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馬鸞,字守貞,山西太平縣(今屬襄汾縣)人。同進士出身。馬鸞于明朝成化二十年(1484年)登進士,授行人司,選江西道監(jiān)察御史,升山東按察司僉事。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廣平府廣平人,字舜達。成化二十三年進士。授南京禮科給事中,劾罷都御史錢鉞、守備太監(jiān)蔣琮。轉(zhuǎn)戶科,前后數(shù)十疏,均排斥奸貪,言人所不敢言。終以忤宦官,乞假歸,卒于家。維基
馬子聰,字舜達,直隸廣平府廣平縣人,民籍。順天府鄉(xiāng)試第六十名舉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中式丁未科二甲第七十三名進士。
人物簡介
【生卒】:1458—1526 【介紹】: 明陜西西安人,字公順,號敧湖山人。弘治九年進士。授河內(nèi)知縣,親自編定戶等高低以均賦役,使奸吏無隙可乘。改歙縣知縣,善斷疑獄。正德時,入為吏部主事、員外郎。嘉靖初,官至山西按察副使。維基
馬應(yīng)祥(1458年—1526年),字公順,號敧湖山人,陜西西安前衛(wèi)軍籍,山東高苑縣(今高青縣)人。陜西鄉(xiāng)試第二名舉人(亞元)。弘治九年(1496年),登丙辰科三甲第一百零二名進士。戶部觀政,其年秋赍犒金甘肅,弘治十年授河內(nèi)縣知縣,十二年夏因母喪丁憂去職。服除,十四年冬起補歙縣知縣,十七年冬任滿,赴京謁選,正德元年(1506年)春授吏部稽勛司主事,二年調(diào)文選司,四年升稽勛司署員外郎,冬十月出為湖廣按察司督學(xué)僉事,六年正月考察,次月調(diào)任河南。至河南數(shù)日,復(fù)以繼母王氏之喪歸。八年喪畢,九年正月復(fù)除河南僉事,整飭陳睢兵備,十年九月改任撫民管屯,父喪丁憂。十四年起補山西屯田僉事,十五年夏任滿西歸,十六年正月升山西副使,嘉靖元年(1522年)累疏乞休歸。歸家五年而卒,年六十九歲。
人物簡介
馬慶,字善徵,直隸蘇州府昆山縣人,匠籍。弘治二年(1489年)己酉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四名舉人。弘治六年(149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一百四十七名進士。
人物簡介
【生卒】:?—1501 【介紹】: 明蘇州府常熟人,本姓周,字宗勉,號景范。天順六年舉人。成化初,預(yù)修《英宗實錄》,授中書舍人,歷吏部驗封司員外郎。弘治初,預(yù)修《憲宗實錄》,升太常少卿,官至太常寺卿。
人物簡介
馬陟,字文明,直隸合肥縣人,錦衣衛(wèi)官籍。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九名舉人。弘治六年(149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十七名進士。
人物簡介
馬馭,字世維,山西平陽府解州夏縣人,民籍。山西鄉(xiāng)試第四十九名舉人。弘治六年(1493年)中式癸丑科二甲第七十名進士。擔任直隸景州知州,后被貶戍守云南,擔任都指揮僉事。
人物簡介
【介紹】: 明陜西寧夏人,本姓鄒,字宗大。弘治十二年進士。驍捷善騎射,知兵。武宗時官四川僉事,屢敗起義軍方四、曹甫、廖麻子等部,進副都御史。又鎮(zhèn)壓邊民普法惡起事,再進右都御史。后茂州、松潘等地邊民怨恨起事,昊作戰(zhàn)屢敗,被劾。嘉靖初,削籍歸。維基
