為尾,裂帆截櫂磨霜齒。”
分類:銳利牙齒
《漢語大詞典》:利械
銳利的兵器。呂氏春秋·論威:“雖有險(xiǎn)阻要塞,銛兵利械,心無敢據(jù),意無敢處,此 夏桀 之所以死於 南巢 也。”
分類:銳利兵器
《國語辭典》:鈍器(鈍器)  拼音:dùn qì
不銳利的器具。漢。王褒〈圣主得賢臣頌〉:「工人之用鈍器也,勞筋苦骨終日矻矻?!?/div>
《漢語大詞典》:鷹瞬(鷹瞬)
像老鷹一樣四下轉(zhuǎn)盼。形容銳利而機(jī)靈的目光。 唐 符載 《劍南西川幕府諸公寫真贊·徐將軍進(jìn)朝》:“龐首箕口,虎頭鷹瞬。”參見“ 鷹瞵虎視 ”。
《漢語大詞典》:鷹瞵虎視(鷹瞵虎視)
像鷹和虎一樣兇狠貪婪地注視著。形容心懷不善,伺機(jī)攫取。《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shí)論選集·論英特戰(zhàn)役》:“百餘年來,其鷹瞵虎視雄踞全球者,其伎倆亦可見矣?!?張繼煦 《〈湖北學(xué)生界〉敘論》:“鷹瞵虎視者數(shù)強(qiáng)國,四顧皇皇,無所用其武?!币嘧鳌?鷹瞵虎攫 ”。 趙漢卿 《宣言書》:“列強(qiáng)鷹瞵虎攫,日迫一日,動(dòng)輒以兵事相恐嚇。”
《漢語大詞典》:白兵
銳利的武器。亦指手執(zhí)武器的士兵。 宋 文天祥 《出真州》詩:“白兵送我 揚(yáng)州 去,惟恐北軍來捉逃?!?郭孝成 《江蘇光復(fù)紀(jì)事》:“眾議僉謂 南京 大局,斷不可望平和了結(jié),縱無子彈,寧利用夜間,以白兵決戰(zhàn)?!?郭化若 《論孫子的軍事思想與哲學(xué)思想》:“ 春秋 戰(zhàn)國 時(shí)期由當(dāng)時(shí)獵具和農(nóng)具改成的武器,只有銅造的白兵(刀、劍、干、戈、矛、戟、殳、鉞和弓、矢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