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即士會(huì)。春秋時(shí)晉國人,士氏,名會(huì)。士蔿孫。晉文公時(shí)正卿。因食采于隨,后更受范,稱隨會(huì)、范會(huì),亦稱隨季、范季,或隨武子、范武子。襄公死,奉趙盾命使秦迎立公子雍,旋變計(jì)立靈公,遂羈留秦國。靈公七年回晉,仍將上軍。景公七年,率師滅赤狄之甲氏及留吁、鐸辰,升任為中軍元帥兼太傅。執(zhí)掌國政,修訂法制,于是晉之盜賊逃奔秦國。景公八年,告老退休。卒謚武。
人物簡介
【介紹】: 西漢初人。以辯士稱于時(shí)。楚漢戰(zhàn)爭時(shí)為劉邦謁者。奉命說淮南王英布叛楚歸漢。及滅楚,劉邦當(dāng)眾折辱之,稱為腐儒,乃舉前使淮南之功以對,得為護(hù)軍中尉。
人物簡介
【介紹】: 西漢人。武帝時(shí)以校尉三從大將軍衛(wèi)青擊匈奴,攻辰吾,先登石亹,建元五年,封隨城侯。元狩二年坐匈奴敗,以聞非實(shí),免。
人物簡介
【介紹】: 西漢人。武帝時(shí)太醫(yī)令。征和三年,貳師將軍李廣利率七萬騎出擊匈奴,其家以巫蠱事族滅,但泄其事,廣利聞之,從軍中逃降匈奴。帝下詔捕但。一說廣利兵敗,降匈奴。
人物簡介
司馬隨(?-302年),字士會(huì),河內(nèi)郡溫縣(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曹魏中郎司馬進(jìn)之孫,西晉譙剛王司馬遜之子,西晉宗室、官員。
人物簡介
【介紹】: 西晉蜀郡郫人,字季業(yè)。初為郡功曹,除安漢令。蜀亡去官。居貧固儉,躬耕講誦。著《譚言》論道德仁讓。入晉,拜江陽太守。正直廉讓,民思其政。年七十一卒官。
人物簡介
【生卒】:?—386 【介紹】: 十六國時(shí)西燕人。為慕容沖將。沖據(jù)長安,為其屬下所殺,眾推隨為燕王,改年號昌平。未幾,被慕容永襲殺。
人物簡介
蔚之字□隨,穎川人,孝建中為太常丞,歷員外郎散騎常侍,有《禮記略解》十卷,《禮論鈔》二十卷,《喪服》三十一卷,《喪服世要》一卷,《喪服要記注》十卷。
人物簡介
【生卒】:433—459 【介紹】: 南朝宋彭城人,字休文。宋文帝第六子。封廣陵王。曾從劉駿討平劉劭,進(jìn)號驃騎大將軍,揚(yáng)州刺史。又改封竟陵王。造立第舍,窮極工巧,多聚才力之士、精甲利器,實(shí)之第內(nèi)。帝性多猜,至此意愈不平。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出為南兗州刺史。誕既見猜,潛為之備,吳郡劉成告誕謀反,帝乃遣沈慶之殺誕。全宋文·卷十三
誕字休文,文帝第六子,元嘉二十年封廣陵王,歷北中郎將,南兗州刺史,徙南徐州刺史,二十六年改封隨郡王,出為后將軍雍州刺史,遷安南將軍、廣州刺史。未行,改授安東將軍、會(huì)稽太守。孝武即位,征為衛(wèi)將軍荊州刺史,進(jìn)號驃騎將軍。未行,遷侍中、驃騎大將軍揚(yáng)州刺史,改封竟陵王。孝建中遷太子太傅,南徐州刺史,大明初出為南兗州刺史,鎮(zhèn)廣陵三年,舉兵拒命,沈慶之攻殺之,有集二十卷。
人物簡介
【生卒】:?—494 【介紹】: 南朝齊南蘭陵人,字云興。齊武帝子。封隨郡王,有文才。武帝永明中,為輔國將軍。歷仕侍中、中軍大將軍。海陵王延興元年,蕭鸞輔政,謀害諸王,子隆以才貌見憚,被殺。有文集,今存《山居序》。全齊文·卷七
子隆字云興。武帝第八子。歷荊州刺史、侍中、中軍大將軍。為明帝所害。有集七卷。
人物簡介
【生卒】:488—502 【介紹】: 即齊和帝。南朝齊皇帝,字智昭。明帝第八子。明帝建武元年封隨郡王。東昏侯永元元年改封南康王。東昏侯廢,寶融即位。在位一年,被迫讓位。蕭衍代齊稱帝,降為巴陵王。尋被殺,齊亡。謚和。全齊文·卷五
帝諱寶融,字智昭,明帝第八子。建武元年封隨郡王。永元元年改封南康王,出為西中郎將、荊州刺史。二年,長史蕭穎胄、雍州刺史蕭衍舉兵。三年,擁立于江陵。改元中興。在位二年,禪位于梁,封巴陵王。尋死,追謚曰和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