馬昊(1465年—1534年),本名鄒昊,字宗大,致仕定居西安后,因自號“東溪居士”。陜西都指揮使司寧夏衛(wèi)(今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人,明朝右都御史四川巡撫。墓志載其先世隨宋高宗南渡,定居句容縣來蘇鄉(xiāng)。曾祖保保,洪武二十三年解馬長,受軍丁于寧夏,不能歸,遂從馬姓。祖馬豫,父馬俊。生母楊氏。弘治乙卯鄉(xiāng)試舉人,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進士,授行人,三年任滿改江西道監(jiān)察御史,巡按山西。正德初年,升任山東按察司僉事,因事連坐謫真定推官,之后在因事連坐貶開州通判,因真定百姓伏闕請留,遂被免謫。之后,復(fù)升為四川按察司僉事,任期內(nèi)訓(xùn)練部隊,并跟從巡撫林俊擊退賊亂。升四川兵備副使,與總兵官楊宏擊敗曹甫義軍。此后代替巡撫高崇熙,升僉都御史、四川巡撫,平定民變,因功進右副都御史。正德十年,馬昊督參將張杰等修筑墻柵抵抗亦不剌進犯。正德十二年,其督指揮曹昱等平定烏蒙、芒部府等番民暴亂,因功升右都御史。正德十四年,因民變勢力擴大,南京給事中孫懋與巡按御史盧雍、黎龍先后彈劾馬昊。正德十四年,明武宗遣官逮捕,行至河南時,其上疏稱疾篤,留于家中。明世宗即位后,方才逮捕,尋削籍歸還。楊一清、胡世寧等均舉薦,但為桂萼所駁回。其在家久之去世。嘉靖七年(1528年),馬昊上疏請求復(fù)姓鄒氏,得到允許。嘉靖十三年卒,享年七十。夫人陳氏,有子三人:鄒夢鶴、鄒夢龍、鄒夢陽。
人物簡介
【生卒】:1466—1530 【介紹】: 明山西夏縣人,字世用,號梅軒。弘治九年進士。由行人選工科給事中,歷刑科都給事中。以忤時宰意,出為淮安府推官,仕終鄖陽知府。有《梅軒集》。維基
馬骙(1466年—1530年),字世用,山西平陽府解州夏縣人,民籍。山西鄉(xiāng)試第四十七名舉人。弘治九年(1496年)中式丙辰科會試第七十名,三甲第一百一十六名進士。授行人推工科給事中,升刑科都給事中。正德三年,擔任廷試監(jiān)考官,大臣焦芳欲子焦黃中為殿魁,但馬骙推取呂楠狀元之第。因同編修顧清等得罪于芳,馬骙又忤逆劉瑾黨羽。正德四年,外調(diào)淮安府推官。在淮安多有功勞,被舉薦轉(zhuǎn)松江府同知,升饒州府知府,改鄖陽府知府。正德十二年(1517年)考察,以「不謹」去職。著有《梅軒集》。
人物簡介
馬性魯(1469年—1528年),字進之,應(yīng)天府溧陽縣人,官籍。弘治二年(1489年)己酉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名舉人。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會試第五名,登第三甲第五名進士。任兵科給事中。因事降平陽縣丞。正德十三年(1518年),升順昌縣知縣,重建雙峰書院。再升河南汝州知州。嘉靖間,升任云南尋甸府知府。因土酋反叛事件遭查辦,不久感染瘴氣,在當?shù)夭∽洹?/blockquote>
人物簡介
【生卒】:?—1519 【介紹】: 明福建莆田人,字懋聞。弘治十八年進士。知象山縣,修復(fù)二十六渠,溉田萬頃。累遷南京戶部主事,督糧江西,駐安仁。值寧王朱宸濠反,被執(zhí)系獄,不屈,絕食六日死。維基
馬思聰(1470年—1519年),字懋聞,號翠峰,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軍籍。明朝官員。官至南京戶部主事。福建鄉(xiāng)試第六十五名舉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進士,任浙江象山縣知縣,復(fù)修二十六渠,灌溉農(nóng)田萬頃。累遷南京戶部主事,前往江西督糧,在安仁駐扎。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在南昌叛亂,馬思聰被扣押下獄,堅決不屈,絕食六日而死?!?a target='_blank'>明史》將其事列入忠義傳。
人物簡介
馬溥然(15世紀—16世紀),字思濟,四川成都府內(nèi)江縣人。馬溥然是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四川鄉(xiāng)試舉人,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進士,獲授富陽知縣,遇上饑荒,他懲治趁機劫掠的強盜,人民也被震懾不敢犯法,轉(zhuǎn)為長垣知縣有惠政,到正德三年(1508年)升任南京湖廣道監(jiān)察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