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唐人。好為嘲謔。玄宗初,為左拾遺,目姚崇為趁蛇鸛鵲,盧懷慎為覷鼠貓兒,坐品題朝士,貶新州新興尉。開元中,歸朝為左清道率府長史。時有鹡鸰數(shù)千集麟德殿庭樹,作《鹡鸰頌》,以為友悌之祥。又請用魏徵《類禮》列于經(jīng),事竟不行。
人物簡介
【介紹】: 唐定州鼓城人,字安禮。魏玄同子。事親以孝聞。登進士第,為御史主簿。玄宗開元初,歷金部、吏部員外郎,為拾遺魏光乘所嘲,目為祈雨婆羅門。后為金部郎中。開元中累官給事中、鄭州刺史、潁王傅。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介紹】: 唐涿州鉅鹿人。玄宗時,歷任比部員外郎。天寶間,任華州刺史。十五載,任梁州長史。肅宗至德二載,自將作少監(jiān),出為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官至荊南節(jié)度使。全唐文·卷四百八
仲犀。元宗朝官比部員外郎。出為華州刺史。歷江陵長史荊南節(jié)度使。
人物簡介
【生卒】:?—756 【介紹】: 唐蒲州永樂人,本名釗。楊貴妃堂兄。早年從軍,遷至金吾衛(wèi)兵曹參軍。玄宗天寶初,楊貴妃得寵,劍南節(jié)度使章仇兼瓊乃引國忠為僚佐,遣入京,玄宗授監(jiān)察御史。后兼領十五使,專判度支事,出入禁中,日加寵幸。以事陷王鉷,代為御史大夫,權京兆尹,賜名國忠。薦鮮于仲通為益州長史,率精兵八萬討南詔,全軍陷沒。又使司馬李宓再討,再敗,宓戰(zhàn)死。二役喪師二十萬眾,國忠皆隱其敗,以捷書上聞。天寶十一載,李林甫卒,代為右相,兼領四十余使,又專判度支、吏部三銓,淫縱不法,權傾內(nèi)外。十四載,安祿山以誅國忠為名叛亂,國忠隨玄宗西奔,至馬嵬驛,兵變被殺。全唐文·卷三百四十六
國忠。太真妃從祖兄。本名釗。元宗為改今名。因諸女弟得召。擢金吾兵曹參軍閑廄判官。累遷京兆尹兼兵部侍郎。自請領劍南節(jié)度。俄加本道兼山南西道采訪處置使。拜御史大夫。領吏部。代李林甫為右相。兼文部尚書集賢院大學士監(jiān)修國史崇元館大學士太清太微宮使。封魏國公。徙封衛(wèi)。冊拜司空。安祿山反。以誅國忠為名。元宗幸蜀。國忠從。至馬嵬。兵士爭刃之。梟首以徇。
人物簡介
【生卒】:?—756 【介紹】: 唐定州鼓城人,郡望鉅鹿。魏玄同孫。玄宗朝,歷監(jiān)察御史、戶部郎中。天寶末為京兆尹、御史大夫。十五載,玄宗出京奔蜀,遇方進于延秋門,遂以為置頓使。馬嵬兵變,軍士殺楊國忠,方進責之,遂為亂兵所殺。
人物簡介
【介紹】: 唐館陶人。始名萬,后名炎,一說后名顥。居王屋山,號王屋山人。肅宗上元元年登進士第。愛文好古,浪跡不仕。嘗自尋訪李白,數(shù)千里不遇。乘興游臺越,經(jīng)永嘉,觀射公石門。后于廣陵與白相見。白作詩贈之,并盡出其文,命萬為集,是為《李翰林集》。后仕為兼御史中丞。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原名萬,又名炎,后改名顥,聊城(今屬山東)人。曾隱于王屋山,自號王屋山人。久慕李白名,因于玄宗天寶十二載(753)至梁園、東魯、吳越等地尋訪之。翌年春,相會于廣陵,同舟入秦淮,游金陵。李白盡出詩文,請顥編集。與李頎友善,頎有《送魏萬入京》,時在顥登第以前。肅宗上元元年(760),進士及第(《登科記考》卷九系魏顥登第于天寶十三載,誤)。二年,編成《李翰林集》,且為作序。生平散見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封氏聞見記》卷八、《唐詩紀事》卷二二。《全唐詩》存詩1首,《全唐詩外編》補詩3首。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三
顥。開元中進士。
人物簡介
玄宗天寶間人?!?a target='_blank'>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二中》有魏盈,為宣宗朝宰相魏扶之祖,不知是否同一人?!?a target='_blank'>會稽掇英總集》卷二收其天寶三載(744)送賀知章歸會稽詩1首?!度圃娎m(xù)拾》據(jù)之收入。
人物簡介