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馬瑾,字公瑜,山西長子縣人。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山西鄉(xiāng)試舉人,清順治三年(1646年),登進(jìn)士,授江南句容縣知縣,卒于任內(nèi)。
人物簡介
【生卒】:1614—1681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武進(jìn)人,字伯河,一字肇易,晚號一庵。明諸生。明亡,行醫(yī)以養(yǎng)母。治理學(xué)有所得。康熙間,講學(xué)延陵書院,從學(xué)者甚眾。有《皇極經(jīng)世說》、《律呂圖解》、《開方密率法》、《知非錄》、《戊申札記》等。門人私謚潛德先生。
人物簡介
【生卒】:?—1655 【介紹】: 清順天大興人,隸鑲黃旗漢軍。明武舉人,天聰間降清。順治間,以軍功封三等男。尋以兵部尚書、右副都御史總督直隸、山東、河南。卒謚忠靖。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末清初直隸藁城人,字仲甫。順治二年貢生,官博平知縣。性孝。幼與左光斗、馬士奇以詩文相唱和。卒年七十,門人私謚清介先生。
人物簡介
馬仲融(1616年9月26日—1648年),字木臣,陜西延安府綏德州人。馬仲融是順治二年(1645年)的舉人,三年(1646年)聯(lián)捷進(jìn)士,先在戶部觀政,后獲授固始知縣,體恤人民、禮待士子,輕徭薄賦、招集流民,十多個月后在任內(nèi)去世,人民都思念他,為他懇切哭奠,并資助其家人把棺木送回綏德,入祀名宦祠。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末南京伶人,字云將,回族,又稱馬回回。初隸興化部,因演《鳴鳳記》飾嚴(yán)嵩不如華林部李某,深以為恥,遂走京師,求為魏忠賢黨顧秉謙門卒,細(xì)察其語言行止,加以模仿,三年后回金陵,再演嚴(yán)嵩,一舉成名。
人物簡介
【生卒】:?—1657 【介紹】: 清漢軍鑲藍(lán)旗人,原籍金州衛(wèi)。順治初以諸生知昌平州,四遷至湖廣布政使。授陜西巡撫,以盡力鎮(zhèn)壓農(nóng)民軍余部,為世祖所嘉許。官至川陜總督。卒謚勤僖。
人物簡介
【生卒】:1617—1660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溧陽人,字正則,號蝶翁。明諸生。清初避居洮湖畔,別號洮漁子。工詩,善畫山水。
人物簡介
【生卒】:?—1658 【介紹】: 明清之際陜西延安人,字葵宇。原為明末農(nóng)民軍早期十三家之一,號混十萬,轉(zhuǎn)戰(zhàn)于洛陽、汝州一帶。崇禎十一年戰(zhàn)敗降左良玉,歷官副總兵。弘光元年(順治二年)良玉死,遂自屯江楚間,旋隸何騰蛟部,駐岳州。永歷時,以麻河抗清功,晉爵鄂國公,舉軍附孫可望。永歷六年(順治九年)隨李定國出黔,復(fù)黎平、靖州、桂林等地,又與馮雙禮下長沙、岳州。后密助定國敗可望,永歷帝封漢陽王,駐防貴陽。十二年,清軍逼貴陽,遂棄城入云南,旋病卒。
人物簡介
馬鳴蕭,字和鑾,號子乾,青縣人。順治丁亥進(jìn)士,歷官工部員外郎。有《惕齋詩草》。清州搜玉
馬鳴蕭(一作簫)(1619-1703),字和鸞,號子乾,青縣馬莊子人。明萬歷四十七年生,順治四年(1647)進(jìn)士,授湖州府推官。在任惠恤商旅,去湖州日,民懷之,立去思碑。順治十一年(1654)授工部主事,監(jiān)修乾清宮。上賜以御用雨蓋。十三(1656)年奉敕監(jiān)督蕪湖關(guān),抽分溢額二萬一千六百五十三兩零,部題記錄。十四(1657)年覃恩加一級誥授奉直大夫。十五年(1658)轉(zhuǎn)營繕?biāo)旧龁T外郎,康熙三年(1664)告歸,悠游林泉,惟嗜吟詠,人服其清尚??滴跛氖曜洹V小短椠S詩草》、《破戒詩草》各一卷。其詩見于《津門詩抄》。維基
馬鳴蕭,字和鑾,號子乾,青縣人。進(jìn)士出身。順治四年,登進(jìn)士,歷官工部員外郎,有《惕齋詩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